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得分
    籃板
    助攻
    本季5.0
    4.6
    0.6
    終場
    4月 14日@塞爾特人
    L
    122 - 132
  2. 2024年4月19日 · 【明報文章】傳說中,1975年的一個下午,Ian Gow找了香港欖球總會的主席Tokkie Smith在名流才能進出的香港會(Hong Kong Club)午膳。 Ian Gow是樂富門煙草在香港的高層。 據說他有一筆宣傳預算未有着落,所以就找來Tokkie Smith,看看是否能將這筆錢花在一項國際欖球賽中。 正是這場午宴,促成了香港七人欖球賽的誕生。 明報電子報訂戶登記. 如要讀取全文,請 按此訂閱或續訂 明報電子報服務。 現有訂戶請 按此登入 。 一個帳戶,即可穿梭三大平台——智能手機、平板電腦、桌上電腦,盡覽收費內容。 《明報電子報》功能: 今昔明報: 每日報章內容及昔日報章新聞* *桌面網頁版:最近10年. 《明報新聞》APP最近3年. 《明報電子報》APP:最近30天.

    • (1)確立國家與個人之間直接法律聯繫
    • (2)香港法院國家主義制度職能的發展
    • (3)香港國安法「框架性判例」的意義
    • 要對國家安全法作認真比較研究

    首先,香港國安法首案裁決的首要意義,在於通過香港國安法的適用,在香港特區確立國家與個人之間直接的法律聯繫。這一點,在我看來,應該是本案裁判結果所能產生的最為重要的意義。 香港國安法自2020年6月30日頒布生效以來,學者們有非常多的討論。但不論觀點如何,該項法律的實施能夠促進香港居民的國家觀念,則是毋庸置疑的。 在香港回歸的很長一段時間裏,香港《基本法》很大程度上被視為是香港居民與國家之間的唯一法律聯繫。換句話說,基本法被視為是國家與個人之間在香港能夠產生意義上的聯繫的唯一合法有效途徑,因而在基本法規定範圍之外的所有與國家相關的法律規範、制度與價值體系,以及《中國憲法》與憲制發展的基本進程,在香港是被合法排除在外的。相應地,國家安全亦隨着基本法23條規定未能實現香港本地立法,而一併排除在香港...

    第二,我們需要注意,在比較國家安全法的視野中,國家安全最經常涉及到的內容一般都會與「外交及國防」相關,因而這屬於典型的國家事務,因而涉及國家安全法的管轄,比如美國,均屬聯邦管轄。在中國一國兩制的憲制體系之下,香港特區法院基於國安法而獲得「國事法院管轄權」,其制度職能相應擴展。也就是說,香港法院在原有的制度職能基礎之上獲得了新的職能(並非實質改變或者取代原有職能)。因此,以國家安全利益為核心價值的判例法確立過程,其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內容,一定會是司法國家主義原則的形成過程。 這明顯體現在本案兩份法院裁決文本中,如強調基本法第1條、第12條為至上條款(判決書第13至15段)、引用香港特別行政區訴黎智英案(判決書第23段,註釋5)對國安法立法理由與目的之強調、警員作為「法律與秩序之象徵」的憲制角色定...

    第三,該案判例不僅可能會成為香港國安法的標誌性判例(land-mark case),而且很可能會成為香港國安法的框架性判例(framework case)。前者的含義,在普通法傳統中指先例價值的確立過程,一般針對個案裁決自身的法律效力而言。而後者的含義不僅包含前者所具有的判例價值,而且對於國家安全法整體的歷史發展而言,具有更為深刻的影響力。 例如在美國國家安全法體系之內,從其200多年的歷史來看,國家安全法方面能夠被視為具有重大而持續影響力的框架性判例,一定會包括美國最高法院1936年合眾國訴柯帝士-萊特出口公司案(United States v. Curtiss-Wright Export Corp.),與1952年楊斯頓鋼鐵公司訴索耶案(Youngstown Sheet & Tube C...

    關於香港國安法首案判決的憲法意義,在我看來,至少需要注意國家與個人之間直接的法律聯繫的確立、香港法院國家主義制度職能的發展,以及香港國安法框架性判例的意義。 總之,我們需要擴大對香港國安法的認知與想像,因此目前在學術與社會上對於國安法很多的假設,比如國家安全與自由、安全與法治、中央與地方之間到底如何達成平衡,僅僅停留在理論上的討論與意識形態上的強化,是不可以的。我們需要對國家安全法作出認真的比較研究,由此從規範、制度與實踐等層面拓寬我們的視野,然後才能實質促進香港國安法的發展進程。 作者是香港中文大學香港亞太研究所中國法制研究計劃名譽研究員

  3. 2021年9月25日 · 羅冠聰在 facebook 表示,這是近一年首次出訪華盛頓,除繼續在不同場合為港人發聲、令更多政圈中人更關注香港現況外,與國會議員保持連結,鞏固香港民主運動作為跨黨派議題,也是HKDC必須要承擔的任務。 他認為,是次與他們會面的美國議員陣容亦突顯了國會對香港議題依然有一定程度的支持,包括民主黨眾議院議長佩洛西(Nancy Pelosi)、民主黨參議員默克利(Jeff Merkley)、眾議員麥高文(James McGovern)和共和黨參議員布萊克本(Marshall Blackburn)等。 他稱,在美國現今政治生態中,維持兩黨共識愈加困難,但HKDC仍會盡力為手足爭取便利他們的入境和難民安排,例如是《香港避風港法案》。

  4. 2024年4月24日 · 【明報文章】23條立法後,香港嘗試重建國際聯繫,其中一個較大挑戰是與西方國家政府及民間的關係。最近有英美官員相繼訪港,但都表現低調。負責印太事務的英國外交、聯邦及發展事務部國務大臣卓雅敏(Anne-Marie Trevelyan),筆者聞悉她昨以香港作為訪華行程最後一站,消息指將與財經事務及 ...

  5. 完善有效的國家安全法是穩定祥和的國內環境的無形護盾,在保障國內民眾安居樂業、對外平等交往的同時,也能事先防範和抵擋各類惡意侵擾。 英國國家安全立法實踐歷史悠久,尤其強調立法先導,應對日益嚴峻複雜的國家安全威脅;而被認為對人權有較高保障的美國,在多部法典和法律中也有涉及維護國家安全的相關條文。 英美兩國相關立法經驗,對於同樣實行普通法制度的香港,具有較強的借鑑意義。 明報電子報訂戶登記. 如要讀取全文,請 按此訂閱或續訂 明報電子報服務。 現有訂戶請 按此登入 。 一個帳戶,即可穿梭三大平台——智能手機、平板電腦、桌上電腦,盡覽收費內容。 《明報電子報》功能: 今昔明報: 每日報章內容及昔日報章新聞* *桌面網頁版:最近10年. 《明報新聞》APP最近3年. 《明報電子報》APP:最近30天.

  6. 2021年11月29日 · 被告李士鳴(69歲)報稱退休,被控於2021年5月8日,在荃灣中染大廈1樓Market Place偷竊兩個蘋果、兩包菜及一盒薄餅,總值106元。 被告自行求情時透露他曾中風,自此要長期服藥,但無領取綜援及長者津貼。 余官關注他退休前的工作,被告稱是「退休人士,金融海嘯中蝕晒啲錢」,余官再問退休前職業是什麼,他稱是公務員。 余官判刑時指出,被告在2015年及2017年共有4次同類案底,包括店舖盜竊、偷竊錢包及企圖盜竊,惟考慮案底距今已有一段時間,被告年事已高,且涉案食物價值不高,以監禁5星期作量刑起點,給予五分之一刑期扣減,判處監禁4星期、緩刑18個月。

  7. 2024年2月7日 · 圖1之1. 球王美斯訪港期間因傷缺陣,數天後於東京友賽復出,引起特區政府質疑。 內地《環球時報》發表社評,指外界已有人質疑美斯和國際邁阿密「搞區別對待」,而美斯在日本比賽時「生龍活虎」,讓外界對球會和美斯誠信的質疑進一步加強,認為比賽的情况放大了有關疑惑,認為不能排除其做法有政治動機,有外部勢力藉故令打算推動盛事經濟的香港難堪。 社評又指,香港不是第一次組織大型國際足球友誼賽,但像美斯和國際邁阿密的情况「極其罕見」,而且美斯和球會的解釋無法服眾,還稱希望「有機會回來」,讓原本感覺受騙的球迷覺得沒有受到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