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5 天前 · 第1類致癌物 (證實導致人類癌症的物質):幽門螺旋桿菌. 胃癌並沒有一個單一的成因,以下因素能增加患上胃癌的機會: (一)患有胃癌的家族病史: (二)多吃高鹽份、醃製或燒烤的食物,日本、韓國和台灣人喜歡吃的蕨菜也與胃癌扯上關係; (三)少吃水果和蔬菜; (四)抽煙; (五) 經常接觸致癌物質和 (六) 慢性胃炎,包括幽門螺旋桿菌 (Helicobacter pylorie)感染……等,在這眾多的高危因素中,幽門螺旋桿菌近年受到重視,因為它已被確定為引致胃癌的元凶,世界衛生組織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已把幽門螺旋桿菌定為第一類致癌物質,與香煙能致肺癌定為同一類,況且,幽門螺旋桿菌感染是可以預防及治療的。

  2. 5 天前 · 很理解病患者會嘗試任何能治療、最好能治癒病的方法,但停止正統的治療方法而使用未經證實有效、並可能有嚴重副作用的方法是非常不智的,不要誤信無可信科學根據的宣傳或傳言而浪費金錢及延誤治療的良機。

  3. 5 天前 · 根據癌症協會資料,卑詩省、斯高沙省、愛德華王子島省和育空地區的婦女可以在40歲時即開始乳癌篩查﹔阿省和西北地區婦女要45歲﹔至於安省、紐賓士域省都承諾在2024年將婦女自薦篩查乳癌的年齡從50歲降至40歲。 沙省已表示,自2025年開始,會分階段降低乳癌篩查年齡至40歲。 緬省、魁省和紐芬蘭省的篩查計劃自50歲起。 努拿烏特地區尚無有組織的乳癌檢查計劃。 相關文章. @健康新聞. 加拿大癌症協會(Canadian Cancer Society)表示,所有省份和地區都應該將篩查乳癌的開始年齡降至40歲。

  4. 5 天前 · @郭詠觀醫生. 鐵質 (iron) 對大部份生物及人類的正常運作是很重要的,是組成對維持健康很重要的蛋白質 (proteins) 及酵素 (enzymes 又稱「酶」,是具有催化功能的物質) 的主要元素,在人體,鐵質是運送氧氣的「血紅蛋白』 (haemoglobin) 的重要元素,對細胞的生長 (cell growth) 和分化 (cell differentiation) 也擔當一個重要的角色。 缺乏鐵質限制了運送氧氣到細胞,導致疲倦、工作表現欠佳和免疫力下降等,不過,鐵質過多會導致中毒、甚至死亡。

  5. 5 天前 · 西方醫學最著名的格言,是primum non nocere(拉丁語,英譯為above all, do no harm),意思是不論任何情況,醫生的首要考慮是切勿傷害到病人。 相信大家對此也沒有異議,然而,我們真的可以做到primum non nocere嗎? 要量化治療的效益,醫生會引用臨牀試驗或統合分析的數據。 比方說,研究顯示,某藥物能將死於心臟病的相對風險減低三成(Relative risk reduction,這是專家或藥業界經常引用的指標),三成是頗為可觀的數值,但它並不等同每醫治100人便能救回三十人,假設那100人中有十位會死於心臟病,以此計算,治療其實只能將死亡人數減至7人,換言之,救回的是三人而非三十人。

  6. 5 天前 · 小便有血令人擔憂、擔心患上嚴重的病症。. 小便有血令尿液變成粉紅色、紅色或如可樂汽水的顏色,只要一點點的血就可令尿液變色,血尿(hematuria)可分為兩大類:. 小便有血令人擔憂、擔心患上嚴重的病症。. 小便有血令尿液變成粉紅色、紅色或如 ...

  7. 傷風的最初症狀通常是喉嚨痛,多數會在一、兩天內消退,隨之而來的是流鼻水和鼻塞,並在第四至五天出現咳嗽,成年患者很少會發燒,但患上傷風的幼兒較多會發燒,在發病的頭幾天,所流的鼻水是稀的,但繼後會變濃和深色,傷風的症狀通常會持續一個星期左右,若症狀在一個星期後仍沒有好轉,可能是受到繼發性細菌感染 (secondary bacterial infection),需要服用抗生素。 流行性感冒 (influenza簡稱流感flu)比傷風嚴重,通常症狀來得較急,包括喉嚨痛、發燒、頭痛、肌肉痠痛、鼻塞和咳嗽,症狀多數在三至五天慢慢消退,但不適的感覺可能持續一、兩個星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