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其他比賽

    Euro 2016 Qualifiers終場
    11月 18日vs直布羅陀
    W
    14 - 0
    Euro 2016 Qualifiers終場
    11月 21日@希臘
    D
    2 - 2
    European Championship Finals3:00 下午 EDT
    6月 21日@荷蘭
    A 組GPWDLPts
    100000
    100000
    100000
    100000
  2. 2019年5月1日 · 2019-05-01 03:18:36 大公报. 字号. 图:亲赴巴黎、成为唯一进入和会现场中国记者的胡政之(左图右一),向国内发回专电14篇、通讯4篇\资料图片. 大风起於青萍之末。 一个世纪之前,如果说南北割据、战祸纍纍、民生凋敝是孕育民主革命的社会土壤,那麼,巴黎和会上中国作为战胜国遭受的歧视和侮辱,无疑是压倒将倾大厦的最后一根稻草。 在这个劃时代的历史节点上,曾见证并记录了诸多重大历史事件的百年老报《大公报》,某种意义上可被视为这股民主浪潮的参与者和推动者。 时任《大公报》经理兼总编辑的胡政之亲赴巴黎,成为唯一进入和会现场的中国记者。 他从巴黎发回的第一手新闻报道,首次在重大国际问题上发出了中国人自己的声音。 大公报记者 郑曼玲\&

  3. 2019年5月5日 · 【大公报讯】1919年1月18日,第一次世界大战获胜的27个协约国,在巴黎凡尔赛宫召开和平会议。 在这场“巴黎和会”中,作为战胜国之一的中国提出维护国家领土主权的三项提案竟不被认可,甚至被要求把德国在山东的特权全部转让给日本,而北洋政府竟打算在丧权辱国的“对德和约”上签字。 当年大公报总编辑胡政之远赴巴黎,获取第一手材料。 成为现场唯一一名中国记者,令国人第一时间了解谈判进展。 胡政之的文章在《大公报》刊发后,引起强烈反响。 人们从报道中看到帝国主义战后分赃的狰狞面目,长期压抑在心头的怒火和爱国热情被瞬间点燃。 大公报亦因此成为引爆五四运动的舆论推手。 网友观点. 请输入内容... 大公网香港新闻频道.

  4. 2024年2月14日 · 2024-02-14 04:02:51 大公报. 字号. 三年前曾预言“美元崩盘”的摩根士丹利前首席经济学家罗奇(Stephen Roach),近日又语出惊人,声称香港受三因素影响,所以判定“香港已经玩完”。 罗奇曾有“中概好友”之称,长期受惠于中国发展红利,近年却一改立场,对中国及香港特区不断作出负面评论,背后原因为何不得而知。 “看空”中国、“看衰”香港,罗奇不是第一个,也绝不会是最后一个,但正如无数个“中国崩溃论”不断破产一样,“玩完论”只会沦为世人笑柄。 更何况,香港什么风浪没有见过,历史上无数例子说明,香港总能在变局中开新局,筑牢国安防线、完善选举制度、轻装上阵的香港,发展才刚刚起步!

  5. 2022年6月23日 · 起源. 2018年2月,港人陈同佳涉嫌在台湾杀害女友后潜逃回港。 因港台之间没有签订刑事司法协助安排和移交逃犯协议,陈同佳无法被移交至案发地台湾受审。 为维护法治与公义,堵住法律漏洞,香港特区政府提出修订《逃犯条例》和《刑事事宜相互法律协助条例》。 然而,反对派和激进势力“盯”上了这个机会,自2019年6月起推动各种激进抗争。 在特区政府多次表示修例工作已彻底停止后,他们继续以“反修例”为幌子,变本加厉策动暴力且不断升级,直至公然鼓吹“港独”。 从6月开始的游行屡屡演变为暴力冲突,其行动完全超出了和平游行示威的范畴。 激进分子有组织袭击警察事件开始发生,警察总部两度被包围,政府部门受到滋扰,特区立法会大楼更遭到严重冲击和大肆破坏。 被“装修”的城市.

  6. 【大公报讯】据路透社报道:因以色列参赛而陷入争议的2024年欧洲歌唱大赛11日在瑞典马尔默落下帷幕,瑞士选手尼莫夺冠,以色列选手位列第五。 11日决赛期间,数千名支持巴勒斯坦的示威者在赛场外游行示威,一度与警方发生冲突。 警方用胡椒喷雾驱散人群。 本届欧洲歌唱大赛的口号是“因音乐而团结”,但巴以冲突令比赛蒙上阴影。 许多欧洲艺术家和活动人士呼吁,既然2022年俄乌冲突爆发后俄罗斯被禁赛,今年以色列也应当被禁赛。 赛事主办方欧洲广播联盟拒绝了这一提议,被质疑存在“双重标准”。 以色列选手戈兰晋级决赛,一度成为博彩公司预测的决赛前三甲热门人选。 9日和11日,赛场外均爆发大规模示威,要求将以色列排除在比赛之外。 决赛现场也有人挥舞巴勒斯坦旗帜,观众席上同时响起了欢呼声和嘘声。

  7. www.takungpao.com › news › 232109/2023/0816大公网

    大公网

  8. 2018年9月23日 · 中国外交部网站22日晚发布消息称,9月22日,中国外交部副部长王超同梵蒂冈代表团团长、教廷与各国关係部副部长卡米莱利在北京举行会谈,并签署关於主教任命的临时性协议。 中梵双方将继续保持沟通,推动双方关係改善进程继续向前发展。 专家表示,这标志着中梵关係的改善向前迈进了一大步,意味着中梵建交的一大障碍排除。 中国外交部和梵蒂冈22日同时公布,双方签署关於主教任命的临时性协议。 据梵蒂冈新闻网报道,教廷表示将会承认中国天主教爱国会任命的七名主教(郭金才、黄炳章、雷世银、刘新红、马英林、岳福生、詹思禄)的合法性,亦包括在2017年1月去世的主教涂世华,并指教皇方济各期望今次协议能抚平过去的伤痛,带领中国的天主教徒团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