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明史》記載,朱權邀請朱棣一人騎馬入城,朱棣握住朱權的手大哭,訴說自己是不得已才起兵的,求他代為起草奏章謝罪。 朱棣居住數日,朱權都誠懇相待,全無防備之心。

  2. 著作. 《宁国仪范》、《家训》、《文谱》、《诗谱》、《史断》、《通鉴博论》、《汉唐秘史》、《琴阮启蒙》、《神奇秘谱》、《茶谱》、《琼林雅韵》、《神隐》、《太和正音谱》等. 朱權 (1378年5月27日—1448年10月12日),明太祖 朱元璋 第十七子 ...

  3. 朱權(1378年5月27日—1448年10月12日),明太祖 朱元璋 第十七子,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封於大寧(今內蒙古寧城縣) [15] ,封號寧王。. 二十六年(1393年)就藩。. 建文元年(1399年)十月被朱棣挾持參與“靖難”。. 永樂元年(1403年)改封南昌。. 別號臞仙 ...

  4. 2024年6月2日 · 著作. 《宁国仪范》、《家训》、《文谱》、《诗谱》、《史断》、《通鉴博论》、《汉唐秘史》、《琴阮启蒙》、《神奇秘谱》、《茶谱》、《琼林雅韵》、《神隐》、《太和正音谱》等. 朱权 (1378年5月27日—1448年10月12日),明太祖 朱元璋 第十七子 ...

  5. 朱权(1378年5月27日—1448年10月12日),明太祖 朱元璋 第十七子,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封于大宁(今内蒙古宁城县) [15],封号宁王。. 二十六年(1393年)就藩。. 建文元年(1399年)十月被朱棣挟持参与“靖难”。. 永乐元年(1403年)改封南昌。. 别号臞仙、涵 ...

  6. www.wikiwand.com › zh-hk › 朱權朱權 - Wikiwand

    朱權(1378年5月27日—1448年10月12日),明太祖朱元璋第十七子,初封寧王,號臞仙,又號涵虛子、丹丘先生。 封地為大寧(今內蒙古寧城縣),在靖難之役中被朱棣綁架,共同反叛建文帝,朱棣即位後,將朱權改封於南昌,削其藩兵。

  7. zh-classical.wikipedia.org › wiki › 朱權朱權 - 維基大典

    朱權太祖十七子封寧王,號臞仙,又號涵虛子、丹丘先生。 封於 寧國 ,於 靖難之役 為 成祖 縛,共反 建文帝 ,成祖即位後,將權徙於 南昌 ,並加害,權乃將心寄於 道 、優、文,鬱鬱而終矣。

  8. 更多義項 . 朱權(1378年5月27日-1448年),明太祖 朱元璋 第十七子,封 寧王 ,號臞仙,又號涵虛子、丹丘先生。. 封地為寧國(今 內蒙古 寧城 ),在 靖難之役 中被 朱棣 綁架,共同反叛 建文帝 ,朱棣即位後,將朱權改封於南昌,並加以迫害,朱權只好將 ...

  9. Zhu Quan (Chinese: 朱權, 朱权, Zhū Quán; 27 May 1378 – 12 October 1448), Prince of Ning ( 寧王, 宁王, Nìngwáng) was a Chinese historian, military commander, musician, and playwright. He was the 17th son of Ming Hongwu Emperor. During his life, he served as a military commander, feudal lord, historian, and playwright.

  10. 朱權(粵拼 1378年 5月27號—1448年)係明太祖朱元璋第十七個仔,封寧王,叫臞仙,又叫涵虛子、丹丘先生。 生平 [ 編輯 ] 朱權塑像 《臞仙神奇秘譜》下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