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超級聯賽終場
    5月 19日@般尼
    W
    2 - 1
  2. 2024年6月1日 · 被告為梁永強(66歲)及Leslie Harry Swann(71歲),梁為嘉科時任營運總監,負責公司在港所有工程;Swann為嘉科時任部門總監,負責涉案的小蠔灣實驗室項目。

  3. 2023年12月5日 · 被告為梁永強(現年66歲)與Leslie Harry Swann(現年71歲)。 兩人被指於2016年7月至2017年3月間,藉隱瞞偽造測試以欺詐土拓署職員。 土拓署2017年5月才從廉署得知嘉科隱瞞有職員偽造測試一事。

  4. 2023年5月7日 · 香港可見鵯屬雀鳥. ‧紅耳鵯: 有高聳的黑色冠羽,臉上有紅白色斑,容易辨認,未成年鳥臉上沒有紅斑。 紅耳鵯為廣泛分佈、香港常見的留鳥。 ‧栗背短腳鵯: 黑色頭頂,頭部略具冠羽;上體呈褐色,喉部和下體純白。 廣泛分佈於香港的樹林。 ‧綠翅短腳鵯: 有蓬鬆的短冠羽,頭部褐色,上體橄欖色,下體淡褐色。 綠翅短腳鵯是較為少見的留鳥,過往紀錄地點有大埔滘、梧桐寨等。 ‧白頭鵯(又稱白頭翁): 頭部黑色,頭後白色且耳羽有白色斑,全身大致呈橄欖綠。 白頭鵯為常見留鳥,廣泛分佈於香港。 ( B仔自然教室facebook /香港生物多樣性資訊站) 紅耳鵯(香港生物多樣性資訊站片段) 綠翅短腳鵯(香港生物多樣性資訊站片段) 白頭鵯捕食畫面(香港生物多樣性資訊站片段)

  5. 2021年3月28日 · 叉尾太陽鳥. 雄性叉尾太陽鳥的頭部呈金屬藍綠色,喉和上胸為深緋紅色,嘴部向下彎曲。 雌鳥和雛鳥上身綠色,頭頂灰色,腰淡黃色,下身偏黃色,常於花間覓食。 叉尾太陽鳥叫聲是連續短促的高音「吱吱」聲。 【音檔: 叉尾太陽鳥叫聲 】 8.

  6. 2023年5月23日 · 港大與香港科技園公司合作成立「細胞治療實驗室」,將致力發展為心血管疾病患者提供的幹細胞療法、血癌患者的CAR-T細胞療法。 港大醫學院長劉澤星表示,本港病人現時須在外地製造CAR-T細胞,惟成本較高,港大將在新實驗室研究在本地研製相關細胞,盼令更多病人受惠。 新實驗室已獲「良好生產規範(GMP)」及「先進療法產品(ATPs)」認證。 劉澤星在開幕禮致辭時表示,現時「大B-細胞淋巴瘤」或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等患者可接受嵌合抗原受體T細胞(CAR-T)治療,惟相關成本高昂,而本地製造相關細胞則可壓低成本。

  7. 2021年11月7日 · 在濕地公園不時會見到鷺鳥的蹤影,香港濕地公園在facebook專頁說明,在香港常的鷺鳥分小白鷺、中白鷺及大白鷺,牠們雖然外觀相似,但可從牠們的體型、喙部(嘴)和腳趾的顏色作簡單辨認。 小白鷺 ︰體型最細,黑喙,黑腳,黃腳趾。 其頸部較中白鷺和大白鷺短。 繁殖期時,頭後會長出兩條幼長飾羽,胸下背會長出繁殖羽,俗稱「婚羽」。 中白鷺 ︰體型中等,身長約70厘米,喙尖微黑但整體黃色,黑腳,爪偏黑。 頸部呈「S」形,但不及大白鷺明顯。 繁殖期的中白鷺,嘴可以呈黃色帶黑,亦可能呈全黑色。 大白鷺 ︰體型最大,身長近1米,黃喙,黑腳趾。 頸很長,有明顯的「S」形扭結,形狀奇特,嘴裂超過眼睛。 繁殖期嘴部會慢慢變黑,面部呈現青藍色。 其他觀鳥資訊: 大紅鸛九龍公園孵蛋【有片睇】

  8. 2022年2月8日 · 1. 石崇 ——體型呈側扁,體色多變,由啡色至紅色不等,魚身及近嘴部具大量肉質觸鬚。 頭上有時呈白斑,體側及魚鰭散佈黑色斑點。 鰭棘具有毒腺,尾鰭呈圓形。 2. 細鱗 ——幼魚和成魚在外觀上差異較大,成魚體型呈延長及側扁,魚身以藍灰色至銀灰色為主,腹部白色,全身散佈黃色斑點,尾鰭近截平形。 3. 火點 ——體型呈長橢圓形,魚身以銀白色為主,背部啡色,體側有時會有黃褐色縱帶,近後半側線具橢圓形黑斑,腹部粉紅色至銀白色。 腹鰭及臀鰭呈黃白色,尾鰭稍為內凹。 4. 烏頭 ——體型呈圓筒形,眼圓,具發達的脂眼瞼(厚厚的透明覆蓋物)。 背部橄欖綠色,腹部銀白色,體側具六至七條暗色縱帶,尾鰭為叉形。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