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Euro 2016 Qualifiers終場
    11月 19日vs格魯吉亞
    W
    3 - 1
    European Championship Finals12:00 下午 EDT
    6月 15日vs克羅地亞
    European Championship Finals3:00 下午 EDT
    6月 20日vs意大利
  2. 2022年7月17日 · 據路透社報道,貝理雅上周六(16日)在位於英國首都倫敦以西的迪奇利公園(Ditchley Park)舉行的一個論壇上說,世界正處於歷史轉折點,可與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或蘇聯解體相媲美:但這一次,西方顯然沒有崛起。 他認為,本世紀最大的地緣政治變化將來自中國,而不是俄羅斯。 他並說俄烏戰爭清楚地顯示,西方不能認定中國「會按我們認為合理的方式辦事。 他還表示,「中國的超級大國地位是自然且合理(justified),它並不是前蘇聯」,而且中國的盟友很有可能是俄羅斯和伊朗。 貝理雅也認為,西方不應讓中國在軍事上超越他們。 「我們應該增加國防開支,保持軍事優勢(military superiority)。 中俄外長會晤 拉夫羅夫:俄中關係不受外部干擾 發展潛力巨大.

  3. 2021年1月25日 · 社會熱點. 發布時間: 2021/01/25 20:19. 最後更新: 2021/01/25 20:19. 分享: 在拜登的就職典禮上,他身旁一位亞裔男子引起了網友們的關注。 更有部分陰謀論將其說成是「拜登的中國保鏢」,以此炒作所謂「拜登勾結中國」,甚至指拜登被「中國控制」。 查實這位亞裔男子名大衛·趙(David Cho),為韓裔美國人,是美國 總統保安團隊「兩朝元老」。 據美媒報道,這位亞裔男子是美國特勤局負責統籌總統安保的特工。 資料顯示,這位特工名為大衛·趙(David Cho),在前總統特朗普任內也擔任相同職務,曾參與特朗普與金正恩的兩次會面中的安保工作,並於2019年因工作成績突出被美國國土安全部授予特別獎章。

  4. 2020年5月30日 · 社會熱點. 發布時間: 2020/05/30 19:18. 最後更新: 2020/05/31 21:12. 分享: 北京決議推行「港區國安法」,引發各界關注。 成龍、譚詠麟、曾志偉等2,605名香港文化演藝界人士發表聯署聲明,期望全國人大常委會盡快制訂「港區國安法」,但同時希望相關法令保障業界正常的發展空間。 內地網民紛紛在微博稱讚他們為「真正的正能量明星」。 撐國安法同時 冀保障創作自由. 據內媒,文化演藝界昨日(29日)以個人和團體名義在報章刊登「關於支持國安立法的聲明」,連署人有2605人,連署團體有110個。 其中不乏知名人士,包括成龍、譚詠麟、曾志偉、鐘鎮濤、黃百鳴、王祖藍等。

  5. 2023年9月12日 · 中國人壽保險(集團)公司原黨委書記、董事長王濱,被控受賄3.25億(人民幣,下同),隱瞞香港存款5642萬元,今日(12日)被山東省濟南市中級人民法院判處死緩,剝奪政治權利終身,並處沒收個人全部財產。

  6. 2021年7月24日 · 全國政協外事委員會主任、中國財政部原部長樓繼偉表示,疫後經濟一旦復甦,正常的需求恢復會產生通脹壓力,目前已經處於此局面。 至於會否出現上世紀70年代滯脹局面,樓繼偉指確實有這種可能,但強度和表現方式會不同。 經濟復甦後 中國財政政策力度會收縮. 據中新經緯報道,樓繼偉今日在全球財富管理論壇2021北京峰會上說,疫情導致資本價格上漲和債務高企,在經濟受到壓力的時候,很多時候並沒有反映為物價上漲。 但是經濟一旦復甦,正常的需求恢復會產生通脹壓力,特別是大宗商品價格具有先導性,會先上漲。 他稱,目前已經處於這樣一種局面了。 至於下一步通脹走向如何,會否出現上世紀70年代滯脹的局面,樓繼偉指出,確實有這種可能,但是強度和表現方式會不同。

  7. 2023年12月15日 · 澳洲國立大學安全專家布魯斯特(David Brewster)向路透表示,在一場大戰中,行駛在印度洋的中國油輪「會發現它們很容易遭到攻擊」。 同樣,中國海軍艦艇會被圍困在印度洋,缺乏空中掩護,因為中國在該區域沒有可以依賴的基地或設施。 有專家指,這軟肋將給對手提供升級戰爭的選擇,尤其是持久戰時。 另有受訪人士表示,目前不清楚的是北京在意識到自己的軟肋後,是否會影響其在台灣問題上的算計。 中國近年亦正把能源供應多元化,已透過輸油管從俄羅斯、緬甸和哈薩克進口原油。 但直至去年,中國從這些國家進口的石油仍只佔進口總量的10%左右。 路透社曾聯絡中國國防部,尋求對中國在印度洋實力的評論,但據報未獲任何回應。 責任編輯:陳建錫. 地緣政治 軍事演習 軍事 外交 國防 解放軍 中國國防部 美國 中國 台灣

  8. 2020年6月15日 · 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付凌暉周一(15日)回應稱,關於6億人每月人均收入1000元,可從全國住戶收支與生活狀況調查數據得到印證,認為有關數據反映基本國情。 付凌暉稱,根據2019年相關數據,低收入組和中間偏下收入組共40%家庭戶,對應人口為6.1億人,年人均收入為11485元,月人均收入近1000元。 其中,低收入組戶月人均收入低於1000元,中間偏下收入組戶月人均收入高於1000元。 【中國經濟】6億人月入僅千元 克強條數點計出來? 「決勝小康」任務不變 6億千元月薪族不屬「貧困」 他表示,這些數據反映中國社會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發展之間的矛盾,反映中國的基本國情。 農村和中西部地區 相當部分居民收入偏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