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4 天前 · 中國業務諮詢委員會成立於2021年,成員包括深諳中國市場的資深業界專家,擔任香港交易所董事會的顧問。 黃益平和孫強加入後,委員會成員將增至9名,港交所前主席史美倫擔任委員會主席。 委員會的其他成員包括:春華資本集團董事長胡祖六、招商銀行前行長馬蔚華、高瓴集團創始人張磊、港交所主席唐家成、港交所集團行政總裁陳翊庭及港交所非執行董事張懿宸。 相關文章: AIC 2024|港交所陳翊庭:港股未到宣告勝利時刻、查詢新股電話「響不停」 瑞銀財管:大戶願重新關注中國. 大行報告|高盛調高港交所目標價籲「買入」 三大正面因素推升388股價. 開市追揸沽|港股、美股6月開局點走? 美團季績前瞻. 港股 香港交易所(00388) 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 史美倫 香港 中國 中國市場.

  2. 4 天前 · 與深圳在低空物流方面有極大合作機會. 波音(Boeing 美:BA)恢復向中國交付飛機。 波音中國總裁柳青接受深視新聞採訪時表示,已開始恢復向中國市場交付波音新的飛機,其中包括737max和787夢幻飛機。 「最近進展非常好、非常順利」。 柳青強調中國航空市場的巨大增長潛力,並對中國市場表示樂觀。 他表示,波音一如既往把中國內地市場作為重中之重,波音與深圳在低空物流方面有極大合作機會。 他表示,未來20年中國或將需要超過8500架新的民用飛機和價值5500億美元的民航服務。 在未來的十年當中,預測中國整個運行的機隊規模將從4300多架增長到6000多架。 柳青表示波已開始恢復向中國交付新的飛機,又表示為充分開拓廣闊的市場,波音一直與中國客戶密切合作,旨在加快飛機交付,同時堅持嚴格的品質基準。

  3. 5 天前 · 印度國會大選於上周六(1日)結束,當地大多數票站民調預測,總理莫迪(Narendra Modi)所屬印度人民黨(BJP)領導的全國民主聯盟(NDA)將贏得大多數議席。 俄烏戰爭|澤連斯基指控 中國阻各國參與烏克蘭和平峰會 【下一頁】 下議院共有543個議席,路透社指NDA只需272席就可確保簡單多數票。 如NDA取得三分之二的多數票,將足以提出影響深遠的憲法修正案。 NDA在2019年大選中贏得353席,其中BJP佔303席。 6項票站調查的總結預計,NDA今屆或會贏得355至380席。 最大反對黨印度國民大會黨(Indian National Congress)為首的「印度」政黨聯盟料獲125至165席。 俄烏戰爭|澤連斯基促美「解綁」 允烏用軍援攻俄境內目標 【下一頁】

  4. 4 天前 · 美國跨國娛樂公司Live Nation旗下的售票公司Ticketmaster,證實了資料外洩消息,約5.6億名用户個人訊息遭駭客竊取。 名為「Shi.

  5. 4 天前 · 埃里克的妻子Lara Trump擔任共和黨全國委員會聯合主席。 埃里克周日(6月2日)接受美媒霍士新聞(Fox News)訪問時表示,他離家前詢問妻子目前的捐款狀況。 據Lara所指,特朗普僅僅在小額捐款方面已收到遠超於7,000萬美元(約5.5億港元)。 如果加上大額捐款,就超過2億美元。 特朗普|民調指縱被判罪成 近7成人稱不影響投票決定 【下一頁】 埃里克更指出,其中3成捐款人以往從未支持任何政黨,屬首次作政治捐助。 他認為上述情況反映,這群民眾很憤怒並突然表態,希望支持一個他們相信是遭到司法系統愚弄的人。 緊貼地緣政治變化,立即免費下載《香港經濟日報》App【 按此 】

  6. 6 天前 · Google裁員消息不絕,據外媒引述消息人士指,Google旗下雲端運算部門本周解僱多個團隊的員工,涉及諮詢顧問、合作伙伴、可持續發展等部門職位,而亞太地區「Go To Market」團隊估計有多達100名員工受裁員影響。 Google透過聲明回應指,公司將繼續發展其業務以滿足客戶的優先需求,並迎接未來的重大機遇,公司將繼續致力於投資對公司業務至關重要的領域,確保公司長期成功。 去年裁員計劃延續至今年. 母公司Alphabet(美:GOOG)在去年1月已預告,計劃裁員約12,000人。 今年1月,Google行政總裁Sundar Pichai仍警告裁員將持續到今年。

  7. 4 天前 · 大宗商品價格將長期攀升. 近年大宗商品價格的走勢明顯遜於股票升勢。 然而,銅和天然氣的價格於近期急升,引起投資者關注。 實際上,無論是去碳化過程涉及的電網擴張和建設,還是建設數據中心以支持人工智能應用的發展,銅都是關鍵材料。 由於天然氣比煤炭更環保,被廣泛視為向去碳化目標過渡的重要能源。 美國許多正在建設數據中心的地區,亦使用天然氣作為主要能源。 我們認為,有三大宏觀趨勢將支持包括銅和天然氣在內的大宗商品價格在未來十年持續攀升。 投資者可以考慮藉配置實物資產股票,將其納入多元資產部署中。 第一,去全球化:美國和中國之間築起的貿易壁壘不斷延伸,加上新冠疫情期間出現的大規模供應鏈中斷,導致全球化趨勢出現部分逆轉。 當前供應鏈正在重建和重組,各國的貿易夥伴關係亦受政治取向而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