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Euro 2016 Qualifiers終場
    3月 26日@格魯吉亞
    L
    0(2) - 0(4)
    2:45 下午 EDT
    9月 7日vs芬蘭
    2:45 下午 EDT
    9月 10日@愛爾蘭
  2. 2016年5月10日 ·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黎忞)學生學習差異一直是教育界面對的重要挑戰,早前有自稱第三組別(Band 3)中學的教師於網上「訴苦」,指由於校內學生程度參差,為提升他們的考試表現,老師需要出一份淺易的考卷,從而令全級合格率達八九成,慨嘆當今做老師都逃不過被「捽數」的命運。 多名教育界人士直言,有關「出淺卷」情況於學業水平不高的學校頗為普遍,原意是透過配合學生程度,提升學生學習動機和自信;但亦有機會涉及「造好條(合格率)數」,以爭取校長及家長「認同」好作交代。 現時在九龍一官立中學任教英文科的陳老師向本報記者表示,以他所知,不少Banding不高的中學均有採取「出淺卷」做法,其所屬學校校長及科主任,也間接鼓勵教師這樣做。

  3. 2018年11月7日 · 文憑試說話題型一般分為以下四大類型:協商、交流、爭議、評論四類。 學生需因應不同性質的題目,互相啟發砥礪,以期做到對討論題目有更深入的了解,更具啟發性的討論結果。 以2017年文憑試中其中一題為例: 近年來,不少公共設施的選址均受到社區人士反對。 試評論這個現象。 學生除了要抓緊題目中「公共設施」、「選址」、「社區人士」關鍵字詞外,也要捉緊「評論這現象」之意。 例如學生可思考這現象的成因、情況和影響,社區人士為何反對? 他們的心態是如何?

  4. 2019年5月14日 · 梁振輝 香港資深出版人. 大部分香港人所沿用的粵語讀音主要是從老師,其次是長輩和朋友聽來的,甚少會去查字典,大抵是不是人人懂得數「筆畫」和對「部首」有充分掌握。 近年,網絡興起,香港有大學單位順勢開發了一個「粵語審音配詞字庫」,漸漸成為當今最具權威性的粵音查考工具。 以下截圖展示了該單位對「夾」字的處理手法: 就上表資料,不知就裡的人們會覺得「夾雜」是可以有「gap3雜」、「gep6雜」和「gip6雜」這幾個聽來怪怪的讀法的。 究其原因,這幾個「異讀」原來只適用於「粵方言」,卻因沒提供對應詞例而有此誤解。 對筆者來說,這可看成得物無所用了。 在「有音必有例」的前提下,筆者將之重整及補充(紅色字體)如下: 看到上面一片「紅海」,讀者應不其然地說:「唔係呀嘛! 」(不會是這樣吧!

  5. 2016年12月21日 · 詞原為音樂歌詞. 用詞來抒情勝於詩,感情可以更細膩,描寫可以更仔細具體,所以感染力更強。 詞是配合音樂,可以唱出來的歌詞,源於唐代,至宋代大盛。 由於要入樂,所以首先有一個代表音樂的「詞牌」,例如指定篇章的《念奴嬌》、《聲聲慢》及《青玉案》這些便是「詞牌」。 每首詞均須依據「詞牌」的規格填寫,哪一句的字多、哪一句的字少、哪裡需要押韻,均要依據「詞牌」的規定。 「詞牌」主導格律而不主導內容,主導內容的是「詞題」,例如《念奴嬌》的「赤壁懷古」、《聲聲慢》中的「秋情」、《青玉案》中的「元夕」便是表達內容的「詞題」。 詞以字數可分三類,58字之內的稱「小令」、59字至90字的稱「中調」、91字或以上的稱「長調」或「慢詞」。 所以,《念奴嬌》及《聲聲慢》是「長調」;《青玉案》則是「中調」。

  6. 2014年5月14日 · 文匯網是香港文匯報全資附屬網站,面向全球華人,溝通兩岸三地,每日提供大量及時準確的新聞及資訊。Wenwei(Wenhui) is a wholly-owned subsidiary of Hong ...

  7. 2016年10月12日 · 2016-10-12. 2012年考題是曾敏之(左)的《橋》,以不同的橋抒發家國之思,如羅湖橋(上)勾起作者年輕時報效國家的熱忱,而對天橋(下)則有種「雖信美而非吾土」的感慨。 資料圖片. 根據考評局考試大綱指引所指,閱讀卷主要考核學生理解、分析、感受、鑑賞、運用不同策略等能力,而所謂的理解,其中一項就是考核學生劃分結構段及歸納段意的能力。 分段有誤 段意無分. 首先,回答此類題目時,學生須小心劃分段意,否則段落劃分有誤,段意則不給分。 如屬敘事抒情的文章,學生可留意敘事中的時間線來劃分段落層次;論說文章,學生則不妨留意作者的立論、論據與論證的安排。 以2013年張曉風《我交給你們一個孩子》第一題為例,學生須將全文十二段自然段,劃分成四個結構段。 留意脈絡 以事分類.

  8. 2016年6月29日 · 2016-06-29. 2012年文憑試,以曾敏之(上圖)的《橋》作為閱讀理解考題,但若不了解近代歷史,如上世紀印尼推翻總統蘇卡諾(下圖)並引起排華暴亂,恐怕很難理解文中的時代背景。 資料圖片. 中文科不單要求學生掌握基本的語文工具,作為母語,更要學生掌握中華文化。 在此必須補充的是,所謂「中華文化」不單是傳統的孔孟之道、諸子之言、禮俗風尚,還涉及現當代的歷史政治、民族情懷等。 本文以2012年閱讀材料曾敏之的《橋》為例來作一說明。 《橋》一文中展現了一幅華人的現當代史圖卷,如果對這些歷史沒有基本概念,真是不易理解此文。 充滿憧憬 報效國家. 首先,是知識青年的際遇。 20世紀40年代後半期,不少身處海外的年輕人對即將誕生的新中國充滿憧憬,他們皆有回國報效國家的豪情壯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