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超級聯賽終場
    5月 19日vs狼隊
    W
    2 - 0
  2. 2023年11月22日 · 年少日記專訪|導演卓亦謙好友遺書成心結 盧鎮業︰我有做過老師. 撰文:許育民. 出版: 2023-11-22 11:00 更新:2023-11-23 13:48. 7. 電影《年少日記》緊接《白日之下》上畫,兩部高水準的作品,為沉寂了大半年的香港電影市道,挽回點點起息。. 雖然票房數字跟去年 ...

  3. 2023年12月18日 · 01國安法案件專頁. 黎智英案.開審|辯方指控方逾期檢控煽動罪 認為法庭無權審理 黎智英案|「肥佬黎」還柙3年變瘦佬 出庭豎姆指向公眾席飛吻. 2023年12月18日,黎智英案開審,已被關押三年的他出庭時精神不錯,但較以前明顯消瘦了不少。 先從星期日講起,黎智英已由赤柱監獄,轉送到荔枝角收押所。 今日清晨大批傳媒上山拍攝,有警員登記記者的個人資料,傳媒亦拍攝不到黎智英的身影。 案件借西九龍裁判法院審訊。 過往民主派初選案,有大量「排隊黨」人士,在開庭前一晚的八九點鐘開始排隊拿籌,但第二日進入法庭後就很快離開。 2023年12月18日,黎智英案開審,記者欲從山上拍攝黎智英從荔枝角收押所上囚車的畫面,警方登記記者的資料。 (梁鵬威攝)

    • 從法蘭克福到美國
    • 基進主體,對海德格的失望
    • 辯證思維與藝術的解放可能性
    • 愛欲與文明:精神分析與馬克思主義
    • 單向度的人:解放之艱難與可能

    1898年7月19日馬庫色生於柏林一個猶太家庭,跟大部分的學派成員一樣,他早年過著優濯的中上層階級生活。馬庫色於一戰服役時開始接觸到馬克思的思想,他稱自己想要了解資本主義與帝國主義的運作機制,以及當時德國革命(German Revolution)失敗的因由。戰後馬庫色回到大學,修習政治、哲學與經濟學,但他最醉心的卻是德國文學,他的博士論文就以德國小說為題。 1927年馬庫色因讀過海德格(Martin Heidegger)最新出版的《存有與時間》(Being and Time)而重拾對哲學的興趣,1928年他更特地到佛萊堡大學跟隨胡塞爾(Edmund Husserl)與海德格研習哲學,直至1932年畢業。馬庫色自知無法在納粹政權下謀得教授一職,就轉到法蘭克福大學的社會研究學院(Institut...

    從馬克思的十九世紀至二十世紀上半葉,馬克思主義者預期的無產階級專政一直沒有實現(蘇聯雖然革命成功並建立共產政權,但並無實現無產階級專政)。身為馬克思主者,馬庫色要找尋新的基進主體(radical subjectivity),從而實現轉化社會與革命(這是法蘭克福學派的主要目標)。馬庫色終身的思想,包括他的藝術理論,都可說是朝著建立基進主體這個目標而開展的。 在佛萊堡大學期間,馬庫色曾希望從海德格的思想中找尋解決方案,他的參照是《存有與時間》,書中的「此在」(Dasein,指人的存在)似乎提供了一條進路:於日常生活之中的此在本來隨波逐流,陷入忘卻一己存有的非本己狀態(inauthenticity),但在意識到自身是一種終有一死的向死存有(Being-towards-death)之後,就有了契機可...

    馬庫色繼而重新回到黑格爾與馬克思主義的傳統,吸收兩者的辯證法,而主張以否定性思維(negative thinking)或辯證式思維(dialectical thinking)來處理基進主體的問題。即使是馬庫色終身從未放棄關注的藝術與藝術理論,都離不開解放的目標與辯證的性格。 馬庫色認為藝術辯證地同時帶有壓迫與解放的作用,例如他批評某種由資產階級提出的美學(或生活態度),鼓勵人追求內在心靈的美滿,而放棄對物質條件改善的追求。在馬庫色看來,這無疑是反動、反革命的思想。可是在對立面上,藝術亦同時帶有打破壓迫的解放潛能:馬庫色不認同蘇聯與中國共產黨獨尊的無產階級文學與藝術(比如板畫與戲劇),而認為每一種藝術都有其革命的潛能。與此相應的是,馬庫色批評教條馬克思主義堅持基進主體只限於無產階級,而他則認為...

    1955年出版的《愛欲與文明:對佛洛伊德思想的哲學探討》(Eros and Civilization: A Philosophical Inquiry into Freud)被馬庫色自己與其他評論者視為他最重要的著作。雖然精神分析是法蘭克福學派跨學科進路的重要參照理論之一,馬庫色於二十年代起即有所研究,但要到《愛欲與文明》他方對之展開全面與深入的論述,試圖將佛洛伊德與馬克思兩人的思想結合起來。 從書名中已經透露出,此書是對佛洛伊德極具影響力的小書《文明及其不滿》(Civilization and its Discontents)的回應。佛洛伊德認為隨著人類文明的演化,對人類精神的壓抑會愈來愈大,而人類的生存與死亡本能使人彼此為著宰制對方而鬥爭,人類的這些傾向都難以改變。馬庫色試圖將佛洛伊德的...

    馬庫色於1964年出版了他最廣為人知的著作《單向度的人:發達工業社會的意識型態研究》(One-Dimensional Man: Studies in the Ideology of Advanced Industrial Society),連帶之前《愛欲與文明》為他帶來的國際名聲,馬庫色在六十年代成為了世界上其中一位最為人所知的哲學家與社會理論家。 二戰後的五、六十年代正值西方國家的黃金年代(尤其在英、美),不只是位高權重的資產階級,下至勞動的工人階級的生活亦愈來愈舒適、富裕。面對這情況,回答「到底還有必要解放嗎?」的疑問,就有了前所未有的逼切性。當然,馬庫色的答案是肯定的,他就要憑此書對乍看日益改善著人類生活的發達工業社會,作最尖銳與嚴厲的批判。 在書中可見馬庫色延續馬克思與恩格斯對於意識...

  4. 2016年10月6日 · 電影. 【即映即有】恐怖回憶崩壞! 《貞子VS伽椰子》識睇一定睇字幕. 撰文:佘漢姬. 出版: 2016-10-06 09:00 更新:2017-01-25 04:38. 恐怖到盡頭便是GAG,見到兩大經典女鬼大對決,都知一定恐怖變搞笑。 怎料中譯字幕才是精髓所在,玩食字玩到出神入化,「抽水」抽上另一層次。 一開始看到港版字幕時的表情。 想當年,水井貞子用一盒詛咒錄影帶嚇遍天下無敵手,威盡90年代。 人心惶惶,個個電視不敢看,電話不敢接,人人以為自己已經中咒只剩七日命。 又想當年,怨婦伽椰子怪聲纏人清夢,施展奇特軟骨功在樓梯爬上爬落,兒子俊雄愛躲枱底喵喵叫,黑色大眼其實好可愛。 第一集成功,續集翻拍長做長有,《午夜凶鈴》和《咒怨》都有荷李活版。

  5. 2020年4月13日 · 在拉岡眼中,各種精神病的病理原因,其實都起自於人面對現實所採取的根本哲學態度。 齊澤克最純粹的意識形態因為他們不知道自己正在做甚麼. 齊澤克的哲學計劃是從拉岡身上提煉出一種以否定性為基礎的存上學內核以重讀黑格爾等人的德國觀念論. 拉岡理論的骨幹:三界說. 拉岡提出了三個界域/秩序(register/order),作為主體不可能脫離的三個維度,亦是拉岡精神分析的基本框架,他的其他概念都要由三界域來定位,因此可說是認識拉岡的第一步。 三個界域分別是想像界(the Imaginary)、象徵界(the Symbolic,亦譯符號界)及真實界(the Real)。 首先要注意的是,我們不能單以字面來理解拉岡的意思。

  6. 2020年5月4日 · 港聞. 深度報道. 【新移民.上】在貧窮與歧視中 新來港女性孤苦掙扎. 撰文:程雪. 出版: 2020-05-04 16:30 更新:2021-07-27 17:00. 42. 在廣州長大的陳女士如今和五歲的兒子一同住在深水埗的劏房。 房間不大,房門正對着小小的淋浴間,中間只容一人轉圜的地方有一處水槽,水槽邊放一個電磁爐,就是廚房。 往左看去,方方正正的開間裏有掛在牆上的電視、塞得滿滿當當的櫥櫃、冰箱、折疊桌;隔板不放過牆上的任何空隙,一直堆到天花板,放着收納箱、小孩的書包、文具和書本。 房間的另一頭有一扇窗,窗邊支起一張上下鋪,上鋪堆放雜物,用來睡覺的下鋪上散着一套兒童積木,陳女士的兒子正坐在那裏玩。 床邊有一道簾子,作為分隔臥室和客廳的界限。

  7. 2021年10月10日 · 電影. 生化危機│盤點系列15位女角色 美娜祖華維茲憑「Alice」紅遍全球. 撰文:王誦賢. 出版: 2021-10-10 23:15 更新:2021-10-11 00:55. 由美娜祖華維茲(Milla Jovovich)主演的《生化危機》(Resident Evil系列電影是改編自卡普空的同名恐怖遊戲首集電影生化危機之變種生還者》(Resident Evil)在2002年推出後全球票房成績亮麗,於是電影公司順勢推出五部續集,而最終章《生化危機:終極屍殺》(Resident Evil: The Final Chapter)在2017年上映,最終整個系列在成本約3億美元下,合共收近13億美元全球票房,認真厲害,而當年美娜祖華維茲也因為在這系列電影中飾演「Alice」而紅遍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