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3 天前 · 近日,“AI 大神”、第四範式公司創始人、CEO 戴文淵做客格隆匯高端訪談《格隆博士會客廳》,戴文淵分享了一些AI對人類社會影響的看法。 很多人把AI定性為繼蒸汽機革命、計算機革、互聯網革命之後,包括電氣革命之後第四次科技革命,認為它將徹底的改變世界和我們整個人類的生活。 戴文淵表示,我覺得至少在我能看到的有限時間裏,大家需要擔心的不是AI替代人的問題,就是所謂的硅基生命替代碳基生命,我覺得這不是最大的 (問題)。 大家需要擔心的是,你和你的同行競爭的時候,會不會因為別人用了AI工具,你就競爭失敗了。 這在很早時候就已經在潛移默化地發生。 有統計顯示,當谷歌出現了以後,人的平均的記憶力都在下降。 過去我們需要記很多東西,當有了搜索引擎,就不需要記那麼多東西了。

  2. 3 天前 · 近日,“AI 大神”、第四範式公司創始人、CEO戴文淵做客格隆匯高端訪談《格隆博士會客廳》。戴文淵分享了他的創業、人生選擇的經歷。戴文淵31歲創立第四範式,40歲的時候公司上市,現在市值一度突破350億港元。

  3. 3 天前 · 2013年,戴文淵離開百度,加入華為,擔任諾亞方舟實驗室的主任科學家,並迅速在金融領域取得突破,贏得了華為總裁獎。 然而,他很快發現, 儘管華為給予了他巨大的平台和資源,但他的願景是將AI作為核心業務,而非僅僅作為輔助其他產品銷售的工具。 於是2014年,戴文淵創立了第四範式,這標誌着他職業生涯的新篇章。 對於創立第四範式的動機,他表示,正如初心, 希望建立一家以AI技術為核心,服務於所有企業的公司。 同時,也正是在華為的經歷讓他深刻認識到,AI技術應該解決企業的核心問題,而非僅僅是邊緣問題。 戴文淵介紹, 第四範式的行業垂直大模型,與市場上的通用大模型有着本質的區別。

  4. 4 天前 · 2024-06-02. 近日,“AI大神”、第四範式公司創始人、CEO戴文淵做客格隆匯高端訪談《格隆博士會客廳》。 戴文淵,是一位出生於古城蘇州的80後。 本碩連讀畢業於上海交通大學,博士畢業於香港科技大學,師從華人界首位國際AI協會院士——楊強教授。 他曾就職於百度,是當時最年輕的百度高級科學家,獲得了百萬美金的百度最高獎。 到華為後,擔任華為諾亞方舟實驗室的主任科學家,還獲得華為總裁獎。 在離開百度、華為之後,31歲的戴文淵創立了第四範式,在他40歲的時候,公司成功上市。 可以説,戴文淵是集智慧與財富於一身。 在與格隆的對話中,戴文淵談到並沒有覺得自己實現財務自由。 很多時候遺憾都是自找的,那些沒有得到的東西,其實都是身外之物。

  5. 4 天前 · By admin. 2024-06-02. 近日,“AI 大神”、第四範式公司創始人、CEO 戴文淵做客格隆匯高端訪談《格隆博士會客廳》。 戴文淵表示,在各種競賽的過程中發現靠自己的能力是拼不過其他選手的,但是與他們差距並沒有太大,還可以繼續努力一下。 在很小的時候給樹立一個目標,但其實並沒有想過這個目標是否正確,反正就是幹,內心保持一種積極與樂觀。 不能説ACM比賽的冠軍就意味着什麼,因為從世俗意義上來看,Facebook 的CTO等人的成就是更高的。 簡歷不等於經歷. 回顧戴文淵自上學以來的歷程,比賽結果看起來都很振奮人心,但大家還是很好奇究竟憑什麼,上海交大以及戴文淵和他組建團隊如此厲害。

  6. 4 天前 · 2024-06-02. 近日,“AI 大神”、第四範式公司創始人、CEO 戴文淵做客格隆匯高端訪談《格隆博士會客廳》。 對於以 AI 為代表的硅基生命,未來可能進化出認知能力、判斷能力甚至情感、慾望的擔憂,戴文淵表示,AI的表現其實最後都是人為設定的目標導致的,而不是AI自己。 硅基生命其實並不知道貪婪、慾望叫什麼,它如果選擇做人們看來貪婪的事情,那是因為選擇貪婪可以讓預測下一個字的準確率提升,源頭其實還是人設定了一個什麼樣的目標。 例如現在的推薦引擎會產生很多的“三俗”內容,這些“三俗”內容並不是 AI 自己喜歡“三俗”,所以也想給你推“三俗”,而是人設定了一個目標——讓網民看這個APP的時長儘可能地長。

  7. 4 天前 · 上海交大的ACM班,成立於2002年,被稱為“神仙班”,可以説是中國計算機界的黃埔軍校,定位於培養計算機領域世界最一流的科學家。 戴文淵介紹,當時ACM班的班主任是俞勇,他希望學校能支持他去辦這樣的一個班,但是在那個時候若提這樣的方案,絕大多數的學校都不會支持,因為這聽上去好像是不可思議的。 2002年很多中國的教授都沒有見過世界上最好的論文,所以有人如果提出説中國高校能培養出世界上最一流的科學家,這是不會有人相信的。 俞勇教授當時打了一個擦邊球,因為在2002年上海交大拿了一次叫ACM ICPC的世界冠軍,所以他和學校説要做一個ACM班。 學校以為是要組織一個競賽班,但實際上在俞勇教授獲得了資源後,請了很多優秀的老師,希望培養這些學生去成為就世界上最優秀的科學家。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