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在众多质疑当中,声浪最高的还是对影片中科学元素的探讨:一方面,一众自媒体和公众号相继发文,细数影片中的“科学硬伤”;另一方面,有观点反驳,科幻电影并非科普教育片,适当的想象与夸张是可以被允许的。

  2. 2014年7月30日 · 影片中,一对恋人分手后,两人通过被称作“目标记忆清除”的虚构程序,删除了有关对方的所有记忆。 不过,这部软科幻电影完全不拿科学做噱头,也并未对记忆删除的科学原理进行说明和论证。

  3. 2017年1月23日 · 那么,《最强大脑》节目中看似匪夷所思的大脑能力的背后,到底有怎样的科学背景呢?. 普通大众又能否习得这种“脑力”呢?. 《中国科学:生命科学》于2016年第10期发表了由北京大学魏坤琳、方方担任通讯作者撰写的点评文章。. 以“捕风者”曹全 ...

  4. 在大多数人看来,中国电影人可以拍出情感片、战争片、喜剧片、悲剧片、悬疑片甚至恐怖片,但唯独拍不出科幻片。纵观中国电影历史,科幻电影寥若晨星,特别是近30年来,在美国科幻大片的冲击下,科幻电影在中国电影序列中更是难以谋得一席之地。

  5. 2018年6月26日 · 科学新闻-恐惧来自未知. 作者:记者 魏刚 来源: 发布时间:2018-6-26 16:31:58. 恐惧来自未知. 在世界未来学研究领域,“奇点”(singularity)是一个最前沿的理论。 奇点本是天体物理学术语,是指“时空中的一个普通物理规则不适用的点”。 而著名未来学家雷·库兹韦尔的“奇点理论”则认为,奇点是机器超越人类的临界点,在这以后,人类甚至将与机器融为一体。 2045年则被库兹韦尔预测为“奇点年”。 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进步,其在网络报道中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 不仅普通公众,就连许多知名人物也被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所震撼,对人工智能的未来充满恐惧。 比如,已故英国物理学家霍金曾在不同公开场合多次表达“人工智能可能导致人类毁灭”的担忧。

  6. 2019年3月5日 · 总体来说,美国科幻电影在情节设定上有几个突出特点,首先就是不惜笔墨地对未知世界进行勾勒。. 无论是《星际穿越》中广阔无垣的曼恩星球冰原,还是被巨浪潮汐覆盖的米勒星球,又或是错综复杂的五维空间……这些都建立起一种以太空为背景的 ...

  7. 2020年10月26日 · 1785年,皮内尔的一位患有精神疾病的朋友,在疾病发作时从精神病院逃出,最后自杀。 朋友的死让皮内尔倍感震惊,他由此决心从事精神病学研究,并在一所私人精神病疗养院里谋到一个职位。 或许是因为朋友之死带来的影响,皮内尔一直主张用人道主义态度对待精神疾病患者,并认为精神病不是魔鬼附体,而是由情绪障碍所致。 1801年,皮内尔接诊了一位34岁的女性患者,与其他患者不同,这名患者存在记忆力严重减退、言语功能丧失以及不能行走等症状。 这些奇怪的症状引起了皮内尔的注意。 患者死亡后,皮内尔通过尸检发现,患者的脑组织中充满液体,大脑明显萎缩。 之后,他在描述患者病情时,将其称为“痴呆”(demence),现代医学中的“痴呆症”(dementia)一词由此出现。 第一个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