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9年4月30日 · 腹膜癌在本港曾被視為無法醫治,但外科專科醫生梁家騮近期出版《腹膜癌病:根治的可行性》一書,指出透過手術及「腹腔化療」,本港每年約有200名患者可存活多於5年,是有機會根治的,而且新療法與傳統的「靜脈注射」方法相輔相成。 腹膜癌很普遍 香港近兩年實行新療法. 希望可讓癌症病人及其家人更容易了解患病成因、病情以及比較不同的治療方案。 癌細胞擴散,令不少患者聞之色變。 梁家騮醫生行醫33年,2010年離開醫管局後轉為私人執業。 現為外科專科醫生的他表示,癌細胞在腹膜轉移屬第4期,以前在本港無法醫治,但據外國文獻顯示,部分個案卻是可完全切除。 他指出,腹膜轉移的情況也很普遍,本港每年約有1000宗病例。 「腹膜癌」又稱為「腹膜轉移」、「腹膜擴散」。

  2. 2019年2月12日 · 41歲少爺占與45歲Donald在1997年已認識,到現在友誼維持近22年,彼此佔領了對方接近一半的人生,由當初的黃毛小子到今天的人夫、人父,但仍然無阻二人的感情。 在訪問其間,每當少爺占談及太太及兒子時,Donald都會在旁補充「還有我! 」、「我呢? 」,言語間透露出不止工作,甚至連生活都充滿對方,二人的關係巳超越一般拍檔,因此有過人的默契。 回憶22年前二人的初次見面,Donald表示已立刻喜歡上少爺占,認為他是很好的老公。 少爺占與太太冼燕珍是幼稚園同學,二人在中學重逢後發展成情侶,經歷多年的愛情長跑後在2006年結婚。 當奴與少爺占關係可比親人。 (湯炳強 攝)

  3. 2023年12月1日 · 這研究顯示,疫苗的安全性及耐受性理想,較常出現的不良反應包括針口疼痛、疲倦、肌肉痛、頭痛等,但大多屬輕微至中度,且僅為暫時性的。 GSK指出,GSK專用於較年長人士的RSV疫苗,含有一種重組的次單位前融合RSV F糖蛋白抗原(RSVPreF3),並與GSK專有的AS01E佐劑結合。 在多項試驗中,該疫苗耐受性良好,最常觀察到的不良反應包括注射部位疼痛、疲勞、肌肉疼痛和頭痛;這些通常是輕度到中度,並且短暫。 Arexvy獲批在60歲及以上的成年人中,用於活性免疫以預防由呼吸道合胞病毒引起的下呼吸道疾病(LRTD)。 關於成年人RSV感染. 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 (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 RSV)是一種常見的傳染性病毒,影響肺部和呼吸道。

  4. 2023年3月25日 · 由中學生拍廣告變成一線小生已四份一世紀,節目中的Bosco除剖白2018年選擇約滿離開大台為求變、與多年候選視帝食白果無關外,亦坦承2008年踩過界做歌手並非自己意願。 他坦言:「是唔知點解做了歌手,年輕時唔輪到我話事,樂小姐話幫我出歌,個個小生花旦都出,你叫我乜就做。 」他更指當年兼顧拍劇,根本無暇兼顧唱歌:「拍劇根本沒時間,得3日時間要學識又跳又唱,試過中環拍一首MV,排舞師即場教即學即拍。 【廉政狙擊】黃宗澤臨時要求加床戲 Bosco:因為套劇太沉重. 黃宗澤與《星光背後》主持梁泰來(左)。 不介意唱《K歌之王》被嘲笑.

  5. 2021年8月25日 · 劍神張家朗在今年東京奧運贏得史上首面劍擊金牌隨即成為全城焦點而劍擊在香港亦掀起熱潮這面金牌的背後不止有著運動員的血與淚亦有著孕育金牌的學校。 曾為港隊代表及教練的黃贊於2002年成立劍擊學校,冀可達成「育劍育人」的精神。 學校成立至今學校成功培育到三名世界冠軍當中包括劍神張家朗。 黃贊希望,不論運動員或家長,最重要是全部人都要堅持,才可以將香港劍擊推向高峰。 【劍擊熱潮】「家朗效應」掀劍擊熱 黃贊寄語家長勿冀孩子做張家朗而學劍擊。 詳情即看: 【下一頁】 【劍擊熱潮】受邀到東奧任工作人員管熱身區 黃贊見港隊神情輕鬆惟不敢打擾怕影響他們準備。 詳情即看: 【下一頁】 【劍擊熱潮】黃贊指不會找張家朗等人當劍校「生招牌」 憂他們成眾人焦點影響訓練。 詳情即看: 【下一頁】

  6. 2023年6月29日 · 在昨天(6月28日)早上約6時多,家強發文為當年的說話解話,並向肥媽道歉:「前輩,我為了保護哥哥而讓妳表錯情感到抱歉! 昨晚播出的一集《東張西望》,「一蚊Joe」游莨維就訪問肥媽,再回應事件。 【懷念家駒】黃家強發文向肥媽致歉 無奈:把兩個無辜的人變成他的宣傳工具. 肥媽上《東張西望》回應家駒作歌事件。 肥媽:幾生修到啊有呢隻歌. 肥媽稱十多年前一次活動中遇到黃家強,肥媽指家強當時說:「我哥哥(家駒)有隻歌係寫畀你㗎,你知唔知啊? 肥媽表示自己感到興奮、開心,「有幾多人家駒心目中有你,開心到不得了,但我咁多年,仔囡都無講過」,而仃年年初BEYOND的經理人Lesile也向她說同一番話。 BEYOND經理人還問她:「你會唔會幫我哋唱咗呢隻歌呢?

  7. 2023年8月14日 · 臨床腫瘤科專科醫生謝耀昌曾接受TOPick訪問時指出,甲狀腺癌主要位於頸部前面咽喉下面,女性患甲狀腺癌的風險較男性多近2至3倍,大部分患者是30歲以上人士;家族中曾有人患過甲狀腺腫瘤的人士亦為高危,或自身基因問題,如有大腸瘜肉等人士亦會有較大機會患癌。 此外,他估計輻射亦是其中一個原因,舉例早年日本發生福島核電事故,當時或令附近環境及食物,如海產、農作物或水果等帶有輻射,當人們進食有關食物時,或即已進食有輻射殘餘物,其患上甲狀腺癌的機會亦會較高。 點撃睇甲狀腺癌常見徵狀: 點擊圖片放大. +4.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