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1. 相關搜尋:

搜尋結果

  1. 正選
    後備
    入球
    黃牌
    紅牌
    上陣
    本季1
    2
    0
    0
    0
    3
    賽季 202348
    0
    2
    5
    0
    48
    Euro 2016 Qualifiers終場
    11月 21日@希臘
    D
    2 - 2
    European Championship Finals7:00 下午 UTC
    6月 17日@奧地利
    European Championship Finals7:00 下午 UTC
    6月 21日@荷蘭
  2. 2019年10月9日 · 威廉·西德尼·哈里斯William Sidney Harris)——确立有机电解液体系更适合锂电池; 米歇尔·阿尔芒(Michel Armand)——提出嵌入/脱出的摇椅式概念,阐明锂电池、锂离子电池的工作原理;

  3. 2024年2月21日 · 固态电池是一种使用固态电解质取代传统锂离子电池中的电解液的新型电池。 性能更好的固态电池取代传统锂电池是电池的发展方向,根据固化程度的不同,固态电池可以分为半固态电池和全固态电池。 固态电解质按其组分主要分为聚合物固态电解质、氧化物固态电解质、硫化物固态电解质、卤化物固态电解质。 1.2 固态电池的性能优势有哪些? 固态电池能量密度高于传统液态锂电池。 相比传统液态锂电池能量密度200-300Wh/kg,固态电池采用固态电解质,固态电解质比电解液拥有更高的能量密度,目前最高已达到500h/kg。 相同体积的情况下,固态电池能提供的能量更多,电池的体积也更小。 此外,全固态电池可以使用金属锂做负极,可以满足更高的能量密度需求。 固态电池具有更高的安全性。

    • 《老子·三十三章》:“知人者智也,自知者明也。”
    • 低买
    • 高卖
    •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詹姆斯·托宾:“鸡蛋不要放在一个篮子里,但是也不要放在太多的篮子里”。
    • 分批
    • 刻舟求剑
    • 价值陷阱

    99%的人都是普通人,都有自己的能力圈,但在投资的时候,大部分人都忘了我们是普通人这个“事实”,我们总以为自己就是那个能在股市中赚到钱的人,偶尔猜测对了方向就觉得自己有预测能力,偶尔买到涨停板了,就认为自己特别牛逼,偶尔买到了十倍股就觉得自己是股神了,然而,最终时间会告诉我们,尘归尘,土归土,GAME OVER! 施洛斯之所以成为超级投资者,不是因为他的智商有多高,他的背景有多好,而是他从一开始就认清了他是普通人这个事实,放弃了“市梦率”的念想。 施洛斯:我们的投资方法是比较股票的市场价格和我们的估值。我们买股票不预测它将来会怎样,我们在预测方面不是很在行。要预测公司的未来,你需要对公司了解得非常透彻,需要调研竞争对手、供应商,我们不想这么做。我们就是个小小作坊,所以我们研究数字。 我看到一...

    施洛斯:从根本上说,我们追求的是下跌保护,也就是不亏钱!股价为10元,每股净资产有15元,这样的股票很安全。以净资产作为衡量标准,可以回避下跌风险,不至于遭受太大的损失。我们过去寻找股价为净资产一半的公司,要是没有,我们就找股价是净资产三分之二的。现在我们找的是股价等于净资产的。不过除非是特殊情况或者有经济特权,我们几乎不会以高于资产价值的价格买入股票。 施洛斯提供给我们的是一种思维,即,贱买贵卖,这个要深入骨髓!很多人都会质疑施洛斯的买入标准净营运资产估值,认为不适合中国市场,实则不然,煤炭、钢铁、建筑这些大家看不上的行业股票,去年到今年,不少个股(如,开滦股份、新钢股份、中国电建)已经实现翻倍,并不比贵州茅台逊色!其实,每个行业都有高光时刻,超级投资者卡雷特老爷子在其《专业投机技艺》中也...

    卖出是最简单的,也是最难的。 怎么理解呢?简单在哪里?难在哪里? 一般在卖出的时候,只要盈利50%及以上就可以分批卖出了,因为不管怎么卖都是赚钱的,区别不过是赚的多与少罢了。这是简单的部分,难的部分在于,大多数情况,我们卖出以后,股票仍在上涨,可能会错过10倍股,100倍股,难的其实是心魔,我们试图卖在最高点,然后开始对卖出标准进行优化,告诉自己下次不跌破10日线+macd死叉不卖,或者是不涨120%不卖,最后你会发现,大部分股票可能涨50%或者100%就开始下跌了,这就是现实!所以卖出的核心就是坚守自己的卖出标准,不要轻易动摇!这也是为什么我在盈利50%时就减半卖出金地集团的原因。【止盈复盘】1. 金地集团持仓3个月盈利50%减半卖出! 施洛斯:有可能的话,我觉得一只股票最好能赚50%的利...

    在投资界,有两种方式,一个是费雪/巴菲特式的集中投资,一个是格雷厄姆/施洛斯式的分散投资。两者没有好坏之分,集中投资是一击即中,买对了血赚,买错了血亏;分散投资是组合投资,买对了少赚,买错了少亏。对于普通人来说,分散投资意味着分散风险。 施洛斯:我们差不多有100家公司,我喜欢拥有多支股票,巴菲特喜欢拥有几只股票,巴菲特和我说,分散投资是因为无知。我是这么回他的,我告诉巴菲特,我们不知道怎么预测这些公司的盈利,这些都是二线公司,但是将来说不定什么时候,这里有些公司会好起来,现在我也不知道哪些会好起来,所以我买入100多家。他是巴菲特,集中投资没有错,但如果你不是,你必须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就我而言,我喜欢晚上睡得安稳,分散是对不确定性的保护。 《大钱细思》的T神持仓有800多只股票,他管理的...

    在股市中,没有谁可以一直做到买在最低点,卖在最高点。所以我们要做的就是分批买入,分批卖出。 施洛斯:发现值得买入的股票时,首先要知道我们不知道股价会跌到多少。我觉得如果真是非常看好的机会,第一次买入时可能最少要投入这只股票计划仓位的50%,有时候我觉得最好是70%。谁都不知道下面会怎么样,股票可能一下子就涨起来。有时候,我们觉得股票不是太便宜,不过会先买一点,先进到里面去,可能只买计划仓位的10%。 这段话我读了10遍,感觉至少得读100遍,因为太有实操意义,极大地优化了我的3P买入标准。 施洛斯:我想说我不知道什么时候卖出最好,基本上一只股票50买入的,涨到100,就比较脆弱了,我可能会卖出,因为已经翻倍了,我不想操心。不过,我们是分批卖出,最好不要在一个价位全部卖出。我可能会在85就卖出...

    施洛斯不喜欢银行、房地产等高负债行业的股票,所以我们不应该买银行股,地产股!这就是刻舟求剑! 施洛斯的底层逻辑是负债率高的股票潜在风险高,但不是说我们就完全不碰了!当银行股,地产股严重低估时,就是我们买入的最佳时机!

    价值陷阱就是我们买入了看似便宜实则很贵的股票,买入就意味着深度套牢,难以解套。 首先,价值陷阱是难以完全避免的,这是不幸的部分,所以我们要分散投资,降低风险,如果不幸买入了一些“烂货”,从组合投资的优势来看,个股对最终整体收益的影响其实并没有那么大,所以不要惧怕价值陷阱。 如何降低价值陷阱对投资收益的腐蚀呢?在每次买入前,我们都要做财报排雷,比如,商誉/净资产比不应超过30%,大股东股权质押不应超过50%,经营现金流净额持续为负,应收帐款/营收占比不应超过50%,上市不满3年不碰等,大家可以看三种公司千万别碰!。

  4. 2021年11月1日 · - 雪球. 发布于: 2021-11-01 22:02. iPhone. 转发:27. 回复:66. 喜欢:19. 全球10大最成功的退学创业的富豪: 第一名、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身价1490亿美元,从哈佛退学。 第二名、 Facebook 创始人扎克伯格,身价1290亿美元,从哈佛退学。 第三名、 谷歌 创始人拉里·佩奇,身价1170亿美元,从密歇根大学退学。 第四名、甲骨文公司创始人拉里·埃里森,身价1010亿美元,从伊利诺伊大学退学。 第五名、西班牙服装公司 Inditex (Zara品牌)的创始人阿曼西奥·奥特加,身价747亿美元,从学校辍学。 第六名、戴尔公司创始人迈克尔· 戴尔 ,身价490亿美元,从得克萨斯大学退学。

  5. 2017年3月28日 · 来源:红杉汇“在我一生所知道的各行各业各领域中,从来没有见过哪一位真正有学识的人,不是一直在坚持阅读的——从来没有。”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副主席查理·芒格如是说。由此,Business Insider精选出金融界27本欧美经典著作,以供学习与工作参考。

  6. 2020年3月30日 · 资产组合理论作为现代投资领域的重要部分,是现代金融学的核心研究方向之一。 1952年,美国经济学家Harry Markowitz提出了均值-方差理论,此后资产组合理论得到了空前发展,并被广泛应用于投资实务。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的证券制度不断得到完善,市场开始变得成熟,实现“有效投资”成了当下资产管理不可逆转的趋势。 一般来说,马科维茨投资模型在应用方面存在三个严重的问题:一是求解效率,庞大的组合计算量问题。 二是适用性,由于模型前提假设过于理想化,模型在现实环境的实用性会受到限制。 三是稳定性,参数敏感以及估计误差无法完全规避,导致模型的解集并不稳定。 对于问题一,可以通过算法达到简化计算的目的。 均值-方差模型的实质是二次规划问题。

  7. 2022年2月16日 · 雪球. 转发:148. 回复:91. 喜欢:409. 前言. 今年1月份,《股票魔法师》的作者、全美交易冠军Mark Minervini(以下简称马克)公布了他2021年高达334%的惊人投资业绩,材料中可见他部分股票的开仓日期,已有不少“股魔学徒”结合该这部分内容进行了解读,并围绕其中个股的买点进行了复盘,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找来看看。 本篇文章其实除了买点之外更倾向于分析的是马克的交易逻辑,还原到他的体系当中,作为股魔这一套方法论的一个印证,或者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