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圖片庫. 擁有和諧式大廈的公共屋邨居屋屋苑. 已經規劃好但沒有興建的和諧式大廈. 批評. 改裝過剩的三睡房單位作小型單位. 參見. 註釋. 参考资料. 外部連結. 和諧式大廈. 添加链接. 廣田邨 的和諧三型大廈(第一代),廣靖樓為全港首座落成的和諧式大廈. 秀茂坪邨 的和諧二型(第二代)(右)及和諧一型(第三代半)大廈(左) 天慈邨、天麗苑 的和諧一型(第三代)及天慈邨的和諧附翼大廈.

  2. 簡介. 康和型大廈原屬 居者有其 屋苑獨有的大廈設計。 康和型大廈共有3款設計,每層的單位數目只有6-8個,其單位主要是以2房及3房單位;其設計、設備和裝修的質素與私人發展商的樓宇較接近,此外於大堂設有燈飾和空調設備 [3] 。 康和型大廈是結合 和諧式 及 新十字型 改良而成的設計 [3] ,當中晾衣架的位置設於客廳的窗戶,有別於前述兩者的同期設計,但是單位設計亦以普遍私人樓宇單位的長走廊設計作借鑒,因此實用率較其它大廈設計為低,僅有約65%實用率。 康和型大廈分為3款,分別是康和一型、康和二型及單向設計康和型。

  3. 這款單位的室內面積約為23平方米(實用面積約為277呎),採用露台連廚房設計,露台開口下方不設通風條,而露台連廚房開口旁邊上方設有通風口,供廚房的抽氣扇或抽油煙機的排氣管使用;而廁所則設於露台連廚房旁邊,並設有向室外的百葉窗,大多同款 [6]

  4. 和諧式大廈 (英語: Harmony Block [1] ,簡稱「HR」)是 香港公共房屋 大廈的一種重要的設計,於1987年開始起草,1989年正式發表,在1992年至2009年間所落成的 香港公共邨 大廈及 居者有其計劃 大廈中廣泛採用。 大廈設計 [ 編輯] 和諧式大廈的特點在於採用高度統一的設計, 預製組件 佔很高比例,包括使用預製 樓梯 、預製乾 牆 、預製 廚房 工作枱、預製外牆面板,以至半預製樓板,大大加快興建過程及減低成本,興建過程如工人把預製組件吊上樓層,再移動至預定位置安裝。 規劃時,可加入和諧附翼大廈與大廈相連,加強靈活性。 亦可因應需求而改變單位設計及配搭,以提供不同數量的大、小 單位 。

  5. 大廈高低兩塔相連,高座約24層高,低座約21層高。由於大廈設有兩個巨大天井,設計非常獨特,為著名公共房屋建築設計之一,坊間普遍稱雙塔式大廈為「井型公屋」、「天井型公屋」、「井字型公屋」等。

  6. 簡介. 面積300多平方呎的示範單位分開客廳及休息位置,並設獨立廁,其中廚房採用開放式設計。 不過示範單位中展示的廚房抽氣扇、家俬和冷氣機等,交樓時並不包括在內。 2022年, 行政長官 李家超 公佈任內首份施政報告,推出全新「簡約公屋」,以標準簡約設計和「組裝合成」快速建成, [1] 打算未來五年興建30000個單位,結合簡約公屋和傳統公共租住房,期望大幅增加未來五年公營房屋總建量約五成,至158000個單位,將「公屋綜合輪候時間」在四年內(即2026-27年度)降至約四年半, [2] 增加約四分之一公營房屋供應。 輪候傳統公屋三年或以上人士可申請入住簡約公屋提早上樓,以家庭為優先;入住簡約公屋人士雖被視為輪候成功,但仍然保留輪候傳統公屋的申請,之後遷入傳統公屋。 [1]

  7. Y型大廈 (英語: Trident [1] ,簡稱「TR」),舊稱 三叉型大廈 ,是 香港公共房屋 的一種標準型大廈設計,分為Y1型、Y2型、Y3型及Y4型,於1984年至1992年期間落成的 公共邨 (尤其是納入 租者置其計劃 的公共邨,即可拆售公屋)及 居者有其 (居屋)最為常見。 介紹. Y型大廈是 香港房屋委員會 (簡稱「房委會」)成立後首款非 長型 標準設計的出租公屋/居屋大廈,分別在1981年(Y1及Y2) [2] 及1984年(Y3及Y4)發表。 顧名思義,Y型樓宇的橫切面呈「Y」字型,三條翼樓自中央電梯大堂放射而出。 4款Y型大廈的外觀和每層的單位佈局都有明顯分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