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9年9月25日 · 殺人犯電影講述由郭富城飾演的重案組總督察凌光偵查一宗命案時竟發現所有證據都指向他。 沒想到,兇手最後是他領養的孤兒。 原來這位孤兒患有不老症雖然外表十足小孩一樣但心智上其實是一位成年人而在孤疑Coleman夫婦以為領養了9歲的俄羅斯小女孩時事實上她竟然是一個33歲的愛沙尼亞成年女人。 《孤疑》中的9歲養女Esther,原來是33歲的愛沙尼亞成年女人。 (《孤疑》劇照) 美國發生《孤疑》、《殺人犯》同類恐怖事件? 美國著名育兒專家Kristine Barnett及其前夫Michael Barnett上周被落案起訴遺棄當時只有9歲的養女。 兩人曾上節目《六十分鐘時事雜誌》(60 Minutes)探討如何照顧其自閉症的兒子Jacob,如今他是一名物理學天才。

  2. 2021年2月2日 · 出版: 2021-02-02 15:15 更新:2022-08-23 20:57. 69. 由郭富城主演的殺人犯曾講到不老症」,雖然觀眾極不滿意結局真兇竟是他5歲養子不過就令人留意到不老症一事。. 曾出演陳可辛監製中國往事不老童星侯祥自9歲起開始停止發育 ...

  3. 2019年12月13日 · 電影. 【殺人犯童星譚真一驚喜現身座談會 郭富城後悔揀咗佢演! 撰文:劉希彤. 出版: 2019-12-13 21:25 更新:2019-12-14 13:12. 郭富城今日13日出席香港電影評論學會舉行的《「不正常角色的演座談會分享他過往在三岔口》、 《父子》、《殺人犯踏血尋梅等作品中飾演較深層次角色時的點滴。 座談會結束前更迎來特別嘉賓,當年在《殺人犯》中飾演郭富城仔仔的譚真一驚喜現身,仔大十八變,今次真係變到連「爸爸」都話唔認得。 郭富城出席香港電影評論學會舉行的《「不正常」角色的演、練、變》座談會,分享他過往在《三岔口》、 《父子》、《殺人犯》和《踏血尋梅》等作品中,揣摩、投入角色等的心路歷程。 (葉志明 攝)

  4. 2020年11月4日 · 由著名導演奉俊昊執導影帝宋康昊和金相慶主演的韓國電影殺人回憶》,改編自真人真事韓國十大兇殺案之一華城連環殺人案」,案件發生於1986年9月15日到1991年4月3日兇手前後姦殺10名13歲到69歲女性犯人李春材音譯原先否認自己為所以案件的兇手直到去年隔足34年才承認10宗案件的犯人就是他本人。 《殺人回憶》由著名導演奉俊昊執導、影帝宋康昊和金相慶主演。 (《殺人回憶》劇照) 李春材11月2日以證人的身份出庭,就第8宗案件重審第9次聆訊中作供,亦是他相隔34年後再度以證人身份作證。 根據韓國法例,因為第8宗案件直到現時已經過了公訴時效,所以李春材不是以被告人的身份上庭,而是證人。

  5. 2017年12月28日 · 電影. 吉高由里子百合心演連環殺人犯 致鬱系新作愈黑暗愈治癒. 撰文:施玲玲. 出版: 2017-12-28 23:00 更新:2017-12-28 23:00. 日本近年流行致鬱系推理小說以湊佳苗的作品最常獲改編成影視作品,《告白》、《白雪公殺人事件》、《少女等獲得不錯的評價儼然已成為這個範疇的代表作家不過她接下來要面對一個強勁的對手另一致鬱系推理女王沼田真帆香留的作品首次影視化電影百合心由吉高由里子松山研一松坂桃李等主演故事由一本殺人手帳展開…… 吉高由里子睽違5年再次主演電影,挑戰連環殺人犯的角色。 (電影劇照) 吉高由里子、松山研一和松坂桃李在戲中的關係曲折離奇。 (電影劇照)

  6. 2017年11月30日 · 電影講述 22 年前日本發生驚動全國而無法破案的連續殺人案若干年後追訴期限已過警方仍找不到兇手之餘亦再無權起訴他。 此時曾根崎雅人(藤原龍也 飾)突然現身,表明兇手身份之餘更出書詳談殺人細節,昔日錯過追捕機會的刑警 (伊藤英明 飾)勢要進行報復。 日本電影界近來興起「結局意想不到」的浪潮,如《雙生靈》和《愛的成人式》便是打正此旗號吸引觀眾入場。 《我是殺人犯》結局果真是令人意想不到,高潮迭起的劇情推進把觀眾帶入兇案的迷思中,入場前切忌看任何劇透和韓版原著。 電影最具爭議的不是兇手有罪與否,而是當中的媒體和網絡力量。

  7. 2020年6月8日 · 1. 無獨有偶,《那一夜母親是殺人犯跟上周本欄推介的二階堂家物語》,同樣觸及家庭元素同樣探討自由的真諦由心出發細膩深刻乃兩齣日本電影的共通點不同之處則是後者矛盾內藏前者卻單看片名已見劇力撰文李美. 《那一夜母親是殺人犯並非傳統的日本推理電影電影裏面確有人死亡卻不屬奇案大家毋須動腦。 電影所要求的,乃觀眾用心感受片中角色處境。 其實,日本推理故事重視懸疑性,但背後的犯案動機亦為故事核心,犯人往往另有苦衷,譬如報仇便為常見底因。 本片某程度也服膺類似套路,只是箇中道德兩難則更大—為何「母親」是「殺人犯」? 「孩子」又怎樣看待「殺人者」? 涉事人物的心理,才是本片關切的地方。 為何「母親」是「殺人犯」? 「孩子」又怎樣看待「殺人者」?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