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1年9月4日 · 科学新闻-洪朝生低温世界拓荒人. 作者:秦金哲 朱世慧 来源: 发布时间:2021-9-4 8:16:46. 洪朝生低温世界拓荒人. 1999年,《人民日报》发表张劲夫的文章《请历史记住他们——关于中国科学院与“两弹一星”的回忆》,文中高度评价了低温实验室在液氧、液氢制造方面作出的历史贡献。 这个实验室的负责人,就是中国低温物理与低温技术研究的开创者、中国科学院院士洪朝生。 “没有如果” 洪朝生于1920年出生在北京。 父亲洪观涛早年曾加入同盟会,后赴法国、比利时留学8年,专习铁路工程,回国后任陇海铁路潼关至西安段工程局局长兼总工程师、铁道部路政司技正等职。 洪朝生的中学阶段是在北京育英学校和汇文中学度过的。

  2. 2022年1月25日 · 因为半导体研究离不开低温技术,半导体所便选派周远等人到中科院物理研究所实习,师从中国低温物理与低温技术研究开创者朝生。 机缘巧合之下,低温制冷研究成为周远为之追随一生的事业。 当时,朝生带领的物理所低温实验室正在研制带活塞式膨胀机预冷的氦液化器。 开始时,膨胀机研制方案是参照科林斯型氦液化器的结构与工艺,但当时国内的机械加工水平很难达到后者对于精度的要求,因此研制工作一度停滞。 1962年底,以实习员身份参与这项研究的周远,受大学期间接触到的内燃机和小型斯特林制冷机活塞结构的启发,大胆提出采用室温密封长活塞结构代替原设计方案的设想。 由于这个方案与国际上通用的经验有显著差别,因此遭到很多人的质疑,甚至说“这根本就是个想象”。 虽然只是一个实习员,但周远坚持自己的想法。

  3. 科学网是由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管,中国科学报社主办的综合性科学网站,主要为网民提供快捷权威的科学新闻报道、丰富实用的科学信息服务以及交流互动的网络平台,目标是建成最具影响力的全球华人科学社区。

  4. 2022年4月1日 · 理化所在几十年低温技术积累的基础上,在朝生院士、周远院士的指导下,通过一代代低温科技工作者的不懈努力,坚持走自主创新道路,经过5年多奋斗,在液氢温度(零下253摄氏度)制冷机的基础上,自主研制出技术指标为2500W@4.5K和500W@2K的大型氦制冷机。 项目取得了一系列核心技术突破,包括大型低温制冷系统整机设计体系构建及控制技术、系列化气体轴承氦透平膨胀机技术、大型超流氦负压换热器技术、大型高效氦气喷油螺杆压缩机技术、高稳定性离心式冷压缩机技术、大型复杂低温制冷系统集成与调试技术等。 该项目“边研究、边应用、边转化”,实现了百瓦级大型制冷机成功应用,包括用于宁夏盐池液化天然气闪蒸汽提氦项目,初步打通了我国氦资源开发的技术链条;应用于直线加速器;出口应用于韩国核聚变大科学装置等。

  5. 刘洪海 2004.6~2011.6社长、总编辑 2000.6~2004.5总编辑 1998.10~2000.5党委书记 郑千里 2004.6~2008.8副总编辑 罗荣兴 2003.8~2004.6社长、党委书记 2000.6~2003.7党委书记、常务副社长 1997.11~2000.6常务副社长、总编辑 黄安文 1996.3~2004.6

  6. 2017年7月5日 · 科学新闻-一场飞秒世界的旅行. 作者: 记者 倪伟波综合报道 来源: 发布时间:2017-7-5 15:19:54. 一场飞秒世界的旅行. 清晰地了解化学反应的全过程以及本质,是化学家们几个世纪以来梦寐以求的目标之一。 过去,人们只局限于研究宏观反应的动力学过程,因此无法完整描述化学反应中分子的真实变化过程。 为了进一步揭示这一过程,必须要在微观的分子层次上了解基元化学反应的过程与机理。 由于化学反应的基元反应是在极快的时间内完成的,这就需要借助必要的手段——脉宽为飞秒的激光脉冲技术——在很短的时间里观测化学反应的过程。 自1960年世界上第一台激光器——红宝石激光问世之后的20年里,激光脉冲的宽度逐渐缩短。

  7. 他在当今核心数学前沿最活跃的三个分支:微分几何、偏微分方程和数学物理及其交汇点上取得了富有开创性、难度大、在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的成果,是当之为愧的数学大师。 谷超豪常说,他一生最喜欢的是做研究,唯一能把他从某项研究中拉开的就是国家需要,这也是他们老一代科学家的特点,永远把国家的需要放在首位。 2009年,紫金山天文台以他的名字命名了一颗小行星。 2010年1月,他荣获2009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面对诸多荣誉,他不愿多谈自己的成就,总是重复着“要把个人兴趣和祖国需要结合在一起”“年轻人要有社会责任感”。 正是对祖国的满腔深情,对历史的厚重责任,筑起了他的人生支点。 教书育人六十载,在指导学生论文时,谷超豪常会提出一些富有创意的建议,但从不在他自己没有实质性贡献的论文上署名。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