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正選
    後備
    入球
    黃牌
    紅牌
    上陣
    賽季 20230
    1
    0
    0
    0
    1
    Community Shield11:00 上午 EDT
    8月 10日vs曼聯
  2. 2023年7月27日 · 中央政治局會議為下半年經濟工作定下基調,承認中國經濟面臨新困難、新挑戰,對不同領域的描述出現微調,市場觀望政策轉向,陸續出招托經濟。 《ET財智TALK》請來有「冠軍分析師」之稱,奧陸資本總裁兼投資總監蔡金強 (Oscar)拆解當前中國經濟形勢,會否出現超規格救市? 中港股市能否起死回生,重拾升浪? 在基金普遍低配中港股市下,未來數月甚麼股份最有爆炸力? 立即收看: https://video.hket.com/video/3581490. ET財智Talk. 【ET財智Talk】中港股市即將起死回生? 冠軍分析師奧陸資本蔡金強前瞻最具潛力爆升股.

  3. 2021年3月17日 · 晨星EMEA及亞洲區基金研究總監陳永熙表示,2020市場表現突出,環球市場估值反映了投資者對今年全球經濟強勁復甦愈趨樂觀,加上投資者風險偏向增加,因此需要注意昂貴資產估值及市場向下的風險。 2021晨星最佳基金獎(香港)得獎名單如下: 責任編輯:李瑩. ======= 立即選股,參加抽獎,贏取總值超過HK$10萬獎品! 欄名 : MPF理財. 投資研究機構晨星(Morningstar)(亞洲)公佈2021最佳基金獎(香港)得獎名單,今年最佳強積金計劃獎由中銀國際英國保誠信託有限公司—我的強積金計劃獲得。 【大中華vs香港vs美國 MPF股票.

  4. 2023年10月28日 · 該位導師將Trias的事務律師工作比喻為海鮮商販盡量地剝生蠔,儘管Trias把這刻板工作幻想成「正在尋找珍珠」會更有趣味,但對他來講,只要專注於「剝生蠔」這個唯一目的,工作便會更容易、更順利。 Trias意識到在法律工作中,一些做法有時被稱為「最佳實踐」(Best practices)是有其道理的。 年少的他一度認為只有脫穎而出、或嘗試把一些經過時間考驗的策略重新構思,才能在職涯中取得進步。 然而,他現在認為「如果沒有壞,就別修理」(If it ain’t broke, don’t fix it)這句古老格言比想像中更可取。 錯誤2:誤以為投資的「時機」比「習慣」更重要. 真正的財富需要長時間、聚沙成塔地累積,短線回報難以依靠。

  5. 2019年5月3日 · 如今,他倆已結婚十多年,育有兩名子女。 颱風暴雨下 緊守崗位. 每當颱風或暴雨來襲,Jason就需要緊守崗位,在公司內侯命,確保全港的供電正常。 當風球除下後,他就需親身到位於山上的架空電纜進行檢查,路途中不時會遇到有倒塌危險的大樹,而且地面環境濕漉漉,也增加了工作的危險性。 但他指公司要求員工以安全為先,因此即使在惡劣的環境下,他仍能專注工作。 由學徒變師傅. 努力不懈總有回報,在進修及經驗的累積下,Jason晉升成技術員,負責工程的項目管理。 每次能按規定,順利地完成工程,都為他帶來滿足感。 「將工程在指定時間、預算、人手下完成,有時行過完工的地方,都會覺得自豪。 在2015年,他放下「架撐」,穿上裇衫,再進一步成為電力工程學院(現為中電專才學院)高級導師,成為教導學徒的師傅。

  6. 2022年9月9日 · 今次溫子一言,介紹一位美國作者,Simon Sinek的三本書,分別是: 1、Start with Why. 2、Leaders Eat Last. 3、The Infinite Game. 這個系列,從個人價值、到團隊建設、至最後的策略設計,完美的和『禮記.大學』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對上。 Start with Why (2009) IQ(智商)高,是以前決定成功的基本因素。 後來,發現IQ高,EQ(情商)就容易低,因為恃才傲物、目中無人。 但從來be kind和be right之間,kind更勝一籌。 Kind,是EQ。 所以,why比what和how都更重要。 What和How,與IQ有關。 Why,則成於EQ。 什麼是Why?

  7. 2020年8月27日 · 患病體會規律生活的重要. 柏格於31歲時首次出現心臟劇痛,後來醫生診斷他患有先天性心臟病,指其右心室發育不良。 在他的工作時間裡,他同時遭受到心律不正的折磨,更曾令他精神崩潰。 他表示,患心臟病令他明白到,每個人都有機會被挫折打敗,最重要是找到自己的生活規律,知道自己想要怎樣的人生。 他以自己患病及投資的經驗,給予了年輕人5個致富建議。 要成為企業家,就要準備好冒險。 創業是個高風險、高回報的行動。 他指出,作為一個企業家,就難與其他年輕人一樣可以有穩定的儲蓄。 因為當你選擇了創業,就要承受有機會一無所有的風險。 但一旦你的企業成功,所得的回報將會遠超出想像。 努力奮鬥,它不會傷害你。 柏格從來都沒有想過要把工作及生活平衡。 他提到當他1996年進行心臟移植手術後,第一時間就想開始工作。

  8. 2020年11月2日 · Ramit Sethi在大學就讀心理學時,已開始積極研究有效的致富方法,並將研究撰寫成暢銷書《我教你變成有錢人》(I Will Teach You To Be Rich)。 透過暢銷書及在網站開辦理財規劃課程,他在年輕時已成為白手興家的百萬富翁。 根據他的教學經驗,他認為以下幾個錯誤理財觀念會成為年輕人在理財上的絆腳石,籲他們應改變思維,並選用有效的理財方法。 【要財務自由先要財務獨立 這幾方面你做得到嗎? : 按此 】 1. 「我需要專注創造被動收入。 被動收入對於不少年輕人而言是一場美夢。 毋須努力工作,也能夠賺取足夠的收入去享受生活。 不過,他們很可能忽略了成功達到財務自由的人所付出的時間及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