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法國足球甲組聯賽終場
    5月 19日vs蒙彼利埃
    D
    2 - 2
  2. 2019年10月15日 · 商管策略. 發布時間: 2019/10/15 10:10. 最後更新: 2019/10/15 15:27. 分享: 開設網上店舖是不少創業人士的首選,因為網店可以免卻租金的煩惱,而且方便管理。 但在網店盛行的年代,要讓店舖突圍而出不妨改變傳統的銷售思維,以客製化、小眾化的商品作招來,而電子商務企業亞馬遜(Amazon.com)就透過「長尾效應」獲利。 顛覆傳統銷售思維. 所謂的「長尾效應」(The Long Tail)是指一些小眾/利益(niche)商品雖然需求量不大、盈利貢獻較少,但只要售賣種類多、數量大,這些小眾商品有可能比熱門商品帶來更多盈利。 【其他熱門報道】 善用公司秘書專業知識 妥善實踐企業管治.

  3. 2020年11月2日 · 靠大業主減租先可生存? 共享工作間:經濟差互相扶持才能渡難關 【 見下頁 】 Alton 續稱,3 位合夥人一直未有支薪,目前只靠積蓄支持,項目盈餘則用作支付員工薪酬,以及預留資金擴充人手壯大 PARAGON;近期有節目製作公司與 NGO(非政府機構)洽商借用場地,雖可打響知名度,但當然長遠(免費租用)也不是辦法。 Paragon Wellness 共享工作辦公室設冥想房間,極為小有。 香港投行6成職員由內地人擔任 招聘公司:業界薪金水平下跌最多兩成 【 見下頁 】 .

  4. 2021年4月15日 · 「隧道效應」是指,人在壓力和困難的情況下,通常只能看見立即、短淺的事物上,難有中長線策略思考。 面對燃眉之急,我們的認知資源一旦被某件事情佔據,便會產生所謂的「隧道視野」,讓人在決策時無法想得全面,最後做出不利自己的決策。 麥當勞起初由麥當勞兄弟創立,但以加盟的形式將麥當勞擴展至全球,卻是 Ray Kroc 。 麥當勞兄弟 1948 年開設了第一間麥當勞餐廳,提供的餐點快速、便宜,這套流程幾乎人人都能學起來。 Kroc 認為,如果能將這套系統發展到世界各地,將是相當可觀的生意。 【財來自有Fund】一圖睇晒科技券 (TVP)與遙距營商計劃 (D-Biz)分別 數碼轉型有辦法 【 見下頁 】 點擊圖片放大. +2. 見證時代霸主變時代的眼淚 百視達紀錄片Netflix意外爆紅 【 見下頁 】

  5. 2021年1月11日 · 商管策略. 發布時間: 2021/01/11 13:31. 最後更新: 2021/01/11 14:36. 分享: 新冠肺炎疫情加速外賣平台發展,其中成立 8 年的戶戶送(Deliveroo)就在疫情下「受惠」,在過去半年已經開始單季轉虧為盈,甚至在獲得亞馬遜(Amazon.com)投資。 新冠肺炎疫情令網上訂餐服務普及率提前 2 至 3 年,外賣平台也因此受惠。 2013 年在英國倫敦成立的 Deliveroo,2019 年全球市場的合作餐廳數目為 62,000 間,在 2020 年更增加了 46,000 間新餐廳,平台在過去半年已經開始單季轉虧為盈。

  6. 2019年11月21日 · 被看好前景的 WeWork,自 2010 年成立以來引發不少話題,在今年 1 月更獲得軟銀(Softbank)注資,當時公司市值估計達到 470 億美元。但隨著公司上市,公司的問題陸續浮現,例如 2018 年虧損約 19 億美元,加上創辦人 Adam Neumann 更因為管理問題而

  7. 2021年2月8日 · 商管策略. 發布時間: 2021/02/08 16:07. 最後更新: 2021/02/08 16:53. 分享: 亞馬遜 (Amazon) 創辦人貝索斯(Jeff Bezos)早前宣布在今年第 3 季辭去 CEO(執行長)職務,由旗下雲端服務 AWS 執行長 Andy Jassy 接任。 隨著貝索斯交棒,其讓亞馬遜高層聞風喪膽的「問號郵件」(question-mark email)會成為絕響。 《路透》報道指,「問號郵件」是貝索斯一個不尋常的管理手法。 據悉,貝索斯的電子郵件地址是公開,每個人可以聯絡他。 當他收到顧客帶有抱怨的郵件時,他會將該郵件轉寄給相關負責人,讓該負責人解決顧客的問題。 特別的是貝索斯轉寄這些郵件時,沒寫上稱呼、評語或謝謝,就只有一個「?」。 靠名氣一定賺?

  8. 2021年3月16日 · 運動服飾市場一向以 Nike 和 Adidas 作為主導,但去年來自加拿大的品牌 Lululemon 成為全球市值第 3 大的運動服飾公司。 這家僅創立 20 年的品牌除了針對瑜珈市場,創辦人也以「科技公司」的理念作為經營策略,品牌如何將科技應用在製造和推廣方面? Switch去年售出近八千萬部 任天堂渡過「中年危機」留客 【 見下頁 】 Lululemon 是定位針年輕精英階層的科技公司,品牌在加拿大溫哥華總部設有實驗室,內有 3D 打印機、雷射切割機、跑步機等。 同時,還有多位 「地下工作」的科學家、工程師、設計師及其他技術人員。 實驗室透過收集大量數據,以了解用戶運動的習慣,同時研究布料適合甚麼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