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4 天前 · prev. 因「35+初選」而被控串謀顛覆國家政權罪的47人中,16人否認控罪受審。 法庭今日宣判,其中李予信和劉偉聰罪脫,其餘14名不認罪被告均罪成。 不認罪被告(16人): 吳政亨(罪成) 鄭達鴻(罪成) 楊雪盈(罪成) 彭卓棋(罪成) 何啟明(罪成) 劉偉聰(罪脫) 黃碧雲(罪成) 施德來(罪成) 何桂藍(罪成) 陳志全(罪成) 鄒家成(罪成) 林卓廷(罪成) 梁國雄(罪成) 柯耀林(罪成) 李予信(罪脫) 余慧明(罪成) 《明報》文字直播庭內外情况。 【10:45】 控方擬就裁決結果提上訴。 劉偉聰於庭外表示,案件尚未完結,不能多言,又強調他非今日焦點所在,重點是今日法院頒下的判辭。 被問到心情如何,他指「唔識講,多謝咁多位、所有關心我哋嘅人,希望大家繼續關心案入面其他人」。

  2. 4 天前 · 李家超指裁決顯示法庭確定本案發生串謀顛覆國家政權罪行,旨在破壞、摧毀或推翻《基本法》和一國兩制確立的現行香港政治制度和架構。 案中45人全被定罪顯示犯罪計劃的規模和嚴重性。 他又批評在法庭審訊期間,有境外勢力公然不斷抹黑司法機構、律政司和執法部門,甚至以恫嚇的政治手段和誤導性言論,製造壓力,公然踐踏法治,特區政府予以最強烈譴責。 鄧炳強就指,審訊中清楚看到任何想危害國家安全的人都難逃法網,而且不能掉以輕心,指外部勢力及他們在香港的代理人仍虎視眈眈。 【16:25】 初選案裁決在約3時10分散庭後,警方於下午4時許在西九龍裁判法院外見傳媒。 國安處總警司李桂華歡迎法庭的裁決結果 ,又指判辭反映法庭認同本案性質嚴重,而各被告的參與程度有所不同,裁決亦反映被告當時的行為有錯及違法。

  3. 4 天前 · 初選案法官今(30日)頒下337頁判辭,其中9頁交代大律師劉偉聰串謀顛覆國家政權罪不成立的理據。 法官表示,雖然抗爭派「墨落無悔」聲明載有劉的名字,但無論facebook專頁或初選論壇上,劉都沒有提議否決財案。 法官強調,無法從證據得出唯一合理推論,證明劉在《港區國安法》生效後認同涉案謀劃,亦不肯定劉在任何階段有意圖顛覆國家政權,遂裁定劉罪脫。

  4. 4 天前 · 「35+」初選案審訊期間,庭上披露認罪及轉為控方證人的區諾軒曾於今年1月去信參與同案被告、參與港島區初選的前公民黨區議員鄭達鴻。根據庭上未披露文件,區諾軒剖白轉任控方證人的原因,形容事件是「苦難」,他決意「放棄政治以求存。」

  5. 4 天前 · 特首李家超發稿回應裁決,指本案45人被定罪顯示犯罪計劃的規模和嚴重性;保安局長鄧炳強回應裁決時說,案件中沒有「勝者」,認為是個「悲傷的故事」,稱幸好制止事件發生、令香港市民不會受影響及社會可以回復正常。 特區政府發言人則指,法庭審訊期間,境外勢力不斷抹黑司法機構、律政司和執法部門,甚至以恫嚇的政治手段和誤導性言論製造壓力,嘗試干涉案件公平審訊,是「公然踐踏法治的卑鄙圖謀」,特區政府予以最強烈譴責。 李家超又表示,裁決確定本案發生串謀顛覆國家政權罪行,旨在破壞、摧毀或推翻《基本法》和一國兩制確立的現行香港政治制度和架構,特區有責任維護國家安全,會堅決打擊危害國安的行為和活動,有法必依,執法必嚴,會全力防範、制止和懲治危害國安的活動,「履行這天經地義的責任。

  6. 3 天前 · 2024年5月31日星期五. 反思暫緩垃圾收費: 勿得過且過 要急起直追 (文:別學優) (09:00) 圖1之1. 政府宣布垃圾收費政策將暫緩。 總結各立法會議員的回應,暫緩原因有三:(1)政策「擾民」;(2)經濟差,政策令經濟難以復蘇,市民百上加斤;(3)配套措施不足。 此文將聚焦上述3個原因,逐一探討就着上述原因而延推政策的正當性。 同時,上述3個原因分別反映垃圾收費的漏洞與問題,既然港府說明是次「鎩羽而歸」是「暫緩」而非「取消」政策,那麼我們更應反思推行政策的阻力,以便日後再推政策。 因「擾民」而不實行 說不通. 第一,不少立法會議員投訴政策「擾民」,要求無限期擱置政策。 這個論述看起來像是從市民角度出發,讓他們能夠更「方便」地生活。

  7. 5 天前 · 【明報專訊】壹傳媒創辦人黎智英及《蘋果日報》公司涉串謀勾結外國勢力案昨第85日審訊,黎智英在2020年11月播出節目中指香港將來可能變成「一國一制」,不論傳媒、司法、教育都受影響,但港人不要「跪喺度接受佢」,而是要站着堅守法治和自由。 同年12月黎還押,當月他接受外媒訪問,表示預計自己會坐牢,雖然不知何時開始以及維持多久,但絕對不會認罪,「作為堅決反抗的人,我是不會認罪」。 庭上播放2020年11月27日黎智英出席「香港監察」創辦人羅傑斯節目的片段,黎稱「很重要的是讓世界知道我們不只是為自己戰鬥,我們是在前線捍衛自由世界擁抱的價值」。 黎表示對外國的支持感到鼓舞,認為他們能感受到港人的困境,會協助是自然不過的事。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