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早年於五、六十年代,在新界郊區到處可見農田,最主要地區為元朗、錦一帶。到八十年代香港經濟發展迅速,及在1998年中國內地農產品可無限額地大量輸入本港,香港農業式微。直到金融風暴後,香港經濟低迷,以往作為經濟支柱的零售業、旅遊業、服務業、金融業以及房地產業等,齊受打擊 ...

  2. 王家衛的影世界 《花樣年華》改篇自劉以鬯的《對倒》。 對於王家衛的電影,意見一向很極端,喜歡的會覺得他的作品驚為天人,精雕細琢,不喜歡的會覺得他的電影扮高深、故弄玄虛,令觀眾看得一頭霧水,亦不明白他的作品為何要拍這麼久。

  3. 當年蔡楓華在直播節目中說了一句:「一剎那光輝不代表永恆!」揶揄張國榮,諷刺地,這句話亦成為他的真實寫照。近年精神狀態飄忽、負面新聞不斷的蔡楓華,的確曾經光輝,站在娛樂圈的一線位置。在1979年第三屆業餘歌唱大賽獲冠軍後,蔡即簽約SONY香港新力唱片公司成為旗下歌手,同時身兼 ...

  4. 後來粵語片漸漸息微,家燕姐便在七十年代加入麗的電視,以與黎小主持的電視節目《家燕與小》最為人熟識。 她在1984年嫁給在美國經營飲食業的石保慶後,決定退出娛樂圈,並育有三名子女,但二人卻在1996年離婚。

  5. 逃港(即逃亡至香港),香港又名「偷渡潮」,是指上世紀五十年代至八十年代,約有一百萬內地居民,由深圳越境逃往香港,這被認為是冷戰時期歷時最長、人數最的逃亡事件,史稱「大逃港」。 這是一橫跨三十年的逃亡史,出現過四次大規模的逃港潮,分別是1957年、1962年、1972年和1979年 ...

  6. 有一定年紀的讀者,對中華巴士(中巴)應該不會陌生。其藍白色車身,是很港人的集體回憶。今天,中巴雖已淡出巴士服務,但從前中巴與城巴士之間的龍爭虎鬥,仍極具戲劇性,值得在此舊事重提一番。中巴在1924年由顏成坤創立,最初在九龍半島和新界經營巴士服務。

  7. 早期小巴為歐洲品牌,如金馬(Commer)、柯士甸(Austin)、摩利士(Morris)、福士(Volkswagen) 和福特(Ford) 等,也有來自日本五十鈴(Isuzu)。隨 時代發展,小巴服務不斷提升。在八十年代中期,專線小巴經營商開始從日本購入新款空調小巴豐田 Coaster、三菱Rosa、日產Civilian,日本小巴便成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