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6 天前 · 大腸癌年輕化4大成因. 1. 壓力過大或過勞. 人人有壓力,面對工作、家庭、環境的挑戰,港人的壓力指數高,而壓力會造成內分泌失調,同時也是誘發癌症的成因之一。 壓力大誘發腸躁症等問題,會造成腹瀉、腹脹、便秘等不適,當腸道不斷受到刺激就會令瘜肉生長,日積月累不去處理就有機會產生癌變,記得注意自己及身邊摯愛的壓力指數,進行一些減壓活動,避免過勞,保持身心健康。 2. 肥胖和缺乏運動. 上班一族久坐辦公室一整天,下班後又缺乏運動,容易導致中央肥胖。 過度的體重和脂肪組織會引起慢性炎症和內分泌失調,可能導致細胞異常增生,有機會增加大腸癌形成的風險。 運動可以促進腸道的蠕動和排便,有助於減少腸道內的毒素和廢物積聚,缺乏運動亦會增加患上大腸癌的風險。 3. 不良的飲食習慣、吸煙、酗酒等不良嗜好.

  2. 4 天前 · 大腸鏡檢查可發現 癌症 和息肉等癌前病變。 儘管1990年前後出生的千禧世代罹患大腸癌的風險幾乎是1950年代出生的人的2倍罹患直腸癌的風險是後者的4倍但沒有大腸癌家族史的年輕人一般建議是45歲才接受大腸鏡檢查。 醫師也可能錯過這些警訊。 聖地牙哥 加州大學 癌症流行病學家、研究主作者之一丹布(Joshua Demb)說:「軼事證據指出,由於醫生不太可能懷疑年輕人患有惡性腫瘤,他們可能會把直腸出血等症狀歸咎於痔瘡等良性疾病,而不是癌症。 分析發現,從青壯年第一次就醫抱怨症狀,到他們獲得診斷,平均需要4到6個月的時間。 由於診斷往往被推遲,青壯年的癌症往往發展到後期、更難治療。 丹布說:「我們需要促進早期 檢測 ,其中一個方法就是識別這些紅色訊號。

  3. 5 天前 · 儘管1990年前後出生的千禧世代罹患大腸癌的風險幾乎是1950年代出生的人的2倍罹患直腸癌的風險是後者的4倍但沒有大腸癌家族史的年輕人一般建議是45歲才接受大腸鏡檢查。 醫師也可能錯過這些警訊。 聖地牙哥加州大學癌症流行病學家、研究主作者之一丹布(Joshua...

  4. 2 天前 · 4.4. 在香港, 癌症 、 急性心肌梗塞 及 中風 是3大常見的嚴重疾病,因此又被稱為「三大疾病」,它們都是有機會危及生命的嚴重疾病。. 究竟「三大疾病」有幾常見?. 發病數字及死亡率有多高?. 有方法可降低患上危疾的機會嗎?. 本文將為您逐一講解。.

  5. 4 小時前 · 眼瘡可以有很多病徵,每位患者都可能會有不同的病徵 。最常見的病徵包括: 感覺到眼瞼(上眼皮)有少許凹凸 眼瞼逐漸腫脹 ... 女子外出常忍大便 確診大腸癌3 醫生揭4 徵兆是癌變警號 2024-05-10 00:00:00 防癌食物|每日飲1款咖啡 患肝癌風險減 ...

  6. 1 天前 · .便便見血竟是腸癌第四期 !?標靶接力治療有機會剷除腫瘤! 以上新聞文字、圖片皆屬《今健康》所有,網站、媒體、論壇引用請註明出處。 熱門文章 濕冷天氣來杯咖啡吧!7-11推出姓名「有這二字」免費換冠軍咖啡 ...

  7. 6 天前 · 健康. 2024-05-24 11:35:22. 大腸癌患者年輕化 研究美國15至19歲患者廿年增2倍. 分享: 癌症通常影響較年長的人士但部分癌症出現年輕化趨勢例如常見癌症之一的大腸癌便是一個好例子美國最新數據顯示在過去20年當地年輕大腸癌個案顯著增加其中15至19歲患者增加了2倍而10至14歲及20至24歲人士患大腸癌的比例亦大幅增加。 年輕化趨勢. 根據即將在華盛頓舉行的一個消化道疾病論壇上公布的研究,在2020年,美國10至14歲、15至19歲及20至24歲大腸癌患者比1999年分別上升500%、333%及185%,病發率亦分別由10萬人有0.1、0.3及0.7分別上升至0.6、1.3及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