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3 天前 · 社會新聞. 院舍離世|伴母走到最後 難忘臨終一笑 冀大眾有選擇不再留遺憾. 撰文:江麗盈. 出版: 2024-06-03 00:01 更新:2024-06-03 00:11. 10. 「她(媽媽)臨走那一刻,是真的睜大眼睛,對着我們笑了一笑才走。 」媽媽走後兩三年,阿發對這一笑仍然記憶猶新。 阿發的媽媽有認知障礙症,2015年入住院舍,6年後在院舍離世。 他說以前從未想像過媽媽可以在院舍離世,但現時回望,讓媽媽留在熟悉的環境終老,有他及弟弟陪伴在旁,連送遺體到殮房那段路,他也有參與,「我覺得對自己可以說沒有遺憾 ,也覺得親人會喜歡你幫她做到最後一步、送到最後一步。

  2. 6 天前 · 醫院管理局九龍西醫院聯網發言人晚上再發稿回應,稱理解病人家屬對事件的成因存有疑問,會繼續與病人家屬保持緊密溝通、解釋事件及為他們提供可行的協助,並得悉家屬已就事件報警,會全力配合警方調查。 黎先生昨日聯絡《香港01》,指看到仁濟醫院記者會報道後,認為其說法與事實不符,強調親眼看到醫護將女兒臉部按在枕頭上,質疑令其窒息,逐報警冀警方協助調查。 警方今日回覆指,昨接獲一名38歲男子報案,指其4歲女兒於在荃灣一醫院接受治療後失去知覺,報案人懷疑事件涉及醫療失誤。 警方稱,案件已交由新界南總區重案組跟進調查,現正向報案人了解事件,有需要時會向醫院查詢及作出調查。 黎先生指女兒送院時頭骨無事、頭也無水腫。 (受訪者提供)

  3. 3 天前 · 院舍請人難、醫護人手短缺固然是問題,但黃志強提到,臨終照顧的技巧可以訓練,但訓練卻未必足以令前線人員不害怕。 陳煒嬋也同意,推動院舍離世最難在於員工要有相應的心理準備,「因為很多時是他們的生死觀也未必準備得好,變成他就很多的 ...

  4. 6 天前 · 醫管局現時指引,九類事件會被定義為醫療風險警示事件,包括. (1)錯誤為病人或某身體部位進行外科手術/介入手術程序、 (2)進行外科手術/介入手術程序後在病人體內遺留工具或其他物料、 (3)進行ABO血型不配合的輸血、 (4)錯誤處方藥物引致病人永久喪失主要功能或死亡、 (5)因出現血管內氣體栓塞而導致病人死亡或神經損害、 (6)住院病人自殺死亡(包括當時暫時回家休養的病人)、

  5. 6 天前 · 立法會正審議《強制舉報虐待兒童條例草案》,要求社福、教育和醫療衛生界等25類專業從業員強制舉報虐兒,政府亦正制定《強制舉報者指南》。

  6. 5 天前 · 翻查政府文件,截至2023年12月底,全港共有2,876名註冊牙醫,每一千名市民只有0.37位牙醫提供服務。立法會衞生事務委員會主席陳凱欣表示,香港牙醫數目遠低於其他城市,「得咁少對手,又點能夠咁多人?

  7. 6 天前 · 《財政預算案 2024/2025》為了應對財政赤字提出節流,58間獲社會福利署撥款超過5,000萬元的社福機構未來兩年將被削減2%和3%的開支。 社福界人士坦言,由於近年人手流失率高企,機構本就難以招足人手,所以財政儲備水位較高,勉強能夠與特區政府「共度時艱」。 不過,近年市民身心受壓,社福服務需求高漲,在人手緊缺的情況下,削減資源只會導致社福機構更難招聘所需社工。 追根究底,問題根源在於2001年為了改進「實報實銷」撥款制度而推出的「整筆撥款津助制度」(LSG)。 「一筆過撥款制度」屢被社福界斥百病叢生。 (李澤彤攝) 削減社福撥款.一|以「共度時艱」應對財赤 只有共苦沒有同甘? 社福人手嚴重流失. 削減撥款更難招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