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3 天前 · zoom. 人工智能. 在疫情期間爆炸式發展的視像會議工具 Zoom 在需求放緩之後,最近開發重點也轉移到 AI 技術上,Zoom 總裁袁征表示,希望 AI 助理最終可以協助處理更多事務,甚至代為開會,節省時間。

  2. 4 天前 · 作者. 字體大小. A. 分享. 的士服務質素向來備受爭議,的士收費再度上調,運輸署署長李頌恩表示已平衡多方面因素,認為加價有助改善服務和投資更多新裝置,並會引入車隊制度及打擊違規,提升的士整體的服務質素和促進業界長遠發展。 圖片來源: RTHK. 她表示已收到 15 份的士車隊牌照的申請,認為能反映出不少人想做好的士服務,將會小心評核並期望 7 月能公布結果。 李頌恩指會考慮外界建議在的士上強制安裝攝錄系統,預計今年內可以和業界展開諮詢。 立法會議員楊永杰認為市民對的士加價的不滿,是因為依然面對着很多拒載和揀客等服務惡劣的「黑的」,而的士保費不斷增加預料將再度要求調整收費,建議可以將多次違規的司機列入黑名單,成減低保費增加的誘因。

  3. 3 天前 · 分享. 一年一度的 Computex 台北國際電腦展引來不少大廠推出新機,Acer 推出主打 AI 的 Copilot+ PC Swift 14 AI,核心規格搭載 Snapdragon X 系列平台。 機身加入 AI 設計的元素,開啟 Copilot 或 NPU 正在運算時,會以燈號閃爍來提示。 Acer 推出主打 AI 的 Copilot+ PC Swift 14 AI. Swift 14 AI Copilot+ PC 採鋁合金材質,機身厚度為 14.9mm、重量則有 1.36kg。

  4. 3 天前 · A. 分享. 生成式 AI 普及固然帶來了不少方便的應用,不過隨着門檻降低,也有越來越多濫用工具的情況。 最近一個調查就發現,使用 AI 音樂生成工具攻擊少數族群的情況有增加趨勢。 據信任與安全服務公司 ActiveFence 的報告顯示,自 3 月以來,仇恨言論相關社群內關於濫用 AI 音樂創作工具的討論不斷增加。 這些 AI 生成的歌曲針對民族、性別、種族和宗教團體進行攻擊,並鼓吹恐怖主義和自殘等有害行為。 生成式 AI 音樂工具例如 Udio 和 Suno 等讓用戶可以輸入歌詞生成歌曲,對於有害歌詞雖然有一定的防範措施,但始終有漏網之魚,例如使用拼音拼寫和改變間隔等。 ActiveFence 的研究人員指出,歌曲具有獨特的情感影響力,因此成為了仇恨團體和政治戰爭的工具。

  5. 3 天前 · 生活科技. 【COMPUTEX 2024】MSI Claw 8 AI Plus I ntel Lunar Lake 處理器 + 80Wh 大容量電池. 分享. MSI 即將推出的手提遊戲機 MSI Claw 8 AI Plus將會使用 Intel Lunar Lake 處理器,從上一代 Claw A1M 的 7 英吋螢幕和 53WH 電池容量升級至今代的 8 英吋螢幕和高達 80WH 電池容量。 MSI Claw 8 AI Plus 將會支援 Thunderbolt 4 的 USB-C 接口,並強化了 LB/RB 按鈕的觸感。 MSI 表示其高達 80WH 的電池容量將會與 Asus ROG Ally X 成為 擁有最大電池容量的 PC 手提遊戲機。

  6. 5 天前 · 科技新聞. 首款牙齒再生藥獲批人體試驗 可令失去的牙齒重 新長出. 牙醫技術一直進步,不過失去的牙齒目前最多只能用植牙代替,無法使牙齒再生。 有日本研究就開發能夠讓牙齒再生的藥物,最近更獲批准進行人體試驗,距離實現再進一步。 日本北野醫院等機構共同研發的「牙齒再生藥」的原理是使透過抑制牙齒生長的 USAG-1 蛋白失效,阻斷 USAG-1 與其他蛋白質的互動,促進骨形態 BMP 信號傳遞,從而引發新骨的形成。 研究團隊在動物實驗中已經證實這個方式可以促進新牙生長和現有骨骼強化。 最近藥物的人體事業獲得批准,研究團隊計劃在 2025 年 9 月至 8 月在京都大學醫院進行試驗,將有 30 名 30-64 歲至少缺失一顆臼齒的男性參加,以靜脈注射療法進行,評估藥物在人類牙齒上的療效。

  7. 5 天前 · The Reuters story published today is misleading and factually inaccurate. As we said in our court filing, the 'qualified divestiture' demanded by the Act to allow TikTok to continue operating in the United States is simply not possible: not commercially, not technologically, not… — TikTok Policy (@TikTokPolicy) May 30, 2024.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