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1年11月24日 · 最近長春社文化古蹟資源中心和藝術團體「香」合辦《歌山水樹人:村校記憶展》,展出本地五間村校的歷史文物,並邀請藝術家透過創作呈現 舊生 故事。展覽選址青衣漁民子弟學校舊址,從聖保祿拾級而上,那些老去的村校故事,不妨由此說起。

  2. 2024年4月15日 · 中平卓馬 (1938-2015),當代日本攝影無法忽視的傳奇人物。. 他身兼攝影及評論,活躍於上世紀六〇年代末至七〇年代,那個永恆屬於學運、政治與革命的年代,烙下日本戰後攝影的重要變革。. 今年,東京國立近代美術館舉辦了自 中平卓馬 逝後最 ...

  3. 2023年1月16日 · 誰會曉得:眼前的花海,在半世紀以前,本是一片療癒的金黃稻浪?. 谷埔、南涌、鹿頸。. 來到秋冬這郊遊旺季,這一帶總是人山人海。. 男女老少專程遠足健行,稍休之時欣賞明媚風光:留鳥在淺灘覓食、蘆葦隨風飄……嬉笑半天,但許多人就只知道 ...

  4. 2016年1月2日 · 元朗錦田水村樹屋是香港最古老的榕樹,曾在「最喜愛的古樹名木」選舉中榮膺樹王。 老樹近期受到二次傷害,令樹木專家擔憂。 幾百歲的榕樹經年累月吞噬了一座清代房屋,樹屋奇觀見證清初下達遷界令的悲慘歷史。

  5. 2022年10月3日 · 梅子林為傳統客家村格局:背靠風水林,中間為兩排排屋,前有梯田;上排最早為全村最古老的「老屋」,最右為「雀仔屋」,現正進行復修。 (圖:李嘉蔚@中大建築學院梅子林復育計劃)

  6. 2018年3月1日 · 香港方志研究專家沈思談起地名由來眉飛色舞。 回歸後不少人都對香港歷史感興趣,他卻一直偏愛較冷門的方志學,研究開埠前本地史,大奚山(大嶼山)、大步海(吐露港)、硤石尾(石硤尾)等古地名,看來不明所以。 翻舊掌故,紙上遇上無名的專家,才知曉腳下身後就是古地,地名變遷就是香港歷史。 深水埗曾有廿三條. 說起香港的古地名,沈思喜以深水埗為例。 他說,鴉片戰爭前的文獻已有「深水埗」這地名出現,深水埗屬較早已開發的地區,因為九龍半島內,長沙灣對出的水較淺,而深水埗南島(即現在大角咀南昌街尾的位置)水較深,很多渡輪都停泊在此,直至1898年英國租借新界後,深水埗區就是人口最多地區。

  7. 2016年11月16日 · 上周日,馬寶寶社區農場舉行了一場新雜誌發布會,龍眼樹下,一列列薑田與蕉林前,眾人擔齊凳仔,傾聽總編輯兼本地永續農業農夫袁易天(TV)與土地研究政策學者陳劍青、文化研究學者許寶強教授與農夫周思中一起把作書始末娓娓道來。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