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 天前 · 從推理解謎學習科學研究方法. 偵探/推理解謎故事向來是漫畫主流類別,閱讀時隨著主角人物經歷高潮迭起的劇情、蒐集線索,到最後終於找出真凶,是相當過癮的歷程。 不過,除了故事情節讓人欲罷不能之外,閱讀這類漫畫,孩子還有可能學到「科學研究方法」喔! 例如,曾經榮獲教育部「閱讀磐石個人獎」的林怡辰老師就認為【 達克比辦案 】系列漫畫,是一套孩子認識科學研究方法的最佳讀物。 【 達克比辦案 】的主角達克比,是一隻鴨嘴獸動物警察,故事就由他深入調查動物界的各種「懸案」展開。 在爆笑又生動的幽默漫畫中,孩子們可以自然而然的認識陸生和水生動物的行為與生態,還可以從達克比蒐集線索而破案的過程中,學習「觀察、假設、驗證、歸納分析」等一連串科學研究方法,真可謂一舉多得的「生物科普橋樑書」。 精進圖像理解能力.

  2. 5 天前 · Shutterstock. (本文摘自《晨讀10分鐘:幸福的正向練習》/ 陳志恆 選編;全文出自《人生最大的成就,是成為你自己》曾寶儀 著) 無法真正成為自己,活出自己,當然會造成傷痛. 有時我會聽到朋友說:「我只是為了孩子才忍耐我的另一半。 」或是聽到他對孩子說:「要不是因為你,我早就怎麼怎麼了! 」聽到這些話的時候,我總是會想,為什麼他不能只對孩子說:「我只是因為愛你、想成為你的父母。 」為什麼要讓孩子背負著「父母為了我犧牲很多」的愧疚? 回過頭來進行所謂「孝順」的動作,只是一種還債的心態,而不是因為我從你這裡得到了無條件的支持與愛,所以我也很愉悅的用無條件的支持與愛來對待你。

  3. 4 天前 · Shutterstock. 一張白紙上若有個黑點,那黑點的深刻往往就會吸引了我們的眼球,而忽略了大部分白紙的純淨;同樣的,在關係互動中,另一方的缺點及負向行為,也往往容易得到我們的關注。 當我們的焦點放在這些負向黑點上時,就會越看對方越不順眼,關係的不和諧便油然而生,形成要求對方改變的連珠炮嘮叨戲碼,不然就是變成你追我跑的冷漠背離。 如此結果,都會造成我們自己的情緒,如同以下的例子: 1. 「白紙上只看到黑點」的表達. A媽媽:「我小孩在學校成天在出狀況,跟同學吵架是家常便飯,我接到老師的電話接到發麻了。 回家時叫也叫不動,只會沉迷手機,一叫他就對我吼叫,真是生來磨我的,受不了! B太太:「我先生是個呆頭鵝及生活白癡,洗碗洗不乾淨,洗衣服也不會分類洗,去外面吃飯也只吃他要的。

  4. 2 天前 · 1.孩子識字量不夠. 解方:挑選比孩子程度低一點點的書,先建立他在閱讀上的成功經驗,以培養閱讀興趣和信心。 選定書籍以後,當孩子在閱讀時遇到看不懂的生難字詞,不用當下就逼著孩子翻找字典,請他用上下文猜猜看,讓孩子知道遇到不理解的文本時,可以有哪些閱讀策略。 2.對於閱讀感到恐懼. 解方:選擇由獨立小故事組合而成的書籍。 林怡辰特別推薦 《不會哭泣的魚》 ,孩子剛開始看到這本書,可能會覺得「好厚,我讀不完」,但書裡面暗藏玄機,分成三段跟河川有關的故事,當孩子沉浸在其中,一段一段的讀完,不知不覺就能看完整本。 除了以上三招之外,林怡辰提醒,中年級是閱讀最關鍵的時期,孩子的讀物需要漸漸從橋梁書跨越到少年小說。

  5. 2 天前 · 2024-06-01 00:00. by 親子天下媒體中心 - 賓靜蓀. 過去我們常說要培養孩子的耐挫力,如今孩子面對來自手機、社群帶來的焦慮和憂鬱挑戰,更需要的是心理韌性,讓他們勇於表達脆弱和挫折。 Shutterstock. 不知不覺,科技已全面占領我們的生活。 全球坐擁超過三十億用戶的臉書今年慶祝二十歲生日。 過去二十年間,各種社群平台紛紛問世:YouTube、Instagram、TikTok⋯⋯《經濟學人》統計,人們使用手機的時間,社群媒體應用程式占了一半,換算一個人清醒時,超過四分之一的時間在使用社群媒體。

  6. 2 天前 · 2024-06-01 00:00. by 親子天下媒體中心 - 陳奕安. 隱性孤單,是從客觀條件看來有朋友、不是邊緣人,但其實內在感到非常孤單,覺得沒有人理解自己、無條件接納自己,他們很難在外界面前展現真實樣貌,習慣戴著面具、迎合外在期待,不僅不信任他人,也對自己不夠自信。 黃建賓攝. 十幾年前,我們看到的青少年偏差行為,較多是去結交所謂的「壞朋友」、在外面混幫派;而現在孩子遇到情緒困擾或生活壓力,已經不混幫派了,可能會躲在家裡看影片、打遊戲消磨時間,不願意跟任 何人進一步交流,更遑論聊私事。 其實以我的角度來看,比起一直待在家,去混幫派在心理上可能更健康。 我們發現,孩子受傷後可能變成問題學生,出現逃避社交、拒學、自我傷害等偏差行為……是他在丟出求救訊號。

  7. 2 天前 · 周育如:溫暖正面的情緒人格,比情緒教育更重要. 2024-06-01 00:00. by 親子天下媒體中心 - 賓靜蓀. 如果把情緒用一座冰山來呈現,情緒教育教的是浮在海平面上的那一角。. 還有一大塊在海平面下的部分屬於情緒人格(內在的情感模式),會決定你主要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