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1 天前 · 親子. 讓女兒知道自己價值!. 為防範長大後被MeToo 媽媽不要她照顧弟弟. 撰文:媽媽寶寶. 出版: 2024-06-07 12:00 更新:2024-06-07 12:00. #MeToo運動仍在持續,每當有醜聞爆出,眾人憤慨、討論的同時,還有甚麼更好的辦法可以改進這現象呢?. 尤其身為父母,除了希望 ...

  2. 1 天前 · 親子. 教育|要孩子「享受學習」是說笑嗎?. 搣甩5個心態改變將悄然而至. 「我們都希望孩子享受快樂的學習過程」或許只是理想的口號,更多時候,爸媽的「我是為你好」可能騙了孩子,也騙了自己?. 歌王周杰倫的知名歌曲《聽媽媽的話》曾被放入音樂 ...

  3. 1 天前 · 當孩子長大後,父母便漸漸忘記,孩子的生命中有這麼多簡單卻又重要的事、許多被遺忘的美好價值,以及養兒育女的初心不過是希望子女健康快樂成長!. 只要毋忘初心,回到當時我們抱著孩子在懷裡的模樣,便能找回親子間重新振作的美好力量。. 資深傳媒及 ...

  4. 4 天前 · 這有助減輕家長的壓力,並對促進幼兒的心理健康有正面影響。 透過「理論與實戰」方式 重塑疫後四大育兒觀. 「幼愛齊家教」計劃項目總監陳國齡醫生表示,過去的新冠疫情令小孩的學習和成長受到很大的打擊,尤其影響語言和社交能力,父母因而需要調整育兒方式。 根據香港特區政府兒童事務委員會的研究,普遍兒童在疫後缺乏自信、社交技巧較弱,患有抑鬱症等精神健康問題也較多。 家長亦因為子女的學習進度,背負極大壓力。 「幼愛齊家教」計劃總監,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精神科學系榮譽臨床副教授陳國齡醫生介紹計劃理念及前瞻。 「幼愛齊家教」計劃針對疫後的情況,採取「理論與實戰」方式,為幼稚園家長重塑四大育兒觀,提倡「家長不須完美」、「小朋友需時成長」、「家長焦慮可傳染」以及「幼兒玩樂很重要」。

  5. 1 天前 · 近年,精神健康議題引起本港社會廣泛關注。有關各界紛紛推出措施,希望能提升市民對精神健康的認知,減低公眾的誤解,並鼓勵有需要的市民及早尋求協助和介入。平機會今天亦推出了一份《媒體處理精神健康新聞指引》,給媒體工作者參考,鼓勵他們在報道有關精神健康議題或事件時,秉持 ...

  6. 5 天前 · 習慣熬夜、晚睡都容易影響身體機能,導致發胖機率提升,瘦子普遍重視睡眠,累了就睡,讓身體維持正常新陳代謝。 減肥|營養師列消脂6大NG食物 推6種瘦身食物!

  7. 3 小時前 · 這是第三次流行病學轉變:在快速老化和高度互聯的世界中,新的、致命的和抗藥性感染的增加。. 不幸的是,目前的模式導致新的致命感染的爆發不斷增加。. 這些疫情爆發的根本原因在於商業性農業實踐、人口城市化、經濟成長面臨的貧窮挑戰等領域。. 儘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