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腺樣囊性癌是一種相對罕見的癌症,形成於腺體組織中,常見於唾液腺或頭頸部,也可發生在身體其他部位。 雖然病情發展普遍較緩慢,但部分情況下可能具有侵襲性,影響附近淋巴結及沿神經線擴散。

  2. 2022年11月5日 · 腺樣囊性癌(Adenoid cystic carcinoma)十分罕見,癌細胞不但會導致腫脹和硬塊,甚至會侵蝕神經線,引致面癱,治療後亦仍有機會復發,康復之路並不平坦。 近年醫學界發現此 癌症 與基因突變有關,有助研發新的治療方法。 目錄. 腺樣囊性癌罕見可致面癱 常見頭頸位置 口水腺、腮腺、下頜腺. 手術切除腫瘤 電療防復發. 化療組合縮小腫瘤. 針對基因突變使用標靶藥物. 腺樣囊性癌罕見可致面癱 常見頭頸位置 口水腺、腮腺、下頜腺. 養和醫院臨牀腫瘤科專科醫生甘冠明醫生表示,腺樣囊性癌目前成因未明,受影響的位置可以十分廣泛,原發位置較常見於口水腺、腮腺、下頜腺,亦可生長在細小口水腺、鼻咽、鼻竇、肺部主氣管、女性乳腺等。

  3. 2023年5月31日 · 腺樣囊性癌是什麼? 腺樣囊性癌是一種不常見的惡性腫瘤,但可發生在各種口水腺、淚腺、口腔、齶、頰黏膜、舌、咽、鼻腔、鼻竇、喉、氣管及肺部等處。腺樣囊性癌的生長速度緩慢,它無包膜,侵襲性很強,受影響的範圍往往超出手術時肉眼看到的 ...

  4. 腺樣囊性癌 (adenoid cystic carcinoma)又稱圓柱瘤 (cylindroma)或圓柱瘤型腺癌 (adeno-carcinoma of cylindroma type),是淚腺惡性上皮性腫瘤中最常見的,也是惡性度最高的,在淚腺上皮性腫瘤發生率中僅次於多形性腺瘤而居第2位。 因其隱匿性高,侵襲性強,發現時即已較晚,同時又因與口、鼻、眼及顱底毗鄰,可引起周圍多器官病損,易沿神經侵襲,預後常常不好。 現代治療方法的不斷改進,現已發現綜合治療有良好前景。 原因. (一)發病原因. 病因尚不明確。 多數人認為腫瘤來自涎腺導管,也可能來自口腔粘膜的基底細胞。 (二)發病機制. 腫瘤的發生源於機體正常細胞的惡性轉化,生物學行為發生改變,形成自主生長的新生物。

  5. 腺樣囊性癌 (ACC) 是一種生長緩慢但局部侵襲性的癌症,最常見於主要唾液腺,例如腮腺、下頷下腺或舌下腺。 其他可能的位置包括皮膚、肺、乳房和前列腺。

  6. 2023年4月15日 · 腺樣囊性癌常發生在頭頸部的口水腺、腮腺、下頜腺、細小口水腺、鼻咽、鼻竇、肺部主氣管、女性乳腺、男性前列腺等。 癌細胞也會沿著神經線發展,侵犯相關器官,引致腫塊及相應症狀,例如

  7. 腺樣囊性癌(adenoid cystic carcinoma)又稱圓柱瘤(cylindroma)或圓柱瘤型腺癌(adeno-carcinoma of cylindroma type)。 由Billroth首次報導。 並稱為圓柱瘤。 多數人認為腫瘤來自涎腺導管,也可能來自口腔粘膜的基底細胞。 【病理改變】 (一)大體形態 此瘤呈圓形或結節狀,大小不等,但直徑多在2~4cm,與周圍組織界限不清。 腫塊多呈實質性,質地稍硬,無包膜。 切面灰白或淡黃色,濕潤,部分可見微小囊腔,少數以大囊為主。 (二)鏡檢 腫瘤細胞有兩種,即導管內襯上皮細胞和肌上皮細胞。 瘤細胞有多種排列方式,篩狀結構是此瘤的典型圖像。

  8. 2019年12月14日 · 腺樣囊性癌(ACC)是惡性腫瘤,是一種罕見的分泌腺惡性腫瘤,可能源於口腔,咽和腮腺的小唾液腺和主要唾液腺,最常見於主要和次要唾液腺;也來自其他腺體部位,包括乳房,肺,子宮頸,皮膚和淚道。 與其他癌相比,腺樣囊性癌的生長速度較為緩慢,儘管手術切緣 (margin)陰性,但手術切除後局部和遠處復發的可能性較高,這被認為與切除部位以外的神經周圍或血管周圍已經有癌細胞浸潤有關。 不論是何處的腺樣囊性癌,約50%的腺樣囊性癌都具有(6; 9)(q22-23; p23-24)基因易位的特徵,該易位將兩個轉錄因子NFIB和MYB連接在一起,即使沒有MYB-NFIB易位,MYB在大多數腺樣囊性癌中過表達,表明腺樣囊性癌中MYB易位過度表達的獨立機制。

  9. 腺樣囊性癌又稱圓柱瘤或圓柱瘤型腺癌。 腺樣囊性癌占涎腺腫瘤的5%~10%,在涎腺惡性腫瘤中占24%。 好發於涎腺,以發生在齶腺者常見。 大涎腺雖然較少,但為頜下腺和舌下腺好發的腫瘤。 在腮腺腫瘤中僅占2%~3%。 男女發病率無大差異,或女性稍多。 最多見的年齡是40~60歲。 基本介紹. 英文名稱:adenoid cystic carcinoma. 就診科室:腫瘤科. 多發群體:40~60歲女性稍多. 常見發病部位:淚腺. 常見病因:涎腺導管,口腔黏膜的基底細胞轉移. 常見症狀:疼痛,可觸及眶緣的粘連性腫塊,邊界不清可有壓痛. 病因. 由Billroth首次報導,並稱為圓柱瘤。 多數人認為腫瘤來自涎腺導管,也可能來自口腔黏膜的基底細胞。 臨床表現.

  10. 腺樣囊性癌過去曾稱「圓柱瘤」,根據其組織學形態,可以分為腺樣、管狀型及實性型,前者分化較好,後者分化較差。 症状 體征 最常見於齶部 小唾液腺 及腮腺,其次為 下頜下腺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