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3 天前 · 1)學會放手. 人生是一個持續「放手」的過程,我們無法抓緊童年及青少年,為了成長和更新,我們需要放手。 年老時,放手會變得更頻繁及痛苦,我們必須放下工作、青春美貌、體力;以至面對一起生活的人離我們而去的情景。 每個人都希望得到別人的認同。 但當被人重視時,便會變得沮喪與焦慮。 其實這是將自己的存在及自我價值建立在獲得別人的認同上。 當我們失去外在的價值,當「我」不再是那個成功、健康、一切掌握在手的人,我們會開始問:真實的「我」是誰? 我的自我價值在哪裡? 可以說,年老給我們一個機會,學習面對任何年齡都會出現軟弱無助的情景,並接納這只是階段性的自己。 邁入老年,當我們不得不逐步對財產、健康、人際關係、權力等放手,就能看清生命裡真正重要的是甚麼。

  2. 6 天前 · 分享 留言. 每年春夏,在長洲總會見到一些修長纖細的漆黑身姿,飛繞窄巷人羣,在空中劃出一道道優美的弧線。 牠們是長洲夫婦Lawrence和Lawman的老朋友—家燕。 兩夫婦每年都會走遍小島數算燕巢,為香港觀鳥會燕子研究組監測長洲家燕狀況,不知不覺已逾二十載。 對他們來說,數燕是其次,關鍵是在燕巢被人惡意鏟除或雛燕掉地等時刻出手相助。 飛入尋常百姓家的燕子,在長洲,就由牠們的街坊鄰舍來守護。 Lawman(左)與Lawrence堅持每年數算長洲的燕巢,守護家燕安度繁殖期。 廿年前搬入長洲 與家燕結緣. Lawrence和Lawman兩夫婦都在市區上班,原本租住港島,但因無力負擔一路飆升的租金,機緣巧合下搬進長洲,一住就是二十多年。 「在長洲,每一年都會見到燕子回來。

  3. 3 天前 · 中英劇團位於中環半山波老道十號前英軍醫院地下,建築物屬一級歷史建築。 中英劇團節目及傳訊主管李淑君(Christy)指出劇團成立於1979年,一直未有資源建立文獻庫,直至2018年獲民政事務局「為主要演藝團體而設的具競逐元素的資助試驗計劃」批出18個月資金,劇團遂在2019年改裝地牢建立文獻庫。 文獻庫籌建工作包括將資料數據化、透過口述歷史訪問舊團員以補漏缺失的空白、篩選和棄置資料等。 至今已數碼化808盒錄影帶、1.3萬張相片、214張海報。 網上製作資料庫(archive.chungying.com)將在本月下旬開放,公眾可免費搜尋中英劇團昔日作品,例如輸入「古天農」(中英劇團前藝術總監),即得出他曾參與的劇團製作資料詳情。 另外,劇團亦正製作藏品目錄,供公眾搜尋可借閱館藏。

  4. 3 天前 · +1. 阿思表示,燕子組從二 三年創組之初就開始調查燕巢,由於初期組員數量有限,調查範圍只能集中於新界。 直到二 五年,燕子組公開招募到約三十名義工,調查範圍得以擴展至九龍市區。 很多義工是來自觀鳥會紅耳鵯俱樂部的退休長者,也有像阿思一樣喜愛大自然的上班族。 「在沒有真正落到site(調查範圍)之前,大家會覺得觀鳥是很美好,很好玩啦,但原來這跟做調查是兩回事。 」阿思笑說。 家燕是夏候鳥,義工數巢的日子要麼是頂着大太陽,要麼是冒着傾盆大雨。 每位義工負責的調查範圍最小都涵蓋五、六條街道,「真是走得『好甘』,市區街道闊,一條街要走兩次,走完可能隻腳就已經頂不住。 因為燕巢全部都在簷口位,一路要岳高頭望,岳到頸都斷。

  5. 4 天前 · 共鳴不因為遠和近。. 我們尋找香港本土聲音,這次記錄的是大角咀櫻桃街行人天橋。. Pink noise,是大自然的聲音。. 海浪,蟋蟀,蟬鳴,樹葉和風。. 大浪西灣,中大校園,大澳水鄉,荔枝窩。. 記錄的時間,可能在不為人知的晚上,也可能在少有閒人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