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5月29日 · 簽減廢約章可獲派 物管業:值得參與. 【明報專訊】今年6月1日起,政府推出《減廢回收約章》,鼓勵私人屋苑的物業管理、業主立案法團或居民組織簽署並承諾在處所內提供分類回收設施,以及把回收物妥善交由回收商處理,便可獲政府提供免費指定 ...

  2. 2024年1月7日 · 環保署回覆稱,實踐計劃涉約92,500住戶,是自願參與,領取模擬指定住戶整體平均超過八成;由於實踐計劃主要讓住戶了解垃圾收費的安排,以及認識和試用不同容量指定和指定標籤,當中沒統計實踐計劃推行前後的廢物棄置量及回收率。

  3. 2015年10月9日 · 1. 作者以「青」和「冰」為喻,「青」由「藍草」中取出,經提煉後顏色更深;「冰」由「水」變成,經冷凍後更見冰冷,由此可見,通過一些過程,事物的本質將會發生變化。 同樣,人只要學習,本質也將會變好。 2. 接下來以「木」、「輪」為喻,「木」天性是「直」的,但可以通過烘烤,令木變得彎曲而成為輪狀,而且不會再回復原狀。 同樣,人也可以通過學習,改變本質,變得跟以往不一樣。 3. 最後,作者再以「木」、「金」為喻,指出「木」通過「繩墨校正」和「金」通過「磨石琢磨」,就可以變「直」和「鋒利」。 同樣,人天生下來,未必是人才,但只要後天的教育培訓,就可以變成人才,造福社會。 反複論證,層層深入. 1.

  4. 2014年11月28日 · 什麼是取材? 有了好的立意,就要選擇恰當的材料。 良好的取材,多能從日常生活出發,再延伸境界,達到昇華作用。 比如說,記事,夠深刻的話,必能帶出一些關於人生、社會的啟示和感悟;甚至推己及人,發揮同理心,誠盼人人如此,社會便能返璞歸真。 細心審題,可確立取材的範圍,讓選取材料不偏離題旨。 例如: ?人物:用什麼人稱入文? 說自己的事還是別人的事? 是個人還是團體? ?時間:早? 午? 晚? 過去還是將來? 是一段時間還是一瞬間? ?地點:什麼地方? 書店不同圖書館,電車不同地鐵。 ?事件:一件事,還是兩三件? 舉正面事件還是負面事件? 有了材料之後,哪部分詳寫?

  5. 2017年9月29日 · 這樣看來,現代所謂「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可說是對古人「讀書」本位結構的抗爭。. 只是在重實利的中國人社會裏,這種抵抗畢竟微弱——現今學生被迫埋首書本,出來社會後不斷以旅遊排解壓力,與古代也沒多大差別。. 圖:資料圖片. 文﹕葉雨舟 ...

  6. 2024年4月8日 · 垃圾收費原定4月生效,因為惹起爭議押後至8月,並以先行先試作試驗,涵蓋6類處所14個試點,環保署昨表示,計劃本月1日起試行了約一星期,所有試點處所均有近八至九成參加者願意領取免費指定垃圾;指定使用率方面,於14個試點中,院舍、食肆 ...

  7. 2019年3月22日 · 「選材」須配合「審題」,同學針對題目要求篩選出合適的寫作材料,運用這些材料回應題目,若果無材可選或選材不慎,寫作必定泡湯! 因此,「選材」是寫作的一大學問,幼稚俗套是為大忌。 「試記敘你曾面對的一次重大抉擇,而這次經歷也讓你更了解自己。 」這是考評局文憑試練習卷的作文題目。 考評局曾為是次練習卷舉辦簡介會,向約一千二百名中文科教師講述練習卷的評卷準則、考生表現及常見錯誤,當中令筆者記憶猶新的是考生「特別的選材」。 該考生已確切提煉出寫作的關鍵字──「重大抉擇」,並打算寫面對「金錢與健康」的抉擇。 城市人為名利打拼,忽視健康,這種本末倒置的行為確值得深思反省,可見立意是可取的。 然而,考生選材偏偏「幼稚俗套」:文章寫主角一向重視金錢,不重視健康,令身體孱弱。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