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庄子属道家,从《庄子》很容易得出这个结论。. 司马迁 说庄子著书十万餘言,而今本《庄子》仅33篇6万5千多字,分内篇、外篇、杂篇三部分。. 《汉书·艺文志》载“《庄子》五十二篇”,可能是在 晋代 郭象 注《庄子》删去了。. 以前一般认为《庄子》全部为 ...

  2. 莊子在《莊子》中描寫過他心中的「至德之世」,「不尚賢,不使能,上如標枝,民如野鹿。 端正而不知以為義,相愛而不知以為仁,實而不知以為忠,當而不知以為信,蠢動而相使,不以為賜。

  3. 莊子》一書多以寓言、漫畫式的表達方式諷刺當時儒墨及闡述老子無為思想,是研究戰國時期重要的文學、史學,及哲學著作。 數位經典網站所收錄的原文版本,以郭慶藩所輯的郭象注本為底本進行校對,是一適合大眾流通及供學者引用的電子書版本。

  4. 莊子處於社會大亂、道德淪亡的戰國時期,眼見自己無力改變社會,故尋找精神上的解脫,可見莊子的避世思想較老子更為明顯。

  5. 道教 佛教 禅宗. 《 庄子 》一般認為是集合了 莊子 及其後學的篇章,整理而成,分为内篇、外篇與雜篇。. 道教 中奉《莊子》為經典,也称为《 南华真经 》或《 南华经 》。. 民國以來,多認為內篇為莊子言行、外篇為弟子雜說、雜篇為後世學人敷衍 ...

  6. 庄子. 《庄子》又名《南华经》,是战国中期庄子及其后学所著道家经文。. 到了汉代以后,尊庄子为南华真人,因此《庄子》亦称《南华经》。. 其书与《老子》《周易》合称“三玄”。. 《庄子》书分内、外、杂篇,原有五十二篇,乃由战国中晚期逐步流传 ...

  7. 莊子一生著書十餘萬言,他和他的門人著有《莊子》一書。. 這部文獻是中國古代典籍中的瑰寶,它的出現,標誌着在戰國時代,中國的哲學思想和文學語言,已經發展到非常玄遠、高深的水平。. 因此,莊子不但是中國哲學史上一位著名的思想家,同時也是中國 ...

  8. 庄子(约公元前369年—约公元前286年),名周, 战国 时期 宋国 蒙 (一说为今河南商丘 民权县 [71] ,一说为 山东 省 菏泽 市 东明 ,一说为安徽省亳州市 蒙城县 [72] )人。. [67-70] 战国中期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 道家学派 代表人物,与 老子 并称“ 老庄 ...

  9. 唐玄宗时庄子被封为南华真人,因此《庄子》又称为《南华真经》。. 庄子分为内篇、外篇、杂篇三部分,也许是几次编成。. 内篇一般说法,认为庄子自著。. 外、杂等篇,大概是他的弟子或宗仰他的后学附加上的。. 书流传既久,校勘注解的人,如 刘向 、 向 ...

  10. 莊子作者: 莊子. 唐玄宗時莊子被封為南華真人,因此《莊子》又稱為《南華真經》。. 莊子分為內篇、外篇、雜篇三部分,也許是幾次編成。. 內篇一般說法,認為莊子自著。. 外、雜等篇,大概是他的弟子或宗仰他的後學附加上的。. 書流傳既久,校勘注解的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