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3年12月7日 · 商舖收黑幫索「保護費」恐嚇信 要求交200萬元 指2拒付錢住宅已被槍擊. 媒體指取得其中一封索取200萬元的信件。. (電視畫面). 【明報專訊】素里皇家騎警上月曾發布聲明指商戶成為遭勒索目標,現有報道指該市及阿博斯福一些商戶收到信件被要求交 ...

  2. 2023年5月15日 · 潘說,被下架的兩集紀錄片以中國律師為題,訪問三代律師在內地法例環境下如何做法律工作,受訪者之一浦志強的宏願是建立中國的法治環境,「能夠建立多少、有多少阻力,都是節目想探討的」。 加拿大多倫多明報新聞網.

  3. 2024年3月20日 · 「香港議會」發起人袁弓夷涉違反國安法被通緝,容海恩昨回應記者提問時稱,23條法例十分清晰,不會誤墮法網,「無擔心過」。 被問到有否向丈夫提供法律意見,她說留待對方自行處理,「總之我沒有這樣的問題」。

  4. 2016年1月21日 · 網民在諷刺電視情節時,有時會截取電視畫面,甚至用來「惡搞」。 知識產權署長梁家麗稱,應保留電視台台徽在截圖中,或在截圖上或文字說明中列明出處。

  5. 2021年8月11日 · 【明報專訊】香港教育專業人員協會(教協)上月底遭內地官媒抨擊是「毒瘤」、「必須剷除」,事隔12天,教協昨日宣布解散,結束48年工會事業。近日教協多項行動被視為「示好」,包括退出職工盟、推動國史教育等。...

  6. 2019年1月3日 · [2019.01.03] 發表 推文. 處所佔用人對訪客負有一般謹慎責任,但民事侵權法並非絕對保障受害人的權益,而是着重合理的保障,例如訪客因個人的過失而滑倒受傷,在法庭上有可能需要負上共分疏忽責任。 【明報專訊】法律賦予我們享有各種權利,如不受傷害的權利及擁有個人財產的權利等。 民事侵權是指侵犯他人財產、權利或利益的行為。 當受害人因他人侵權的行為而受到損害,就可根據民事侵權法提出索償。 民事侵權法的內容廣泛,與人身傷害有關的法律責任是民事侵權法的其中一環。 人身傷害與日常生活關係密切,例如在商場因地面濕滑跣倒受傷,便有可能牽涉到民事侵權法的應用。 民事索償 要證意外因負責方疏忽所致.

  7. 2024年4月23日 · 電視的85頻道原本為「財經體育資訊台」,昨早6時起改予鳳凰衛視旗下香港台播放。 頻道轉接時短片介紹81至85台頻道新編排,旁白讀出「多謝支持無 財經體育資訊台,以下請收看鳳凰衛視香港台」,過場再將「財經體育資訊台」台徽轉為「鳳凰衛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