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1 天前 · 法官在裁決指,非法手段不限於使用武力或刑事罪行,而議會特權亦不適用於本案,又認為參與協調會的被告,已對運用否決權有共識,並認為戴耀廷的「攬炒十步」或非空想,又指「35+」只是連鎖反應的開端。. 至於獲判罪名不成立的被告中,法官指李予信在 ...

  2. 2 天前 · 初選案16名被告明天(29日)將有裁決,其中一名被告前公民黨議員李予信在社交網站發文,形容「明天對我而言就有如一場畢業禮」,又指被控告的3年間投放不少時間和精神學習,認真檢視發生在他們身上的法律問題。

  3. 1 天前 · 初選「35+」計劃,原意是想集合各路泛民人士,希望能在立法會選舉中取得35或以上席位,令民主派在議會取得主導權,其中16名不罪被告,其中14人被裁定串謀顛覆國家政權罪成。其實早在2019年底,戴耀廷便已萌生「35+」念頭,後在一場飯局與泛民資深成員商討,初選漸漸成形。

  4. 1 天前 · 主要脫罪原因:. * 黨內資歷較淺,原本不打算參選,亦不曾參與任何協調會議,直至後來因在示威衝突間被捕,他才獲黨的批准參與初選. * 公民黨簽署《墨落無悔》時,李予信尚未成為參選人,無法肯定他是否同意《墨》的內容. 47人案・裁決理由2|李予信在黨 ...

  5. 1 天前 · 民主派初選吸引52張名單參選,不同派別傾巢而出爭逐出線,傳統泛民、抗爭派和一些政治素人均有參與。隨著初選發展,是否運用否決預算案,以迫使政府回應五大訴求,變成主要爭議焦點。各個政黨或個別參選人,因應當時的政治環境,亦有調整選舉策略,採用與過往不同的方式,其中公民黨 ...

  6. 1 天前 · 民主派「35+」初選案,今(30日)在西九龍法院(暫代高等法院)裁決,16名不認罪被告,14人被裁定串謀顛覆國家政權罪成。16名被告中,除了吳政亨非初選參與人外,其餘15人均有參與初選。控方指他們協議,若取得立法會過半議席,會無差別否決預算案,以癱瘓政府運作,迫特首落台。

  7. 1 天前 · 法官又認為公民黨的李予信因為在較後期才參與初選在黨作出承諾及簽署聲明時仍他未參選;大律師劉偉聰參選時未有提倡為爭取五大訴求而否決預算案,法官對於他是否真的支持認為有合理懷疑,最後裁定兩人罪名不成立。. 47人初選案・裁決理由|法官認為戴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