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正選
    後備
    入球
    黃牌
    紅牌
    上陣
    本季3
    1
    0
    1
    0
    4
    賽季 202322
    8
    2
    5
    0
    30
    超級聯賽終場
    5月 19日vs紐卡素
    L
    2 - 4
  2. 2017年9月18日 · 年薪百萬的商界女強人決定重拾祖輩夢想,創立工藝文化創作室Jos《約》,專門訂製高級旗袍及珠寶,請來曾為不少天皇巨星設計舞台戰衣的裁縫大師,冀將香港引以為傲的文化工藝承傳。 內戰家財盡失 父由零開始. 工作室創辦人兼創作總監林麗娜(Lina)打滾商界多年,曾於上市金融集團任銷售部門、風險管理管理層,年薪百萬元,至小已接觸珠寶。 兩年前決定重拾家族企業,6月於炮台山開返新2000呎工作室。 工作室會與本地、日本、印度及猶太珠寶商合作,引入古董珠寶。 (曾有為攝) Lina家族曾是珠寶世家。 祖輩自1888年代開始經營珠寶生意,後來因中國國共內戰,家財盡失,父親由零開始。 當時為了維持家中生計,就沒有再營運珠寶生意。 父親在我30歲時曾概歎說:若你能再次繼續珠寶生意,我會很開心。

  3. 2021年9月25日 · 疫下曝光率減 品牌更重教育. 談及疫情影響,他指疫情下難到外國參與時裝周,導致品牌曝光率及吸引買家的機會減少。 期間,品牌更着重在環保方面作教育推廣,讓消費者接觸新概念。 隨着疫情逐漸穩定,展覽也恢復實體形式舉行,本月該品牌在CENTRESTAGE(香港國際時尚匯展)中,發布新一季時裝系列,下月亦會趕赴上海發布新品,接觸不同受眾及買家。 供可持續解決方案 瞄準網購. 品牌成功以環保設計打響名堂,Angus透露,去年品牌銷售額達到7位數字,近年品牌趨向多元化,不僅作為一個時裝品牌,更為行業和其他品牌提供可持續解決方案。

  4. 2016年6月3日 · 兩個熱血青年曾每天一起放學,回家路上討論時事歷史,談改善國家民生的理想。 後來二人踏入職場,也曾在同一公司工作: 我們都在新昌打工,不過我最初做低層,他就做Manager(經理)。 在發展商學到嘢,我們就走去做地產代理。 1992年王文彥離開中原,但仍持有中原45%股份,同年施老闆到上海開拓內地業務,中原中國的生意,仍依中原香港的股權分配(施王各持45%,10%屬中原亞太區總裁黃偉雄),施永青說,對拍檔已盡「商業道德」: 後來黃偉雄覺得自己參與內地業務不多,主動將股份捐給中原慈善基金,相反王文彥覺得自己在中原都有14年功勞,40%多的權益收之無愧,但他這24年在內地中原,幾乎咩都無做過喎! 好多人都想做王生個位,唔使做有得分,投資少少分咁多。

  5. 2021年11月3日 · ESR的新經濟資產管理規模超過500億美元,佔擴大後集團EBITDA的大約80%。 ARA集團負責管理多項長實集團旗下房地產托基金(Reits),包括置富產業信託 (00778) 、泓富產業信託 (00808) 、擁有北京東方廣場的匯賢產業信託 (87001) 。 相關文章: ESR:收購ARA資產已獲逾半持股的股東支持. 【長實】ESR就全購長實多隻REITs管理人ARA集團修訂收購協議 發行代價股份增至逾46億美元. 貼身追蹤股價變化、重要消息、賺蝕成績,更易作出投資判斷 | 立即免費下載使用 【按此】 港股 ESR(01821) 收購 匯賢產業信託(87001) 泓富產業信託(00808) 置富產業信託(00778)

  6. 2023年8月26日 · 這部機械有多厲害? 一般漁民最怕「死流」、「滯潮」的出現,水中的含氧量大跌,會令大批魚類死亡。 Alex用了由他研發的純氧機後,可以隨時量度得到魚排的含氧量,他舉例說,今年「死流」提早來臨,上月底的水底含氧量很低,幸好從他及時發現,並向水中注入氧氣,成功令魚群避開缺氧至死的一劫。 他指出,以上機器可以大幅減低死亡率,如一般沒有用增氧機的漁民,一個籠養1,000條魚,一場「死流」出現,可能「死剩」約400條魚,損失慘重,故本港普遍魚排的魚類存活率只有六成左右。 而他的養殖場的魚,過去這幾年的存活率高逾九成,「我會不停在水中增氧,令魚類的生病時的交叉感染率,及寄生蟲的感染率低很多,也因為以上技術,我的魚沒有太多機會生病,所以我又不需要用藥。

  7. 2022年11月27日 · 反思環保產業窘境 主要欠經驗及人才. 回顧本港在2017年觸發的廢紙圍城,以至近年轉型回收木製電橙柱及防撞木欄循環再用的志記鎅木廠面臨逼遷、回收紙包飲品盒機構「喵坊MilMill」等風波,均喚起公眾關注香港環保產業、環保回收面臨的窘境。 鄭逸豪認為,MilMill風波更啟發外界反思,是否必須是高科技的類別如工業4.0,以及元宇宙技術等,才能在此地有生存空間。

  8. 2020年10月9日 · 環球政經. 發布時間: 2020/10/09 17:06. 最後更新: 2020/10/09 17:47. 分享: 科學期刊《Astrobiology》日前刊登文章,指科學家發現了24個適合人類移居的星球。 世界自然基金會報告 45年間全球野生動物減少68% 【 下一頁 】 團隊表示,過往科學家專注於尋找與地球一模一樣的行星,容易忽略其實存在一些更適合生命誕生的星球。 所以本次的研究並非如過往般尋找與地球相同的行星,而是搜尋與地球一樣具備條件有利生命延續及繁衍的行星。 追溯史前地球模樣 香港7.5億年前在哪裏? 【 下一頁 】 團隊以地球為研究藍本,發現熱帶地區生物較活躍,所以他們目標尋找潮濕和暖的行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