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3年7月7日 · 報道引述消息人士稱朝日電視台今年4月拍板開拍電影版預計9月拍攝兩個月而且考慮到米倉涼子的身體狀况會將其戲分集中在一個月內完成並盡量刪減需要穿高跟鞋曬美腿的女醫神Doctor X傳統鏡頭

  2. 2021年8月18日 · 曾在瑪麗醫院任結直腸外科專科醫生現為私人執業的醫生朱建華被控專業失當醫委會今18日繼續聆訊由專家證人外科醫生潘志明作供。 朱建華被指得悉病人投訴腹痛及不適後,無適當跟進及未能正確注意病人腹腔可能存異物。 他分別在2015年10月23日及25日,為該病人做過兩次結腸造口手術。 潘志明表示,據病人2016年7月在瑪嘉烈醫院所照的電腦斷層掃描(CT)結果,病人近腹部位置有金屬異物,但2015年9月時並沒有,而有關異物不會隨時間排走,加上異物已造成阻塞及發炎,令人非常憂慮,一般會建議病人馬上入院並進行手術處理。 潘志明稱,放射師只有病人直至2015年7月的臨牀資訊,因此無足夠的資訊,判斷異物是否與手術有關。 病人女兒取得CT結果後,2016年7月27日與病人向朱建華覆診。

  3. 2024年4月30日 · 來自澳洲的專家證人、肝臟移植專家Henry Pleass今表示,醫生面對的臨床工作量繁重,經常在短時間內診症,但無論醫生如何忙碌,都應該向病人解釋藥物副作用,例如事主鄧桂思服食的類固醇「潑尼松龍」最嚴重可以致死,病人及其家人應知情。 Henry Pleass透露,醫生在澳洲診症時可能要接電話,導致分心,類似本案事件在澳洲亦常見。鄧桂思的長女胡尚佑追問,是指澳洲醫生經常被干擾,抑或澳洲醫生經常開漏藥。他稱兩者皆是,「可悲地,這種情况很常見」(sadly, it’s common),醫生可能假設處方藥物對病人安全,一旦思考片刻就會醒覺藥物的危險。 腸胃肝臟科專家證人、中大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教授黃麗虹今被重召作供,接受涉事醫生林治崑及陳小劍一方提問。

  4. 2024年4月16日 · 明報專訊通訊局昨宣布批准無綫電視TVB在82頻道推出TVB Plus」,取代原有的J2無綫財經體育資訊台」,並在85頻道推出鳳凰衛視香港台」,改動下周一22日起生效通訊局稱考慮到無綫改動後會繼續遵守廣播條例及免費電視牌照規管要求為其領牌服務內播出的內容負起編輯責任故批准。 立法會議員狄志遠質疑讓鳳凰衛視「借殼」變成免費電視,憂影響發牌公平;民建聯議員葛珮帆歡迎改動,期望讓電視節目更多元。

  5. 2024年5月3日 · 2024年5月3日星期五. 上一篇. 死因庭研訊鄧桂思案 醫管局:「要接受耐唔耐會有意外」 (18:15) 圖1之1. 聯合醫院近7年前疑開漏藥」,乙型肝炎病人鄧桂思兩度換肝後不治死因研訊3日今續醫管局一方陳辭時提醒陪審團客觀理性地審視本案證供指醫管局在事故發生後跟進例如放寬不同專科處方抗病毒藥雖然措施不可能完全完善,「好不幸要接受耐唔耐會有意外耐唔耐會有錯」,但強調局方會視乎數據和醫學發展持續審視有需要時改善。 審訊下周一續,料死因裁判官將引導陪審團。

  6. 2024年4月26日 · 研訊早前有醫生認同事主因為未獲處方乙肝抗病毒藥引致肝炎發作其後肝衰竭。 涉案兩名醫生一方今傳召曾任明愛醫院病理顧問醫生、病理組織專家崔文山出庭作供,對於另一醫生撰寫報告指事主肝炎病發,崔認為報告沒解釋為何事主出現漿細胞,並提出疑點。 崔稱通常停藥一個月後才病發,但事主當時仍然服用類固醇,指出病發時間不脗合。 他另質疑事主是免疫耐受者,而且研究結果並無先例。 死因裁判官問及,病人服食高劑量類固醇和沒服抗病毒藥,是否可能導致肝衰竭? 崔文山表示「醫學上無100% never say no(永遠否定),我都唔夠膽100% exclude(排除)呢個possibility(可能性)」。

  7. 2024年4月16日 · 2024年4月16日星期二. 上一篇. 男子接受胃鏡檢查時休克後不治 遺產管理人入稟向涉事醫生及醫療中心索償 (16:54) 圖1之1 - (資料圖片) 43歲男子約3年前因胃氣問題在日間醫療中心接受胃鏡檢查期間休克,其後送院搶救不治;事主的遺產管理人昨 (15日)入稟高院,控告涉事外科專科醫生及醫療中心追討賠償。 原告為死者黎紹康的遺產管理人何燕惠,被告分別為外科專科醫生劉邦茂和前稱「尚正外科手術及內窺鏡中心有限公司」的天行外科有限公司。 入稟狀指,死者於2021年6月10日死亡,原告認為是由兩被告的疏忽或違反違反照顧責任及或違反隱含的契约條款導致,故入稟追討賠償。 翻查報道,死者生前因胃氣問題而求診,被診斷患胃痛、打嗝及排便不規律,並於6月10日接受食道胃十二指腸及大腸內視鏡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