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正選
    後備
    入球
    黃牌
    紅牌
    上陣
    賽季 20230
    1
    0
    0
    0
    1
    超級聯賽終場
    5月 19日vs狼隊
    W
    2 - 0
  2. 2023年7月1日 · 學會聽,給對方肯定. 就如同我們接觸客戶,必須瞭解他們對哪些話題有興趣,找出彼此的共同點;同樣地,接觸年輕的夥伴或部屬,也必須瞭解他們興趣與喜好,無形中築起溝通的橋樑。 當彼此有共同話題,就會有交流,且當主管把他們當成是客戶,不要抓著發言權,而應留心聽他們說話,就會聽出他們沒說出口的「心裡話」。 在溝通之中,聆聽是最需要掌握的功課,很多人只會說、不想聽,但在輔導的過程中,聽比說更加重要。 當我們學會「聽話」,認真思考說出的每句話,雖然話不多,卻能句句正中靶心, 說中他們的「心事」。 面對這些年輕、初踏入社會的孩子,他們往往人生歷練不足、處事不周,情緒上較不穩定,自信心也尚不足。

  3. 2023年7月1日 · 成功帶領年輕夥伴的3大要點. 「有相處,就會有歧見。 」在帶領Z世代夥伴的過程中,高翊紘直言:「如果領導者沒有兩把刷子,是很容易被挑戰的。 」對此,高翊紘指出帶領年輕夥伴的3大要點: 第1點,領導者以身作則,培養和鍛鍊個人能力。 高翊紘指出,無論是業務端的銷售、開發能力,抑或是團隊的訓練、輔導和溝通力,都是領導階層必須不斷自我鍛鍊與提升的能力,這也是面對Z世代夥伴質疑時,解決衝突最治本的方式。 同時,高翊紘也會告訴Z世代夥伴:「你自己才是事業的根本,你之後會有渴望站上的位置,也會有自己想要打造的團隊氛圍,別因為一時的歧見而負氣,限縮自己的可能性。 第2點,找到Z世代夥伴獨特的從業目標。

  4. 2019年11月1日 · 系統化的互助、分享與培訓. 近年來,市場的競爭愈發激烈,很多專業人才加入,市場整體水平都提高許多。 陳慧英會透過多元層面提升團隊夥伴的專業,除了提供系統性的訓練,團隊中的資深主管或是業務夥伴也會教授不同的主題課程,並鼓勵夥伴多參與國際性的會議或進修專業的課程,平時也會提供專業書籍和雜誌讓夥伴多方學習。 同時,陳慧英也重視市場上的實務操作,不只在內部示範如何銷售和說明規劃,初期亦會陪同拜訪。 在會面一些具代表性的客戶時,她甚至會帶一團人一起去,讓夥伴觀摩做業務的本質,並從中學習如何待人處事、交往之間的禮貌和禮儀,以及如何與客戶良好溝通,如何運用自己的專業知識有效提出建議和分析等。

  5. 2021年3月1日 · 「感謝科技的突飛猛進讓我能在千里之外與臺灣的各位夥伴見面,而這樣的視訊對話及交流方式,是2020年馬來西亞民眾的日常。 」從陳嘉虎的演說開場即可一窺馬來西亞受疫情影響的現況。 而新冠疫情對世界造成許多負面影響的同時,陳嘉虎亦認為這對業務人員絕對是一個稷槽的展業契機。 綜觀歷史,達爾文曾云:「物競天擇,優勝劣汰。 」人類似乎每100年就會遭受一次大疫病的影響,自1720年馬賽瘟疫開始,1817年第一次霍亂大流行、1918年爆發西班牙流感,都帶給民眾巨大的災情和死亡,但每當人類克服疫情後,醫學及科技相較於以往都帶來突飛猛進的進步,如同毛毛蟲必須要破蛹,才能成為美麗的蝴蝶。

  6. 2019年10月1日 · 透過MANHA圖,黃俐菁在經營一段時間後,她的初始客戶來源基本分為4種:1.國際學校的同學及朋友,2.父母親的親友,3.工廠的客戶及合作夥伴,以及4.機緣巧合認識的陌生人。 而無論是哪一種客戶,黃俐菁都會用心服務、維持關係並積極拓展客戶身旁的人際關係。 「每一位客戶的身後,都是一群潛在客戶。 」因此她認為,業務人員不僅要顧好眼前的客戶,更是需要用心對待客戶身邊的每一個人,因為他們都有可能是下一個潛力客戶。 同時黃俐菁也表示:「當業務人員有好的態度,就不怕找不到好客戶。 」黃俐菁現在的客戶大約曼谷與羅勇各半,但是兩地來回車程約300公里,而為了做好服務,黃俐菁親自開車往返兩地,只為了服務好客戶,滿足客戶需求。

  7. 2020年8月1日 · 來自台灣人壽的高菱蓮,她將自己的團隊取名為「樂高」,和市面上銷售的積木玩具樂高同名,樂高源自拉丁文的LEGO,原義是「一起拚」,而它的精神是藉由每一個小分子,共同創造出無限的可能,這就意味著,團隊的動能絕非來自於一個人,而是一群人。 「如同我們樂高團隊,每一個都是獨立且優秀的個體,因為有共同的目標而成立;同時組成的樂高團隊,也蘊含著無限大的可能! 樂高通訊處的團隊文化有3個──樂在付出、樂在學習、樂在工作。 樂在付出:永遠走一條利他的道路. 高菱蓮分享道:「在我們團隊裡,每一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 」也因此,一個健康的團隊,團隊夥伴會相互認同、肯定與讚美。 當一個人被認同時,他的心中就比較有同理心和歸屬感,也才能夠有信心地去付出。

  8. 2020年10月1日 · 張奇仁非常樂見夥伴成為一位獨立的業務主管,並以正向的態度來看待這件事,因為夥伴獨立就代表培育成功;而夥伴可以出去成處,其餘的夥伴就會看到這條路是行得通的,就會有更多人才願意為你所用,如此單位的氛圍是進取的,團結心也就更強。 張奇仁便是從仿效許月霞經理培育新人作法開始作起,最後學會了組織發展之道。 此外,分析單位何以長久,「培育人才」及「敢放權」是重點,主管要做到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並願意付出,投入度也很重要。 如果連主管都願意投入業務人員的經營,協助夥伴安身立命賺到錢,而非只要求績效,這個團隊的發展就能可長可久。 因此,張奇仁一直提醒自己要跟市場接軌,要跟夥伴有共同的語言,業務夥伴才聽得下去,他們會覺得你跟他們是在同一個頻道上,而非主管說一套,夥伴做的是另外一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