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1 天前 · 莫言 (1955年2月17日 — [a] ),本名 管谟业 , 山东 高密 人, 中国大陆 作家 , 中国共产党 黨員 [3] [4] [5] , 中國人民解放軍 退役少校, 中国作家协会 副主席。 北京师范大学 鲁迅文学院 文学 硕士 , 香港浸会大学 榮譽 文學 博士 , 华东师范大学 [6] 、 山东大学 兼职 教授 [7] , 青岛科技大学 客座教授, 汕头大学 兼职教授 [8] ,现为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9] 。 1985年起,莫言受到 魔幻现实主义 影响,创作出了一批带有先锋色彩的独特作品 [10] ,以大胆新奇的写作风格著称 [11] 。 2011年8月,莫言创作的长篇小说《蛙》获得第八届 茅盾文学奖 。

  2. 1 天前 · 莫文蔚 -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目录. 序言. 莫文蔚 (英語: Karen Joy Morris ,藝名 Karen Mok ,1970年6月2日 — ),英國籍香港女 歌手 及 演員 ,被譽為「亞洲天后」 [4] 。 成長於 英屬香港 ,1993年在香港娛樂圈出道。 1997年於 臺灣 推出首張 國語 唱片,其後以國語歌曲市場為主,在芸芸香港歌手中甚為罕見 [5] 。 至今發行超過30張專輯,參演50部電影,以及舉行超過120場個人演唱會。 曾獲得中國大陸、香港、臺灣、韓國、新加坡等地所頒的女歌手獎項,包括: 金曲獎最佳國語女歌手 、 Mnet亞洲音樂大獎最佳亞洲藝人 (英语:Mnet Asian Music Award for Best Asian Artist) 。

  3. 2 天前 · 香港理工大學 -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香港理工大學 (英語: The Hong Kong Polytechnic University , 縮寫 : PolyU ),簡稱 理大 ,是一所坐落於 香港 九龍 紅磡 的公立應用 研究型大學 。 其前身是1937年創立的香港官立高級工業學院,此後歷經多個發展階段,並在1994年升格為大學,成為八間 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 (教資會)資助的法定公立大學之一。 理大是香港頂尖的大學之一 [4] ,現時屬於「 QS世界百強大學 」、「 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百強大學 」及「 美國新聞與世界報道世界百強大學 」。

  4. 2 天前 · 《 愛·回家之開心速遞 》(英語: Come Home Love: Lo And Behold ),是由 香港電視廣播有限公司 自2017年起拍攝製作的 處境劇 ,為《 愛·回家系列 》的第四輯,此劇集數最初定為180集,後來因劇集叫好而屢添集數 [1] ,成為香港電視史上最長篇單部具有連貫劇情的處境劇。 由2019年12月30日改為每天播映 [2] 。 北美OTT由TVBAnywhere North America同步更新 [3] 。 播出時間. 本劇特色. 改革前,該劇圍繞「熊氏一家」在家中的生活點滴,敍述各人的生活繁忙,各有各煩惱,但由於家裡多出了一隻鬼魂,有時幫助解決了不少問題,成功地點明「靈異」的主題,更從中滲透出熊家各人為生活瑣事而爭吵,更引發不少誤會,而最後卻能和好如初。

    • 梵文版
    • 汉譯本
    • 经题解释
    • 本經主旨
    • 经文解析
    • 偈頌
    • 逻辑分析
    • 釋論注疏
    • 早期印刷品的代表
    • 文學藝術影響

    《金剛經》有四種梵文版,其中以馬克斯·繆勒版本最完整: 1. 馬克斯·繆勒1881年於英國牛津大學校對刊印本。 2. 中亞版本,斯坦因1900年於中亞發現,由帕及多(英语:F. E. Pargiter)於1916年校勘轉寫。 3. 吉尔吉特版本,1931年於巴基斯坦吉爾吉特發現。 4. Schoyen Collection版本,該本可能來自於玄奘所著大唐西域記中提到的梵衍那國的說出世部寺院,與吉爾吉特版本十分接近。

    在中國佛教史上,《金剛經》有六種汉譯,其中被《大正新修大藏經》收录的版本分別为: 六譯中流傳最廣者為鳩摩羅什法師譯本,與出土梵文本最能對應者為達磨笈多法師譯本與玄奘法師譯本;達磨笈多譯本與梵文馬克斯·繆勒版本幾乎是完全對應。黃念祖評價玄奘譯文為「準確完備,力保原面,雖篇幅稍增,而原語具存,辭義詳明,可免誤解杜撰之弊」。 1996年,許洋主出版新編、譯、註梵文《金剛經》五冊。 在藏传佛教的甘珠尔中,金刚经有一种译本,名称是《圣般若波罗蜜多金刚能断大乘经》,别称《三百颂般若》。西藏传统对般若经的分类有“六部母般若,十一部子般若”的说法,金刚经属于子般若中的一种。

    這部經的原題目是玄奘大師所翻譯的《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經》(梵語:vájra-cchedikā-prajñā-pāramitā-sūtra),「金剛」(vájra)有兩種意義: 1. 閃電:具有極大的快速而又猛烈的威力; 2. 鑽石:世界上最堅硬、最珍貴、最受人青睞的寶貝。 「金剛能斷」有兩種解釋: 1. 金剛喻作智慧。鳩摩羅什下的註解為:(如)金剛(的般若)能斷(煩惱)。金剛(即鑽石)用以比喻「般若」,即指般若如金剛,能破壞一切戲論妄執。 2. 金剛喻作煩惱。玄奘等註解為:(般若)能斷(如)金剛(的煩惱)。金剛用以比喻「煩惱」,即煩惱難以破壞。 金剛者為不可壞,非生滅法,非有為法,本就如此,法爾如是。 由於人們認虛為實、認假為真,所以頑固地執著自我和外部客觀世界是真實的,由此造作無量無邊的身...

    本經的主旨為「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生清淨心: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1. 印順導師闡述為:「如佛為須菩提說如此發心,直至究竟菩提,徹始徹終的歸宗於離相無住。……般若無所住,無所住而生其心;不取諸相,即生實相,即名為佛。須知般若無住的現覺,即離相菩提的分證。」 2. 聖嚴法師闡述為:「心有所住,即離無上菩提之心;心能降伏,即是發無上菩提之心。」也就是達到「心無所住」的境界。 3. 江味農居士認為《金剛經》的宗旨,可以說是:「信心清淨,即生實相。」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的原語為:na kvacit-pratiṣṭhitaṃ cittam utpādayitavyam,直譯為:應生起「不住於任何一處之心」。

    本經組織

    1. 昭明太子: 通行本採用了傳說是梁昭明太子為《金剛經》所分的三十二分(章),每分加以四字標題。唯最早提及昭明太子作三十二科分者,見於明宗泐、如玘所注《金剛般若波羅蜜經注解》:「此經乃姚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所譯,分三十二分者,相傳為梁昭明太子所立,元譯本無,又與本論科節不同,破碎經意,今不取焉。」(《大正藏》第33冊, No 1703, P228)故相信假托昭明太子的三十二分法, 出現於元末明初。 2. 印順長老:採用《大智度論》裡的五種菩提心來分判全經,這五種是:發心菩提、伏心菩提、明心菩提、出到菩提、無上菩提。 3. 兩周說: 同樣的問題, 須菩提在《金剛經》中問了兩次, 一次在第二分、一次在第十七分, 故首十六分可稱為前周, 次十六分可稱為後周, 是為「兩周說」。

    本經缘起

    一切的煩惱和痛苦皆由心生。“解空第一”的佛之大弟子須菩提尊者向佛祖請教問題,如何调整与掌控这颗心呢?

    修行漸次

    凡夫眾生與修行者最大的差別,在於眾生執著四相(所謂四相,指阿特曼相(我相,ātman)、補特伽羅相(人相,pudgala)、薩埵相(眾生相,sattva)、至婆相(壽者相,jīva)而輪迴不斷;而大乘行者則能於佛法修行中證悟金剛智慧漸漸捨離於四相之執著,直至圓成无上正等正觉。

    按现代的逻辑和修辞标准衡量,古代佛经的叙述方式是不严密,用了大量古代隐喻,有很大的模糊性多意性, 还有很多梵文音译词汇,这使得对佛经哲理解释有一定的挑战性。 专家们的各种哲理解释往往也有不同之处。 将引用较多的偈頌列举和哲理上解释如下: 1. “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皆非菩萨。” 1. 解释:如果菩薩執迷於我相等四相,就不能稱作菩薩。 1. “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 1. 解释:如果透過色相、聲音來想要寻求見我(釋迦牟尼佛),這個人行的是旁門左道,不能理解真正的如來(真正的如來不是佛像或佛咒,是佛性)。 1. 「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則見如來。」 1. 解释:凡是所有的相,都是暫時存在的虛妄之相、但凡夫卻感覺真實,如果看清處各種相都不是永...

    鸠摩罗什所譯的《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译本中有大量的类似于“如来说〇〇,即非〇〇,是名〇〇”的文字,如“如来说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等等。 这些文字是《金刚经》的一个重要立论:即所有的東西,都只是語言文字的名相施設而已,有它背後要傳達的真相,而真相不離兩邊也不即兩邊。这种立论被称为《金刚经》的三段论,以阐述大乘佛教的空性不二哲理。 史丹佛大學宗教學教授Paul Harrison的新譯本指出,這類梵文複合詞可以翻譯成兩種意義,除了傳統翻譯:「莊嚴佛土者,即非莊嚴,是名莊嚴。」,另一種譯法是:「『莊嚴佛土』中沒有『佛土』,所以成為『莊嚴佛土』」;其意義是『佛土』不能離開其各種顯現方式(如『莊嚴佛土』)而存在。

    印度的瑜伽行唯識學派論師無著、世親,以及中觀學派論師功德施、蓮花戒造有《金剛經》釋論。菩提留支又傳出世親弟子金剛仙所造的《金剛仙論》解釋世親之論,不過金剛仙的身份受玄奘慈恩一系的人质疑,不為其取用。 從東晉到民初,各家對金剛經撰述不絕,主要有吉藏、慧淨、智儼、窺基、宗密、柏庭、宗泐、如玘、德清、智旭等人。另外,近人太虚、慈舟、印顺、圆瑛、江味農、丁福保等,皆著有金剛經的注疏或講記。

    虽然不是世界上最早的雕刻印刷品,现存于大英图书馆的《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是目前世界上最早的有明确日期记载的印刷品。该印刷品原藏于敦煌莫高窟的“千佛洞”,后由英国考古学家马尔克·奥莱尔·斯坦因从王圆箓处购得,上面标明“咸通九年四月十五日(公元868年)”等字样。

    中國唐朝受佛教影響而興起變文,其中《金剛經變文》、《降魔變文》都是以金剛經為主題。 敦煌莫高窟中有金剛經變相,簡稱《金剛經變》,將金剛經文的內容畫在石窟牆壁上。莫高窟中的金剛經變相有17窟,可分為中唐9窟,晚唐8窟。 金庸所著的武俠小說《倚天屠龍記》中,描述少林寺三位高僧的「金剛伏魔圈」以「金剛經」的「無我相, 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為最高旨義。

  5. 3 天前 · 出生与早年. 胤禛於 康熙 十七年十月三十日(1678年12月13日)寅時出生于紫禁城 永和宫 ,為 康熙帝 第四子,母親是 孝恭仁皇后 。 康熙帝曾评价幼年的胤禛“喜怒不定”,后经胤禛请求,于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撤此考语。 因胤禛性情急躁剛烈,康熙帝用“ 戒急用忍 ”训喻他。 胤禛早年随康熙帝巡历四方。 储位斗争中的角色. 皇子時期. 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三月,康熙帝封胤禛為貝勒。 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胤禛被封为和硕雍亲王。 康熙五十年(1711年)八月,胤禛妾室鈕祜祿氏生下雍亲王胤禛第四子弘曆,即後來的 乾隆帝 。 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康熙帝再次废黜允礽,此時不再立皇太子。

  6. 4 天前 · 中國朝代 指 中國歷史 上某一世系君主統治之 政權 及其相對應的歷史時期 [1] [2] [3] [與來源不符] 。 「 朝代 」亦是以政權界定一個歷史時期之名詞,此等王朝之政權更替,構成中國朝代輪替 [4] [5] [需要引文][與來源不符] 。 「朝」指以 正統 自居之當政政權,而「朝代」指「朝」政權執政之時代。 歷史學家為了識別事之先後,不得不從中取某 年號 紀年 ,以紀諸國之事,並非分辨哪個政權為正統 [6] 。 釋義. 中文「朝」字本義 早晨 、 今日 [7] 。 在政治上引申成當政者政權的意思,王朝是由一個皇室家族,通過不同方式和形式統治的政權,與此相反之字為「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