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正選
    後備
    入球
    黃牌
    紅牌
    上陣
    賽季 20230
    0
    1
    0
    0
    0
    超級聯賽9:00 上午 EDT
    8月 18日@賓福德
    超級聯賽10:00 上午 EDT
    8月 24日vs韋斯咸
  2. 2016年6月4日 · 癌症資訊網,一個由同路人和照顧者角度出發的互動資訊網站。 我們各人恰如拼圖上的一片小方塊,獨處時總會有所限制,看不清全景;當每一片小方塊緊緊拼湊在一起,才可以完完整整展示一幅美麗的圖畫,表達美好的訊息。其實,抗癌路上又何嘗不是如此?

  3. 2023年7月18日 ·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港大醫學院)生物醫學學院馬桂宜教授領導的研究團隊首度發現導致胃癌患者對化療藥物產生耐藥性,以及胃癌細胞更強的自我更新能力(幹性) 1 的原因,在於人體內一條蛋白信號通路,能通過核糖核酸(RNA)編輯控制脂質代謝。 其研究結果已在《自然通訊期刊》上發表( 按此瀏覽期刊文章 )。 背景. 胃癌仍是全球和香港與癌症相關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2 胃癌治療以手術切除為主,通常還會採用化療藥物組合—5-氟尿嘧啶(5-FU)和順鉑(鉑類聯合化療),藉此提升手術成效,並盡量減少癌症的復發機會。 然而,若癌細胞開始對化療藥物產生耐藥性,最終會降低患者的長期臨床效益。

  4. 2017年1月13日 · 癌症資訊網,一個由同路人和照顧者角度出發的互動資訊網站。 我們各人恰如拼圖上的一片小方塊,獨處時總會有所限制,看不清全景;當每一片小方塊緊緊拼湊在一起,才可以完完整整展示一幅美麗的圖畫,表達美好的訊息。其實,抗癌路上又何嘗不是如此?

  5. 2023年4月17日 · 那對於癌症病人來說, 紓緩治療究竟扮演着什麼角色呢? 根據美國臨床腫瘤學會的文獻, 紓緩治療實際上包括: · 控制症狀(例如,疼痛、呼吸困難、疲勞、睡眠障礙、情緒困擾、噁心或便秘) · 探索病人對自身疾病和情況的理解並提供相應的教育. · 訂立明確的治療目標. · 評估和支持病人的需要(例如提供尊嚴治療) · 協助進行醫療決策(例如前兩回提到的營養和心肺復甦決定) · 與其他照顧者的協調. · 轉介給其他適當的照顧者. 以上種種絕對不是什麼也不做和放棄,反而是協助病人無論病情如何,也能夠不放棄爭取良好的生活質素,和對自己情況的主權。 紓緩治療能有助達到充分的症狀管理,減少病人身心靈的痛苦,提醒生活質素。 這亦有助照顧者較容易照顧病人,能減輕照顧者的負擔,和提升病人與照顧者的關係。

  6. 2020年8月28日 · 現時59歲的Kenny,在2017年時,偶然發現自己的身體出現了異常,遇上兒子因事需要進院治理,Kenny便藉此機會一同進行身體檢查。 這次檢查卻令Kenny碰上人生轉捩點。 在檢查之前,Kenny雖然察覺到胸口不時隱隱作痛且症狀維持了一到兩個月,但她並沒有太過為意,於是趁著這次檢查,便向醫生詢問情況。 起初醫生表示胸部疼痛乃屬正常情況,但是她已經超過五年以上也沒有進行婦科的檢查,所以希望進一步作一個更詳細的檢查。 經過超聲波檢查後,Kenny被發現她的胸部存在陰影,這在醫學角度上意味著患上乳癌的機會高達百分之九十,故此醫生抽取了細胞組織進行更精準的化驗,Kenny最終被確診乳癌。 得知結果後,她的第一反應是感到無奈。

  7. 2016年5月15日 · 用途及特色. Erlotinib 為化療藥物,用於治療比較後期或者已擴散的 肺癌 。 通常在其他化療藥物未能達致理想療效時,才會使用 Erlotinib。 Erlotinib 亦會與另一化療藥物 Gemcitabine 配合,作為治療比較後期、無法切除或已擴散的胰臟癌的第一線藥物組合。 註冊品牌名稱. Erlotinib 在香港的已註冊品牌為 Tarceva®。 劑型. Erlotinib 為口服藥片,有 25 毫克、100 毫克及 150 毫克三種劑量。 留意事項. 肝功能衰退的病人須慎用 Erlotinib。 如您有影響肝臟的疾病,請於用藥前告知醫生。 Erlotinib 可能會對胎兒構成相當風險;因此婦女在進行療程時應避免懷孕。

  8. 2016年10月26日 · 港大化學學者成功研發全球首個光控納米機械人 具潛力開發作生物醫學用途. 26-10-2016. 唐晉堯博士展示載有數百萬納米機械人的容器. 香港大學化學系唐晉堯博士的研究團隊,研發出全球首個由光驅動的合成納米機械人。 納米機械人與人體血細胞大小相約,深具研發潛力,有望應用於生物醫學等範疇。 展望未來,科學家能夠將這些微型納米機械人注入人體,以非介入治療的方式,去除腫瘤細胞或輸送靶向治療藥物,為疾病治療提供新方案。 唐博士團隊的研究成果剛於10月份在國際頂尖科學期刊《自然─納米技術》 ( Nature Nanotechnology) 中發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