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Community Shield11:00 上午 EDT
    8月 10日@曼城
  2. 2019年12月20日 · "家"一一一個多麼平凡而又溫暖的稱呼。 無論你身處何處,無論你腰纏萬貫還是不名一文,年關除夕之際,無論你是坐飛機還是騎摩托,在大山深處的籬笆牆內,燈光總在昐着遊子的歸來⋯. 農村是人情的社會,生活在農村,會被親情、友情、愛情所包圍! 但是在我看來,還有一種情比山高、比海深,這就是父母養育之情! 俗語「父母在,人生尚有來處」,這句農村俗語相信很多人都聽過,這是講述的父母的恩情,但是它的下半句更是精華,可惜很少人知道! 「父母在,人生尚有來處」,人活世間難免有過不去的坎,有邁不過去的山,但是只要想想遠在農村生活的父母,心裏就有依靠,也會更加的努力去闖去奮鬥,因為父母給我們足夠的安全感! 然而這句俗語的下半句,「父母去,人生只剩歸途」這句更是經典!

  3. 2020年12月9日 · 01事上也,必諂以媚‍. 「事上也,必諂以媚。 」這句話是說,小人對待上級時,總是使用諂媚、溜須拍馬等小人功夫。 這類人總是想方設法地迎合領導,在領導面前永遠是一副卑躬屈膝的姿態,說話做事不求有用,只求領導喜歡,領導舒服,每天都在想方設法怎麼去討好領導。 生活中遇到這樣的人就要小心了,因為他們的精力不在工作上,與這樣的人合作只會加重自己的工作負擔。 古人曰:「陽進升君子,陰消退小人。 」這句話告訴我們,小人都是喜歡在背後搗鬼,耍些陰險手段害人,只有所有人都是君子時他們才無處藏身。 他們為了討好領導根本無所不用其極,甚至不惜傷害和出賣他的同事和朋友。 他們生活中往往戴着虛偽的面具,沒有任何底線,明面看着對自己沒有惡意。

  4. 2021年1月2日 · 莊月明是李嘉誠的表妹,家境殷實、學識淵博,兩人於1963年結婚。 婚後,莊月明為李嘉誠生了兩個兒子,兩夫妻的感情卻因為工作上的矛盾而受到一定影響。 莊月明去世之前,突然感到身體不適,在看護的陪伴下前往醫院治療,據大廈保安表示,當時莊月明臉色蒼白,但能夠在看護的攙扶下走路,還能跟保安對話,看護表示莊月明「吃錯藥」。 誰料,莊月明送院之後,情況變得嚴重,最終離開人世,醫生表示死因是「血管爆裂」。 港媒指出,當時莊月明並非住在李嘉誠的大宅,而是在自己的公寓,懷疑莊月明因為某些原因,早就搬離大宅,獨自居住。 莊月明去世之後,李家公佈莊月明死於 心臟病 ,終年56歲,對於首富喪妻,外界眾說紛紜,網上也流傳着不少故事,但李家從來沒有正面回應。

    • Shola Shoretire1
    • Shola Shoretire2
    • Shola Shoretire3
    • Shola Shoretire4
    • Shola Shoretire5
  5. 2016年3月12日 · 一、作品簡介. 《敬愛的領袖》是脫北者張振成的回憶錄,由台灣城邦文化股份事業有限公司2015年4月出版,雪莉•李英譯,廖世德中譯,作者作跋和後記,定價台幣380元,折合人民幣76元。 全書分為四個部分:序幕:1999年5月;部一——獨裁者;部二——逃亡;部三——自由。 共335頁。 這本書有一個副標題:從御用詩人到逃亡者,一位朝鮮情報官員眼中的朝鮮。 從成長經歷來說,作者的這三個身份依次是情報官員、御用詩人、逃亡者。 二、「欽受者」 張振成生於1971年,出身於平壤的特權家庭。 母親曾是沙里院「專為高幹看病的一個醫學中心的總醫師」,父親的具體身份書中沒有透露,但從其父能為朋友一家弄到免費分配的好房子以及鄰居說張振成是「醫生的兒子」這些內容可以看出,張父可能是朝鮮醫療部門的實權幹部。

  6. 2017年10月30日 · 金雅羅的老家在朝鮮北部偏遠山區,她12歲時和媽媽一起首先逃往中國。 在那裏滯留數年之後於2009年逃往韓國,期間獲得一家基督教地下組織網絡的幫助。 金雅羅所有的童年記憶幾乎都和"吃"有關。 或者應該說,和"沒得吃"有關。 她說,只要有吃的,我總是立刻吞掉。 有時候我們會盛一兩勺米、加上野菜,放一大鍋水,熬成黑乎乎的粥,那是4個人的飯。 從1950年代晚期到1990年代初期,朝鮮推行社會主義計劃經濟。 但是,蘇維埃陣營垮台後,朝鮮失去主要的貿易夥伴,食品短缺日益嚴重,數以百萬計的人挨餓。 這也包括金雅羅的父母。 絕望之中,她爸爸把家裏的房子賣了,換回大約22斤玉米。 全家搬進一間破舊、陰濕的小棚屋。 媽媽開始當着家人說,寧願冒着生命危險逃到中國去找吃的。

  7. 2020年6月29日 · 今天就和大家分享10首哲理詩。 詩里聞歌,字裏醉情,讀後受益終生! 《登鸛雀樓》 【唐】王之渙.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一個人所站的高度,決定了他眼界的廣度和思想的高度,想看得更遠,就要站得更高。 人生中,想要看到更美的風景,就要付出多一倍的辛苦努力。 《題西林壁》 【宋】 蘇軾.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置身廬山之外,高瞻遠矚,才能真正看清廬山的真面目。 要認清事物的本質,就必須從各個角度去觀察,既要客觀,又要全面。 《金剛經》說,「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 因此,我們沉浸在對「相」的認識中,就如同身在廬山深處,是永遠不能看清廬山真面目的。 只有掃一切相,破一切執,才能夠把握真理。

  8. 2016年6月22日 · Nothing gold can stay歲月留金. Robert Frost羅伯特·弗羅斯特. Nature's first green is gold,大自然的第一抹新綠是金, Her hardest hue to hold.也是她最無力保留的顏色.。 Her early leaf's a flower;她初發的葉子如同一朵花,; But only so an hour.然而只能持續若此一剎那。 Then leaf subsides to leaf,隨之如花新葉淪落為舊葉。 So Eden sank to grief.由是伊甸園陷入憂傷悲切, So dawn goes down to day,破曉黎明延續至晃晃白晝。 Nothing gold can stay.寶貴如金之物歲月難保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