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不知道有多少人看过《导火新闻线电影,改编自同名港剧,由吴孟达先生主演,目测并没有在国内媒体创造出什么波澜。 但是,看完电影的我很是感动,虽然制作并不精美,但是这部电影的故事值得很多人思考,尤其是那些忘了新闻的本质和初衷的媒体 ...

  2. 2016年8月4日 · 剧情概要: 电视剧《导火新闻线》原班人马拍摄电影版,更加入吴孟达,前主播方健仪等增加新鲜感。 影片讲述囧报及闪报为了点击率的媒体斗争,却无意陷入了寻仇者闯入电视台用炸弹挟持人质,向政府高层请愿通过恢复二次申诉,作为媒体正邪两方是如何站在各自立场斗智斗勇,事态不断升级揭露出官商勾结等隐情,人质与寻仇者命悬一线...... 影人: 吴孟达 / 周家怡 / 杨淇 / 何佩瑜 / 姜文杰 / 方健仪 / 庄思敏 / 张建声 / 王宗尧 / 唐贝诗 / 余思潞 / 骆应钧 / 东方昇 / 方俊华(导演) 图片 20. 点击查看. 全部 20 张. 【荐剧】觉对小众却值得反复看的港剧“导火新闻线” 马依文要去浪. 作一场就滚蛋. 迟迟没有写导火新闻线,似乎是很难下笔的一个题目,要写的点太多。

  3. 电视剧《导火新闻线》原班人马拍摄电影版,更加入吴孟达,前主播方健仪等增加新鲜感。. 影片讲述囧报及闪报为了点击率的媒体斗争,却无意陷入了寻仇者闯入电视台用炸弹挟持人质,向政府高层请愿通过恢复二次申诉,作为媒体正邪两方是如何站在各自 ...

  4. HaoZ. 动画师. 99 人赞同了该回答. 非常赞同,导火线片子动作质量登峰造极,跟早期香港武侠片明显不同,打法复杂多变,几乎没有无意义的动作,我个人觉得是打戏巅峰。 至于为什么不火,我觉得有两个原因,一个是风格化不强,一般观众喜欢带有独特气质的动作设计。 在一个是一般观众对镜头质量要求并没有那么极限。 我觉得同样极致的还有成龙的醉拳2,李连杰的精武门,斯科特的 终极斗士3 ,都可以算作某一类型格斗的极限作品。 但大部分观众其实也不会关注这几个片子跟这些演员其他作品在武术设计上的差距。 比如成龙以演戏拼命出名,最为称道的其实是特技片和喜剧元素,李连杰观众最喜欢的是黄飞鸿系列,终极斗士在国内更是小众,所以国内纯动作片观众其实不能算多。

  5. 之前香港電影的成功是“非正常”的,臺灣市場的崩潰是香港電影崩潰的一大導火索,從九零年開始,香港電影在臺灣獲得廣泛認同,最瘋狂的時候曾達到過香港同時開五條院線供應臺灣電影市場。

  6. www.zhihu.com › people › xiao-di-wang-jing小弟王晶 - 知乎

    2019年6月12日 · 之前香港電影的成功是“非正常”的,臺灣市場的崩潰是香港電影崩潰的一大導火索,從九零年開始,香港電影在臺灣獲得廣泛認同,最瘋狂的時候曾達到過香港同時開五條院線供應臺灣電影市場。. 很多港片拿了臺灣的錢就能收回成本了,其他所有地區 ...

  7. 214,358. 91 个回答. 大铁棒嗷嗷叫. 素质时高时低,尽量好好说话。 行业都没落了,哪来的新人。 “香港电影已死”早已是互联网上陈年论调了。 但香港电影其实没死透,而且腐烂变质了,变成了一种与你我从小看过的香港电影截然不同的东西。 现在的香港电影,只有 傲慢和私货 ,没有 心胸和眼界 可言。 ———— 香港这帮电影人,嘴上处处看不起大陆,心里又实在是想到大陆捞钱。 举个栗子,前两年的《神探大战》,在香港卖了0.16亿,港币,来大陆捞了7个亿,人民币。 这两个数字相差了多少倍,大家都门儿清。 香港电影靠不靠内地市场,靠本土市场能不能活,靠所谓的东南亚市场能不能活,谁看不出来。 道理是这么个道理,但这帮香港电影人想挣钱的同时又实在是控制不了心里对中国大陆根深蒂固的偏见和没有来由恶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