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5 天前 · 《1人婚禮》結尾高潮戲是一場互擲忌廉的大混戰。 在女主角阿冰道出真相之後,其中一位「一人婚禮」的參加者童童第一個走出來用蛋糕擲向她,罵她為何不把這幻象繼續下去。 其實大家都知這個「愛自己」的行動只是一場戲,但總好過甚麼都沒有。 對很多觀眾來說,這場互擲忌廉蛋糕的戲只是一片混亂,喜劇效果不彰。 以忌廉批或蛋糕擲向別人的臉是默片時代的Slapstick喜劇盛行的手法,相傳源自歌舞雜耍表演(Vaudeville)。 這種搞笑手法有挑戰權力的意味,在現實中成了抗議者的手段,例如比爾蓋茨(Bill Gates)在1998年便領教過。 在鬧劇裡也往往發展成場景中無一倖免的大混戰,在混亂中達致某種平等的狀態。 拋忌簾的喜劇效果視乎節奏、調度和被拋擲的對象。

  2. 5 天前 · 香港影評庫. 首頁簡介作者. 《1人婚禮》:仍然是幻愛(上) 搜尋. Google. 《1人婚禮》在賀歲檔上映,口碑和票房都不理想。 此片是愛情喜劇,沒有爆笑連場,但其中有關愛情的探討饒有深意,或許更適合情人節檔期。 故事取材自現實中的「一人婚禮」和網絡紅人現象,圍繞「愛自己」和追求百萬擁躉愛戴的動機來講愛情。 有一種流行的說法是「先學懂愛自己,才懂得去愛別人」,但這個「自己」是怎樣的呢? 若「愛自己」意味著自我接納,更早的一步大概是認識自己,一個「真正的我」。 但甚麼是「真我」? 《1人婚禮》有很多鏡像和網絡影像的情景,涉及角色怎樣看自己和對別人呈現自己,並發出疑問:這些自我形象是真的嗎? 若人愛的那個「自己」只是幻象,又如何真的自愛?

  3. 5 天前 · 首頁簡介作者. 《正義迴廊》:表演先於求真. 搜尋. Google. 改編2013 年「大角咀弒親案」的《正義迴廊》引起香港觀眾熱議,在對於劇本及演員的一片好評之外,也不乏針對表達手法的批評。 有些負面評論認為編導「太貪心」,在2小時15分鐘的篇幅內塞進太多內容。 戲中有兩個部份招來最多批評:一是以希特拉類比主角張顯宗的「反社會人格」,令很多觀眾感到突兀,與本身的法庭戲格格不入。 二是被視為參考經典《十二怒漢》的陪審團商議部份,其代表不同立場與世代的聲音被指生硬造作。 這些觀感往往與期望相關:不少觀眾預期《正義迴廊》是一齣以真人真事為藍本,剖析案情並探索人性陰暗面的「奇案片」,加上電影強調有關法庭審訊過程的描寫,這幾方面都指向一種「求真」的意圖。

  4. 5 天前 · 搜尋. Google. 對於一個為了電影把生命都押上的人,沒甚麼甚限制能阻止他拍下去。 因為紀錄片,Hassan Fazili被塔利班懸紅追殺;靠著紀錄片,他在逃難的過程中保持清醒。 Hassan和妻子Fatima本來都在阿富汗從事電影工作,曾經營咖啡室招呼文人墨士,並拍攝有關前任塔利班軍官的紀錄片,結果得罪霸道的塔利班,被逼逃離祖國,經過塔吉克、土耳其和保加利亞等多個國家尋求安身之所。 Hassan先後使用三部智能電話,把一年多的顛沛流離紀錄下來,輾轉交給美國電影人Mahdavian,剪接成流暢的《自拍逃生日記》( Midnight Traveler )。 和其他同類題材的紀錄片不同,《自拍逃生日記》的主人翁就是導演自己,大部份時間隱身在鏡頭之後,以聲音敘述逃亡的歷程。

  5. 5 天前 · 香港影評庫. 首頁簡介作者. 《最後的情書》:情信物哀. 搜尋. Google. 最後一封情書,就是遺書。 原戲名 Last Letter 呼應著二十五年前的《情書》(Love Letter)。 但在《最後的情書》裡,女主角未咲最後的一封信,是給女兒鮎美的遺書。 但這不是一般的遺書,而是未咲在高中畢業禮的獻辭,也可說是她與同學鏡史郎的訂情之物。 不少愛情電影皆以情信為題材,例如台灣的《海角七號》、荷里活的《留給最愛的情書》和《分手的情書》;紀錄片《致褒曼的情書》則是有關挪威演員麗芙.烏曼與瑞典電影大師英瑪褒曼的一段情。 為甚麼在通訊科技發達的年代,仍然有人會寫情信? 情信與浪漫有甚麼特殊關係?

  6. 5 天前 · 首頁簡介作者. 《Beyond日記之莫欺少年窮》:其實你與昨日的我,活到今天變化甚多. 搜尋. Google. 黃家駒拍過的電影不多,在Beyond在流行樂壇成為萬人偶像之時,得到了更多受邀演戲的機會。 1990年的《開心鬼救開心鬼》,Beyond四子飾演中學生組合「Behind」,與黃百鳴飾演的康森貴/朱秀才合作對付清朝惡鬼。 一年之後的《Beyond日記之莫欺少年窮》則是為他們度身訂造、真正領銜主演的電影。 這類以偶像歌手為招倈的青春電影,通常以探索自我、實現理想的成長過程為主線,輔以世代差異、朋輩互動和愛情線,最後以一場演出構成戲劇高潮。 《莫欺少年窮》的劇本並非全然跟著這類型公式而走,而是讓四位主角各自發展,最後才聚首以音樂表演作結。

  7. 5 天前 · 首頁簡介作者. 《三家有本難唸的經》:愛.離家. 搜尋. Google. 《三家有本難唸的經》(Three Floors)是意大利名導蘭尼摩列提(Nanni Moretti)的「新」作,去年參加康城影展,據稱獲全場起立鼓掌致意。 然而不少西方影評人並不賣帳,批評此片太像電視肥皂劇、性別意識守舊(可以和金棕櫚得主《變鈦》比較一下),亦失去了摩列提那怪奇諷刺的冷幽默風格。 這齣戲不見鋒芒,只有綿綿的哀愁與無奈,說的是人們面對無法消解的的困頓,如何繼續走在人生路上。 三個主角面對的,既是為人父母之難,亦是自處之難。 故事圍繞著一幢中上階層的公寓展開,其實牽涉到四個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