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9年12月30日 · 今天我想教大家一些方法讓我們去正確地認知跟管理情緒。 第一步是認知我們的情緒,說起來很簡單,認知情緒就是你在傷心的時候知道自己在傷心,在難過的時候知道自己在難過,但是因為我們都已經學會了壓抑、迴避跟麻痺我們的情緒那麼久了,所以其實也沒有想像得那麼簡單,畢竟情緒還是挺複雜的。 今天我想教大家的一個方法是從我們的身體入手,也就是通過認識我們的身體來認知情緒。 在1950年心理學家Alexander Lowen發明了一個叫做 生物能量療法 的治療方法,它是對身體因為情緒所做出的反應來進行治療。 他們的研究發現, 當我們在壓抑情緒的時候,身體不同的肌肉群就會有所反應 ,就有可能會出現緊繃收緊或者說不舒服的現象。

  2. 2021年7月6日 · 今年70歲的班・惠塔克,過去40年過著規律的生活,擔任一間電話簿公司的副總,負責行銷和廣告。 在經歷退休、愛妻過世後,他發現自己的人生有了一個空洞,他試著上瑜珈、學中文、打高爾夫,盡其所能填補這個空缺卻徒勞無功。 直到班看到茱兒的公司在招募高年級實習生,他決定主動學習錄製自我介紹影片應徵,開啟了自己的「實習生涯」。 班進入公司後被指派給茱兒,作為她的專屬實習生,剛開始茱兒並不信任班,刻意不派任何任務給他,希望他知難而退。 擁有多年職場經驗的班,知道 取得主管信任最重要的一點就是「主動出擊」 ,所以他主動幫助身邊的同事處理工作和生活上的大小事,同時也一直觀察茱兒的需求,在她最需要的時候提供剛剛好的協助。

  3. 2019年10月16日 · 1. 因缺乏認知,問題行為的嚴重性尚未被當事人意識或察覺。 2. 因對抗情緒,當事人拒絕接受他人的建議或幫助。 3. 因自暴自棄,當事人已然放棄改變自己的希望。 4. 因自我催眠,當事人可以找出許多理由來合理化自己的行為,並使自己相信即使不改變也無傷大雅。 面對處於前考慮期的人們,其周圍關心他的親戚朋友往往會感到心急和無力,因為他們會比當事人更清晰地看到甚至切身體會到對方不改變所帶來的傷害,卻發現無論自己再怎麼苦口婆心地勸說,對方都無動於衷。 這樣的例子可以是一位來訪者通過心理諮詢深刻地認識到和父母關係模式的不健康之處,而試圖換一種方式和他們相處,卻發現自己的父母並不認為他們之間的關係有任何問題,反而對這位來訪者的努力表現出抗拒甚至是憤怒。

  4. 2019年9月24日 · 文/美國心理諮商師 留佩萱. 情緒來襲時就像浪潮打向你,你必須感受水撲向你的衝擊力和刷洗過身體的感覺。 情緒是能量,必須流動,就像海浪慢慢攀升、撲過來,然後消逝離開。 今年三十多歲的丹尼,接受心理治療已經至少十幾年了。 記得在諮商室第一次見到他時,他告訴我:「過去十幾年來,我嘗試過各種藥物和心理治療法,都沒有用 ⋯⋯ 」 因為嚴重的憂鬱和焦慮,讓丹尼休學了好幾次,這是他第三次回到大學。 「我覺得我很失敗,都已經三十多歲了還在念大學。 我同年紀的朋友們都已經有一定的工作成就或成家了,我卻還是個大學生。 我怎麼這麼糟糕? 我為什麼不能再努力一點? 」丹尼的內心有個非常強烈的批判聲音,這個聲音不斷告訴他:「你很懶惰、糟糕,沒有人想跟你在一起,你就是不夠努力才會這樣。

  5. 2017年7月11日 · 其實所謂的天才分成三種. 一般人們心目中的天才指的是 「神經智力」高 的人,也就是 智商測驗、數算能力表現出色 的人,這種人聰明、反應快,其優越性很容易被人發覺。 然而,一個人要成功不只需要智商,還有另兩種天份 ─ 經驗智力與反省智力。 所謂 經驗智力 是指 累積經驗與學習技能的能力 。 有些人學東西很快,但沒有持續鑽研的耐性,無法持續在同一領域上專注完美,最後終於被其他更加專注的人超越。 「小時不佳、大而了了」的人可能就是經驗智力高的人,靠著專注力與恆心取得成就。 而 反省智力 是指 「理性能力」 。 有高標理性能力的人其思維或行事哲學會比一般人更加高明寬廣、不拘一格、有新意,這種人很適合當領導者、導師、諮詢師、顧問。

  6. 2020年11月26日 · 現職: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海扶刀中心主任、台灣婦產科醫學會醫療醫療糾紛委員會委員. 專長:海扶刀手術、子宮肌瘤、子宮腺肌症、子宮內膜異位症、卵巢腫瘤手術. 延伸閱讀. 【壓力、焦慮、恐懼⋯⋯】德國醫師指出:8 種與「心理情緒」有關的癌症. 【總是在高標準中喘不過氣? 】完美主義者的「無力盲點」:我們一直都在當自己的慣老闆.

  7. 2020年11月10日 · 在討論親密關係中的欺騙與背叛之前,我們需要釐清一個概念,那就是信任。 只有你曾經信任過一個人,你才能在後來被欺騙,被背叛——這是一個前提。 不同領域的學者們都將對他人的信任視為最核心的社會資產 。 大體上,信任可以被分為兩類,一類涉及到熟悉的小圈子中的人,稱為「殊化信任」,譬如朋友,伴侶,父母。 另一類則關於廣大的不熟悉的人群,稱為「擴散信任」,譬如陌生人,或權威。 信任是如何產生的? 總結學者們的觀點,我們大概可以看出,信任的建立與認知、喜愛、直覺,甚至對方的威懾力和身份有關。 經過自己的思考和判斷,我們相信對方有「責任感」和「能力」,我們相信他們在這段關係之中的善意。 實際上,當我們決定信任一個人時,也就在無形之中讓渡了自己的許多權利,而其中最核心的就是:賦予了對方傷害我們的權利。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