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5 天前 · 初選案47名被告中,16人否認控罪受審。法庭今日宣判,其中李予信和劉偉聰罪脫,其餘14名不認罪被告均罪成。根據法庭頒下的裁決理由摘要,指立法會議員集體肩負憲制責任,在需要時依據財政預算案的利弊審核和通過,若無差別否決政府提出的財政預算案或公共開支,以迫使政府回應五大訴求 ...

  2. 5 天前 · 即時港聞. 【持續更新】初選案|李予信、劉偉聰罪脫 其餘14名不認罪被告全數罪成 (09:18) 因「35+初選」而被控串謀顛覆國家政權罪的47人中,16人否認控罪受審。. 法庭今日宣判,其中李予信和劉偉聰罪脫,其餘14名不認罪被告均罪成。.

  3. 5 天前 · 李家超指裁決顯示法庭確定本案發生串謀顛覆國家政權罪行旨在破壞摧毀或推翻基本法和一國兩制確立的現行香港政治制度和架構案中45人全被定罪顯示犯罪計劃的規模和嚴重性

  4. 5 天前 · 對於為何構成顛覆罪,控方指各人協議民主派取得立會多數議席後,「無差別」否決政府財政預算案,藉此要脅政府回應反修例「五大訴求」。 控方指各人明知政府不會滿足五大訴求,卻提倡無差別否決財案,旨在觸發顛覆政權,促成法律學者、同案認罪被告戴耀廷的「攬炒」論述。 案件由法官陳慶偉、李運騰和陳仲衡審理,不設陪審團審訊。 立會去年7月三讀通過修訂《刑事訴訟程序條例》,就國安法指定法官的無罪裁決,增設控方上訴機制。 被告獲判無罪後,上訴庭可以推翻無罪裁決,甚至頒令重審。 江樂士:倘控方上訴 可即處理保釋問題. 前刑事檢控專員江樂士表示,若法庭判被告罪脫,律政司可立即表明擬上訴,假設控辯雙方準備好,法庭可立即處理脫罪被告的保釋問題。

  5. 4 天前 · 政務司長陳國基指,法庭裁決反映國家安全風險在香港是真實存在,並非流於口號式,而他們的目的是想破壞香港,搞亂憲制,從而使然政府癱瘓,更以香港作為一個基地,去遏制國家發展。

  6. 5 天前 · 民主派初選案16人否認控罪,其中李予信和劉偉聰罪脫,其餘14名不認罪被告均罪成。特首李家超發稿回應裁決,指本案45人被定罪顯示犯罪計劃的規模和嚴重性;保安局長鄧炳強回應裁決時說,案件中沒有「勝者」,認為是個「悲傷的故事」,稱幸好制止事件發生、令香港市民不會受影響及社會可以 ...

  7. 4 天前 · 總結各立法會議員的回應,暫緩原因有三:(1)政策「擾民」;(2)經濟差,政策令經濟難以復蘇,市民百上加斤;(3)配套措施不足。 此文將聚焦上述3個原因,逐一探討就着上述原因而延推政策的正當性。 同時,上述3個原因分別反映垃圾收費的漏洞與問題,既然港府說明是次「鎩羽而歸」是「暫緩」而非「取消」政策,那麼我們更應反思推行政策的阻力,以便日後再推政策。 因「擾民」而不實行 說不通. 第一,不少立法會議員投訴政策「擾民」,要求無限期擱置政策。 這個論述看起來像是從市民角度出發,讓他們能夠更「方便」地生活。 可是垃圾徵費的原意,正正就是因為市民製造與棄置垃圾太容易而推出的,政策本身就不是為了方便市民,而是為了減少垃圾量、保護環境、紓緩氣候危機與堆填區爆滿問題。 因「擾民」而不推出政策,怎麼說也說不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