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義大利足球甲級聯賽終場
    5月 26日vs烏甸尼斯
    L
    0 - 1
  2. 2024年5月15日 · 兩種報稅形式的遞交安排分別如下: 填寫紙本表格的 一般納稅人 ,須於發出日期的 1個月 內(6月3日或之前)遞交報稅表; 填寫紙本表格、 經營獨資業務 的人士,則須於 3個月 內(8月2日或之前)遞交; 以上兩類人士如果利用「 稅務易 」網上平台的電子報稅表報稅,限期則 自動延長1個月 ,即由報稅表發出日期起2個月(或4個月)內遞交便可. 報稅主要涉及薪俸稅、利得稅及個人入息課税等稅項的申報。 本網整合 7大報稅應注意事項 ,各位讀者在著手填寫之前,可以閱讀本文,了解相關細節。 點擊圖片放大. +15. 1. 沒有收到報税表? 即使你你沒有收入、收入低於免稅額水平、或者計及扣稅項目後不用交稅,你也需要報稅。

  3. 2024年1月25日 · 1. 假設45歲人士投保,供款期5年,每年保費60,000港元並繳付17%稅率,總慳稅額51,000港元,50歲開始展開10年年金期,未計保費徵費。 2. 依綜合儲蓄年金評分排列。 綜合儲蓄年金評分計算保證回報、預期回報、以及早期退保的表現。 詳細評分方法。 3. 產品以美元保單為基準,並折算成港元,一切以保險公司資料為準。 4. 資料截至2024年1月19日。 同場加映:扣稅年金例子(附税務局税款計算機連結) 不少讀者都關心扣稅年金可以慳到幾多稅,表3以例子分別說明個人和夫婦如何透過投保扣稅年金,節省44%和50%應繳稅款。 此外,您亦可以利用税務局製作的 簡單税款計算機 ,幫自己計計可節省稅款。

  4. 2023年10月9日 · 以下將會為大家介紹幾隻高息的港股ETF,當中有幾隻是年初至今仍然錄得升幅,又有高達8厘的股息率,可謂「財息兼收」,讓「食息一族」有更多選擇。 以下股價變幅均以2023年10月6日收市價計算、股息率則以過去12個月派息計算。 1. iShares 安碩核心MSCI 台灣ETF (03074) 股息率︰3.26% 年初至今︰+12.41% 台股今年一度屢創新高,近兩個月雖有調整,但若想捕捉有關機遇,可考慮此ETF,但要留意其投資分布極為集中,有66%都是資訊科技行業,16.7%是金融行業,這兩者已佔8成,其實也反映了台灣的企業生態。 目前該ETF持倉最大的自然是台灣股王台積電,單隻股份已佔ETF的30.9%,其他重倉股例如鴻海、聯發科等,都是電子科技、晶片製造等業務為主。

  5. 2021年5月11日 · 投資恒指、道指期貨慎選交易平台. 股票可以長期持有,但指數期貨有槓桿效應波幅較大,兼每個月進行結算,投資期指就算不是「每分鐘幾百萬上落」,亦要因應市況隨時修訂部署,因此實時期貨指數報價系統非常重要。 市場上部分平台如富途牛牛,直連港交所及芝加哥期貨交易所(CME)數據,免費提供恆指期貨及美國期貨指數如道指期貨的實時行情,可以更加緊貼市況。 如果選擇一些免費而延遲報價的平台,一旦遇上大起大落而來不及部署 (尤其是道指),可謂得不償失。 另外由於期指交易相對頻繁,平台佣金收費積少成多,同樣不可忽略。

  6. 2021年12月23日 · 現時扣稅年金免稅額上限為6萬元,意味每年3月31日前一筆過支付6萬港元保費,便能夠趕及稅季享盡免稅額。 以薪俸稅17%稅率計算,每年最終可慳稅10,200元。 我們比較的7款產品,以35歲以非吸煙男性為例,供款期為5年,並於50歲起獲發年金,年金期為10年,至60歲為止。 期間該男性繳付17%稅率、能夠享盡每年10,200元稅款扣除。 點擊圖片放大. 扣稅+回報 保證IRR高見4.2% 有些投保人着重回本年,上述「恒生易入息」及「立橋存為未來」的保證回本年為8年,為7款產品中最短,期間扣稅總額為5.1萬港元。 不過,我們並不鼓勵於回本年就退保,投保人在可行情況下應該繼續持有保單,直至提取所有年金。

  7. 2019年6月25日 · 由眾安在綫及百仕達集團成立的合資公司,眾安在綫是內地首家和規模最大的網絡保險公司,表示會將在內地的互聯網金融經驗,帶到本港虛擬銀行層面。 眾安虛擬金融初期投放資本約15億港元,在獲得牌照後,隨即發布全新網站「ZA」接受首批用戶註冊。 未來將主攻新生代、中小企及從事科創的初創企業三大客戶群。 WeLab. 網貸平台WeLab是本港的獨角獸公司,更獲阿里巴巴創業者基金及李嘉誠等投資,在中國內地及香港分別以「我來貸」和「WeLend」的品牌經營,在內地擁約3,600萬註冊用戶。 2018年在港提交上市申請,但其後失效。 值得注意的是,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前局長陳家強現為WeLab虛擬銀行董事局主席。 螞蟻商家服務(香港)

  8. 2021年1月25日 · 南方東英科指ETF是4隻恒生科技指數ETF中資產規模最大,成交也是當中較高的,但開支也是最貴、預計全年追蹤誤差也是最大的,反映其未必能夠跟貼指數走勢。 買賣ETF時,一般會以每單位資產淨值(NAV)與現價的差距作參考,當交易價格大幅偏離NAV時,就不宜沾手了。 ============= 貼身追蹤股價變化、重要消息、賺蝕成績,更易作出投資判斷 | 立即免費下載使用 【 按此 】 責任編輯︰陳啟昌. 欄名 : ETF學堂. 最新專欄文章 更多. 港股進入大時代,科技股造好,恒生科技指數更突破1萬點,中午收報10,162.15點,升396.39點或4.06%。 想參與港股盛宴,特別是科技股,但又不善於分析個股,可選擇投資ETF,可助散戶投資者追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