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4 天前 · 根據廣泛的傳說, 楚國 愛國 詩人 屈原 於這一日投 汨羅江 自盡,後以紀念屈原,因此有人稱其為 詩人節 。 或謂是 吳國 忠臣 伍子胥 忌日 。 歷史 [ 編輯] 端午節撒灰除蟲是禳毒驅疫的習俗. 由來 [ 編輯] 端午節名稱眾多,如龍舟節、重午節、端陽節、端五節、重五節、當五汛、天中節、夏節、艾節、上日、五月節、菖蒲節、天醫節、草藥節、午日節、地臘節、正陽節、龍日節、粽子節、五黃節、詩人節、躲午節、解粽節、端禮節等等。 至於常見的「端午」一名,最早見於 晉代 周處 的《風土記》「仲夏端五,烹鶩 角黍 」 [3] 。 原書已佚,引文的「五」或作「午」字。 對先是「端午」還是「端五」有分歧的意見。 有人認為「端五」先於「端午」,端午一詞要到唐代才出現 [4] 。

  2. 6 天前 · 湖北宜昌市秭歸縣是楚國詩人屈原的故鄉。 目前,「屈原故里端午文化節」是中國唯一的全國性端午節文化節慶活動,已經延續15年,每年吸引十餘萬中外遊客前來。 從五月初五「頭端午」,到五月十五「大端午」,再到五月二十五「末端午」,宜昌秭歸一個端午三次過的習俗,沿襲千百年。 「頭端午」祭屈原、拜祖先,「大端午」劃龍船、賽龍舟,「末端午」回娘家、慶夏收、吃新面。 掛艾、食糉、辟邪、禳災、祈福,是秭歸家家戶戶的傳統。 除了「三個端午」,公祭屈子的遊江招魂,樂平里農民「騷壇」詩會等,亦都是秭歸特有的民俗。 「2024屈原故里端午文化節」開幕式將於6月7日在秭歸屈原祠廣場舉行,開幕式後舉行屈原故里端午祭,採用音舞詩畫的方式串聯展示古楚祭祀儀式。

  3. 其他人也問了

  4. 5 天前 · Photo from 小紅書. 端午節的由來充斥著許多說法,其中最廣為人知的是為了紀念屈原而存在的節日。 生活於戰國時期的屈原,身為楚國大臣卻不被皇帝重用到流放,擁有愛國情懷的他在看見國家陷入危難但無能為力時,便在農曆五月五日這天含淚投江自盡。 而尊敬屈原的楚國百姓為了找尋屈原,用划舟的方式尋找,眼看找不到,就將竹葉把飯包起來投入江中,希望水中的魚蝦不會去吃屈原的身體。 划龍舟與粽子便由此誕生。 Photo from 小紅書. 不過你知道嗎? 早在屈原的故事之前,農曆五月五日已經被古人認為是「惡月惡日」。 正值夏日的季節,各種毒蟲、病菌燈都會在這時期活躍,造成疾病、瘟疫的肆虐,而五月五日是一年中最不吉利的日子,因此要進行一系列現在所稱的「習俗」,來達到避邪、去除惡運。

  5. 6 天前 · 大公文匯網記者 張帥、歐陽思柔 武漢報道祭屈原吃粽子賽龍舟掛香囊……今日5月29日下午大公文匯網記者從湖北省政府新聞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獲悉,「2024屈原故里端午文化節將於6月在湖北宜昌舉辦

  6. 6 天前 · 2024年05月29日 05:34. 復近端午令人念及屈原此乃華夏祭祀屈子之傳統節日也。 余為命理之學人,此節將至,亦有數語欲言之。 兩千三百多年前屈原內與王圖議國事」,接遇賓客應付諸侯」,是掌管內政外交的大臣楚懷王聽信讒言流放了屈原屈原寧赴湘流葬於江魚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塵埃乎? 屈原親睹其邦淪亡,遂懷石自沉於汨羅江以明志。 時年屈原年六十有二,五月初五,自此端午節始矣。 若屈原生於今世,其命運或異。 以汝之性格,不肯隨波逐流,必難登高官之位。 爾或可為憤青,書寫博客,斥責世風,以泄己憤。 據眾多典籍所記,屈原實不解人際關係之術也。 屈原,一介書生,耽於文學創作,而文人常失之圓滑,此或為其人緣不佳之主因。 何以文人多不擅人際關係?

  7. 5 天前 · 30 May 2024. 端午節由來真的與屈原有關? 端午要食粽,仿佛是每個香港人都知的端午節習俗。 但為甚麼要在農曆5月5日食粽? 為甚麼端午節要划龍舟大家最直接想法當然離不開古人屈原但原來端午節歷史可能比戰國更久還以下7個端午節習俗當中有不少已被大家遺忘不妨趁這機會了解下身為四大傳統之一端午節的故事與冷知識吧。 Eely Li. Content Executive, Features. Follow. ADVERTISEMENT CONTINUE READING BELOW. 登入 瀏覽本網站,可獲取積分換領專屬優惠. 立即登入/登記. 點擊查看專屬優惠. 端午節由來:真的跟屈原有關? 為什麼要過端午節? 提起端午節,當然少不了屈原。

  8. 5 天前 · 湖北省博青铜簠记录屈原的氏源流. 2022年06月03日 19:35 来源:新华网 参与互动. 新华社武汉6月3日电 (记者喻珮)提起端午节人们首先会想到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屈原。 可是大部分人并不知道这位楚国贵族实则姓“芈”。 在2000多年前,人们为什么尊称他为“屈原”? 湖北省博物馆展出了一件特殊的青铜器,揭示了“屈”氏的由来。 端午节当天,位于武汉的湖北省博物馆内,“楚国八百年”展厅正展示楚国的历史和文化,吸引不少游客“打卡”。 展厅内的“上下求索”单元展出一系列楚地出土的简帛文字、漆画图像等,再现楚国独领风骚的文学和神秘瑰丽的艺术。 一件置于走廊尽头的青铜器熠熠生辉,其铭文“印刻”在墙面上,吸引游客驻足。 这件文物名为“楚屈子赤目簠”,出土于湖北随州,年代大约为春秋晚期。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