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Copa America8:00 下午 EDT
    6月 20日vs加拿大
    Copa America9:00 下午 EDT
    6月 25日@智利
  2. 2020年4月1日 · NIPdistilling 無名氏於去年 12 月開始營運,兩位創辦人 Nic Law 和 Jeremy Li 為釀出最出色美酒,不惜到外國酒廠打工學習前沿酒廠營運方式,回港後更利用本土材料,釀出極具香港風味的特色氈酒。 2017 年 4 月,品牌顧問 Jeremy 和律師 Nic 兩位喜愛 Gin 的年青人決定攜手製作香港手工氈酒。 Jeremy 說:「香港既然有不少手工啤酒廠,那為何不能夠有氈酒廠? 我們都知道是難的,英、美、澳、日、台灣他們有土壤,有能力做到手工氈酒,但香港不重視手工氈酒,很難做到自家品牌……但如果夠堅持的話,肯定是有機會成功的。 「疫市」求生,打工仔、老闆自保術+口罩採購指南: 《中小企抗疫指南》電子書免費睇! 「無名氏」創辦人 Jeremy(左)和拍檔 Nic。

  3. 2019年11月28日 · 「少爺」的 logo 是一條褲子,原來背後有一段有趣故事,當年 Rohit 與團隊商量品牌事宜,某位朋友向他推介一套 1963 年的港產片《工廠少爺》,Rohit 一看便愛上。 他說:「這套喜劇是講述某位工廠老闆的兒子用化名在工廠由底做起。 主角少爺有表裏兩面,一方面他玩世不恭,非常玩得,做事好像不上心,但另一方面,他背後非常勤力、奮發,與我想給人的品牌形象非常接近,所以便決定了品牌要叫做少爺。 我們 logo 的褲子,表面上得意、趣怪,但背後又給到人 60、70 代工業風的感覺,能代表到我們其實是製造業。 6 年前手工啤酒在香港還未起步,大部分資源香港也沒有,只能由零開始研究,當年的同行直到今天已餘下很少仍在營運,可見在香港經營手工啤確備受挑戰。

  4. 2019年11月4日 · 商管策略. 發布時間: 2019/11/04 16:15. 最後更新: 2019/11/04 18:01. 分享: Artista Perfetto 由台灣帶來的「1+1」咖啡,配上極具香港特色的老婆餅,台港兩種食物味道非常夾。 香港生活節奏急速,節奏極快,以經營咖啡店為例,台灣與香港的環境便大不相同。 80 後青年楊曜輝跟朋友在台灣和香港先後開設咖啡店,團隊在台北創業 6 年後,去年回流香港。 他接受 SME.hket 訪問時指出,台灣與香港在經營環境各有特色,台灣咖啡業競爭亦很大,又受「慢活」生活態度影響,充斥著極多不以賺錢為首要目的的咖啡店,故當地咖啡的售價非常便宜,跟香港迅速地汰弱留強的環境不同。

  5. 2021年4月15日 · 商管策略. 發布時間: 2021/04/15 16:54. 最後更新: 2021/04/15 16:55. 分享: 連鎖快餐店麥當勞創立了獨有的經營模式,令公司初期收入大增,但「麥當勞之父」Ray Kroc 時在形勢大好下捨棄眼前利益,將大部分利潤送給別人,但他最後利用「隧道效應」(Tunnel Effect)再收購麥當勞。 毋須賣廣告照大排長龍? 「250定律」成海底撈撈底秘技 【 見下頁 】 「隧道效應」是指,人在壓力和困難的情況下,通常只能看見立即、短淺的事物上,難有中長線策略思考。 面對燃眉之急,我們的認知資源一旦被某件事情佔據,便會產生所謂的「隧道視野」,讓人在決策時無法想得全面,最後做出不利自己的決策。

  6. 2019年12月7日 · 香港愈來愈多咖啡店,儼如戰國時代,但很多咖啡店都只能捱一兩年便結業,當中發生了甚麼問題? 現擁 5 間分店的咖啡店 sensory ZERO,東主許孝榮(Alvin)稱在創業之前曾是連鎖零售集團高層,並協助過 200 間餐廳開業。 他直言開咖啡店門檻低,因而令創業者忽略了很多經營關鍵問題;當中不乏想法天真的人:「例如他會說,我的咖啡店想簡簡單單,好像星巴克(Starbucks)那樣,賣下咖啡賣下食物。 Alvin 正色道:「星巴克的模式是絕對絕對不簡單。 尤其香港的星巴克,是在一兩年之內便回本,美國總公司常常派人過來親自查詢發生了甚麼事,當中有沒有做假帳…… 後來發現,全世界星巴克在咖啡和食物收益比例是 9 比 1 ,惟獨香港是各佔一半。

  7. 2019年9月11日 · 余卓羲 2017 年在 YouTube 建立個人頻道(Channel),專教砌機及電腦知識,說:「其實很少教砌機的 Channel 是廣東話的,技術型的 youTuber 亦買少見少」,就是這種具特色的 Channel,加上頻道之間互動,以及跟 Rose Ma、屎萊姆等網路紅人合作,余卓羲的 YouTube 個人頻道知名度穩定上升,現時已有約 12,000 人訂閱。 會宣傳店鋪的自家 YouTube 頻道帶旺了其「砌機」業務,營業額隨着愈來愈多訂閱呈倍數增長,團隊亦大幅擴張,2017 年的 1 人公司至今已足有 10 人,包括 4 名全職員工和 6 名兼職。 無實體店的飛馬電腦工作室亦愈搬愈大,由 party room 的一角遷入了工廈單位。

  8. 2020年8月22日 · 善水資本理合伙人馬良 (Nicolas de Mascarel) 表示,即使本港經營環境困難,但形容新巴及城巴「一直堅定不移地為提供服務」,相信最終可「克服當前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