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2年5月6日 · 作者: Esor Huang 5月 06, 2022. 在很多次 時間管理課程 中,我常常會被問到「情緒如何管理」問題。 即使已經掌控了某些時間管理工具,或是某些方法之後,我們可能最終過不去是自己心情與感受這一關。 例如雖然我已經知道如何利用工具來節省工作時間,也練習了如何拆解目標,但是在執行過程中,面對到自己或他人情緒時,往往這些計畫就感覺派不上用場了。 難道說,時間管理就只能是一種理性方法論,我們就應該依據理性而不要管自己感覺、情緒嗎? 還是說有什麼樣技巧,可以幫助在情緒中自己,繼續推動重要任務,而別讓時間不知不覺浪費掉呢? 今天這篇文章,是電腦玩物第 6001 篇文章,就來切入一個平常比較少討論主題,提供幾種我自己行之有年參考建議。

  2. 2017年5月26日 · 七條反思. 作者: Esor Huang 5月 26, 2017. 「時間管理」是個含義廣泛詞,當一個人說「我想要學時間管理」時,可能有一萬種可能指涉,我自己就有很多親身經歷,有時候有企業邀請我前去 講時間管理課程 ,口頭上他們說想學時間管理,但實際訪 ...

    • 第一階段:看見並捕捉你的情緒
    • 第二階段:再確認一次情緒
    我現在的心情是什麼狀態?
    這個心情狀態的強度我給幾分?(可以學「 Catch It 」設定1~5分)
    現在發生什麼事?
    我心中真正想的是什麼?
    休息幾分鐘後,回頭看一次第一回合的筆記。
    假設自己是局外人,我會跟剛剛擁有這個心情的人說什麼?
  3. 2016年12月13日 · 有了愈來愈完整的清單後,大腦的內在探索暫時先到一段落,接著我會根據上述清單,分出應該加強關心,或應該減少關心的領域。 如果可以,我還會把「 為什麼給他這樣的價值判斷的理由」 寫上。 例如: 優先關心: 2017esor的 Google 工作術最新專書。

  4. 2013年10月4日 · 一、 幫自己留下「神聖時間」 我有一個習慣是每天都有預留一段「神聖時間」,可能是晚上10點到12點,或是早上5點到7點,但也有可能是某個假日中午的12點到2點,當然這個神聖時間是留在我自己心裡的,只有我自己知道。 但是無論任何人要給我安排什麼事情、無論任何任務需要安排什麼時間,都絕對不會碰觸到我心中的這段每日的「神聖時間」, 當我跟別人說:「不好意思,這一天真的沒有時間了。 」 實際的意思就是除了神聖時間外,沒有其他時間可以安排了。 「神聖時間」的時段不是固定每天一樣,但「神聖時間」一定是用來執行一個我自己非常想要執行的事情,可能是寫一篇部落格文章,也可能是學習一個事物,或是讀一本書。 擁有「神聖時間」的好處就是:我自己想做的事情總是會一直保持進度。 而這一點正是時間管理的真諦:

  5. 2016年3月12日 · 因為我的心中永遠有備案可以彌補意外,我對最好和最壞結果做好心理建設,所以永遠都能玩得自在開心。 如果旅途上想去的景點塞車,我可以立刻換一個也不錯但不用人擠人的地點。如果想吃的餐廳沒位子,我也知道還有什麼也能滿足心情的選擇。

  6. 2018年3月27日 · 固定被佔用的時間也有價值認同,就像我在「新手爸媽3個時間管理心得:你有足夠時間完成更多想做的事 」這篇文章所提到的經驗,如果我能正視這個被佔用的現實,並且從中找到價值,那麼這一樣會是一段快樂的時間,在整個日常生活中,我們一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