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4 天前 · 造成岡上肌斷裂的成因主要有兩種:一為意外受傷 (例如跌傷)、另一種為重覆性勞損 (多為長時間重覆將手臂舉高過肩的動作)。 通常岡上肌斷裂的症狀包括: 1. 睡眠時感到痛楚並難於躺在或壓著受影響肩膊。 2. 手臂側舉時感覺痛楚無力。 3. 肩膊活動時出現聲響。 4. 日常活動例如梭理頭髮或伸手摸背脊等受到限制。 在確診前,醫護人員先要排除其它可造成肩膊痛楚的疾病,例如頸椎病等。 之後醫護人員會檢查受影響肩膊的活動能力,尤其是注意肩胛骨跟上臂骨之間的活動比例。 有效的臨床檢驗方法為Empty-Can Test及Full-Can Test。 兩種檢驗方法都是讓患者將手臂水平伸直向前45度,然後測試及跟另一邊手臂比較力量。 進行Empty-Can Test時,患者要將姆指向下 (圖1 → 2)。

  2. 4 天前 · 所謂游泳肩 (Swimmer's Shoulder) 其實是源於游泳比賽或訓練時泳者要快速用力划水,做成肩膊勞損。 這種損耗包括旋轉肌腱炎、夾擠症候群、及肩關節不穩定三種因素造成。 但無論是那一種或全部三種成因引發的游泳肩,患者都會感到划水時肩膊疼痛、難以發力甚至漸漸縮減肩膊的活動範圍,影響游泳的速度及表現。 如忍痛繼續游泳,甚至有肌腱斷裂的風險。 泳者在進行自由式或蝶式游泳時最容易因肩膊超負荷而引發游泳肩。 要有效治療游泳肩,患者首先要增加休息並避免造損耗肩膊的游泳動作。 醫生可能會用B 超等方法協助確診並處方消炎止痛藥幫助患者減輕症狀。 然後物理治療師會以超聲波及電療等方法治療患者的發炎及痛楚。 之後物理治療師會配合拉筋及關節復位等方法恢復患者肩膊的旋轉範圍。

  3. 4 天前 · 大學醫療網絡在探索人工智能技術在醫療系統內的應用方面,並非是加拿大首創,加國各地的其他醫院一直在有限的範圍內使用人工智能技術,諸如在放射科醫生的監管下,對醫療掃描的結果進行分析。 但大學醫療網絡的最終目標是透過人工智能技術來制訂個人化的治療方案,人工智能技術可基於患者的基因數據、症狀、化驗結果和藥物等信息,來對大量的信息進行分析,並識別模式。 多倫多大學醫療網絡 (University Health Network,UHN)已委任了一名首席人工智能科學家,旨在借助於人工智能技術來加快診斷、改善患者護理和制訂個人化的治療方案,以及縮短患者的康復時間。

  4. 其他人也問了

  5. 4 天前 · [2011-08-23] 明醫網 > 麥煒和醫生. 容樹恆,香港運動醫學及科學學會會長,現為威爾斯親王醫院骨科顧問醫生,專注於運動醫學及關節鏡手術等有關工作,亦是一位經驗豐富的隊醫。 (patrick@ort.cuhk.edu.hk) 身高逾2.29米、體重逾320磅的國家籃球隊中鋒姚明,最近宣布因抵受不住傷患困擾,決定退出美國職業籃球(NBA)球壇。 令姚明退出球壇的元兇是應力性骨折。 對於身高和體重都較高的運動員來說,它並非罕見的運動創傷,過去兩年,此症不斷折磨姚明,更令他倒了下來。 又因明星新聞效應,最近許多業餘運動愛好者都開始擔心自己也有此問題,紛紛向運動創傷科門診求醫。

  6. 3 天前 · 珍珠哥流鼻血周三正選退出 - Ming Pao Horse Racing. [2024/05/28] 推文. 【競賽報告摘要】二場:「珍珠哥」流鼻血 (周三正選退出)。 三場:「笑哥兒」左前腿不良於行。 四場:「萬事快」氣管內有很多血。 六場:「飲杯」在鞍上無人下跑畢一圈,被着令退出,發現右前腿管骨部位有傷口,以及右前腿不良於行。 「電玩勇士」卡在閘門下被着令退出,被發現右後腿有傷口。 八場:「綫路萬里」氣管多痰。 十場:「馬林」不願入閘退出。 < > 珍珠哥流鼻血周三正選退出 - Ming Pao Horse Racing.

  7. 4 天前 · [2022-05-17] 明醫網 > 健康醫事. 你是否曾在自慰或性行為後,出現膀胱下墜感、頻跑廁所,憂心自己陽痿或有性功能障礙? 性學博士許藍方分析,以男性而言,自慰後頻尿恐是過度刺激陽具或細菌鑽進尿道,與性功能障礙無直接關聯;至於女性,止不住的尿意則與泌尿道感染有關。 她呼籲大家,性交後「一定要尿尿」才安全。 許藍方在頻道中分享網友的煩惱,憂心親密行為後頻尿是陽具不行了。 她分析,在激情或自慰後狂尿尿,可能是龜頭或尿道口受到太多刺激,導致短暫神經感受想尿尿,且有尿不乾淨、繼續想尿的感覺。 如果經過休息後頻尿未再發生,即為過度刺激所造成。 許藍方接着說,另一情況則是自慰時手沒洗乾淨,使得細菌跑進尿道口釀感染,而頻尿即為泌尿道感染徵狀。 當頻尿持續,且伴隨刺痛或灼熱感,請諮詢泌尿科醫生。

  8. 4 天前 · [2022-01-10] 明醫網 > 黃潤波博士. 告別上篇寫了我最近生活狀貌,今天來寫寫我工作近況。 我本身是一位註冊中醫師,日常的工作,是治病救人,替病人解除病苦,此份工作我視之為終身事業。 除醫師外,我還是一位老師,以智識傳播為己任,我的教學對象,分佈很廣。 首先,我執教於香港大學專業進修學院,身份是客席講師,迄今逾十年,對象是一群於中醫感興趣的成年人。 與此同時,我在香港聖雅各福群會,任教僱員再培訓局開辦的「中醫診所助理」,為待業人士而設的就業培訓課程。 2021年秋季開始,為香港大學專業進修學院執教「中藥配劑高等文憑」課程,為2025年落成的將軍澳中醫院,提供中藥配劑員人材培訓。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