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3月18日 · 新零售. 5 成外送員具斜槓身份——Uber Eats 發佈經濟影響力報告,2023 年貢獻 815 億元經濟產值. TO 編輯精選快訊. 2024-03-18. 分享本文. Uber Eats 深耕台灣 8 年以來,持續專注於擴大與在地商家合作,擴增隨點即送的商家合作夥伴商品至超過 4,000 萬項商品選擇、提供以彈性和自由獨立接單的型態,以及增加靈活的商家商務方案,例如優物流、平台上廣告、商家行銷等商務解決方案,希冀成為在地商家的最佳商業夥伴。

    • 外送員自己排上班時間很自由?騎車亂逛反而浪費油又花錢
    • 月賺十萬只是夢!他說:Foodpanda 正在走 Uber Eats 的後路
    • 外送員背後隱藏的危險與可觀的開銷,總是沒被看見

    「最近白天太熱了,我已經 35 歲了,我大概上個 2~3 天的全天班,就要休個一天。」小傑喜歡自由,太自由也有壞處,「我自己排上班時間,但太自由會懶散,班排太少時,一個月會只賺 3~4 萬,以前做 Uber更慘,一個禮拜我只賺 4~6 千。」 小傑做過 Uber,不同體系的送餐高手,賺錢方法大不同,「Uber 更誇張,他們還要會找單,Uber 因為司機多,單量比較少,他們老手都知道,吃飯時間要去哪等,下午茶時間要去哪等就會有單。」 還沒達到老鳥境界的,不僅單少、開銷也會增加「Uber 的新手一開始只能空等,像我以前都在騎樓休息等單,因為騎車亂逛,浪費油、又花錢。」菜鳥時期賺不太到錢,似乎每一行都一樣。

    月賺十萬的夢,吸引了很多新熊貓,光是他們這個區,送餐人數增加三倍,小傑忍不住哀嚎,「我就是因為 Uber 賺不到錢,才跳熊貓,結果它在走 Uber 的後路,三個月前,我們這區的送餐群組才 30 個人,現在 100 多人。」 「樹大必有枯枝,人多必有白癡」,是 PTT 上的名句,大量增加的熊貓,對服務的想法也有所不同。 「最近大家吵最兇的,就是要不要幫客人送上樓,我們以前的觀念就是,這是服務業,而且客人就是不想出門、不方便出門,才願意多花外送費叫餐」 「大量徵才的後果,現在很多外送員,都不願意幫客人送上樓,導致外送員的形象越來越差,把食物送上樓這是潛規則,公司沒有明文規定,這本來就是應該做的,如果不想爬樓梯,那還來當外送員幹嘛!」小傑的忿忿不平,來自對這行的熱愛,他不捨熊貓變爛。

    「我之前開店,一年就關了,現在生意太難做了,聽到外送員很好賺就進來了,我媽媽沒有意見,因為這行業太新,她應該不太懂這行到底在幹嘛,現在年輕人要存錢真的很難。」 當熊貓要存錢,也不是大家想的這樣簡單,「車的開銷非常多,一天油錢大約 150 元,機油一個禮拜換一次,這是比較固定的開銷,機車長時間操,包括輪胎很多地方耗損都很嚴重,我還是比較不愛車,很多外送員是把車當自己的小孩在顧,他們那開銷很可怕。先休息嘍,你還有想到什麼要問的,再跟我說。」 小傑下線了,採訪結束,他很開心有人替外送員發聲,也希望自己的受訪,讓大家看到要賺十萬,背後隱藏的危險代價與可觀的開銷。 (本文經 黃大米 授權轉載,並同意 Tech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 〈 【熊貓先生的真心話(下)】〉,首圖來源:Fl...

  2. 2019年11月15日 · 餐點 餐點部分餐廳需檢視自己的餐點是否適合被外送包含是否能快速出餐被盒裝悶 30 分鐘後是否還能美觀好吃口味與口感是否有記憶點是否有足夠的口味選擇性當然還包括吃完是否有滿足感等

  3. 2024年5月14日 · 科技巨頭 Uber 今日宣布,以 9 億 5 千萬美元現金併購 Delivery Hero 旗下的 foodpanda 台灣外事業,讓「吳柏毅」和「傅胖達」正式成為一家,雙方預計於 2025 上半年完成交易,這也是台灣除半導體產業外,規模大的一次國際併購。

  4. 2020年12月1日 · 台灣外平台產業集中度高,擁有強大資本力量支撐的外資品牌 foodpanda 與 Uber Eats 先佔優勢顯著,無論是在合作店家數量、服務覆蓋範圍、配送人員以及用戶規模等關鍵數據上,相較於其他企業的領先差距均十分龐大, 遙遙領先的高覆蓋率使兩大品牌得以形成高選擇多元性、短配送時間的供給端優勢,並轉化成為高市佔率的競爭護城河 。 另一項值得關注的競爭趨勢則是在於 本土新創業者與資訊系統/電商平台業者的積極參戰 。 目前台灣外市場不僅已孵化出 Cutaway、foodomo、有無快等本土特色新創,大型電商平台蝦皮、候位服務系統商 inline、旅遊平台 Klook 等,也不約而同選擇將飲外服務做為本業以外第一個跨足深耕的產業別。 2. 跨業大型集團間接參戰,搶進生活關聯支援服務布局.

  5. 2019年3月15日 · 解密 Uber 旗下最強搖錢樹:Uber Eats 是怎麼變成 300 億台幣的商業模式?. 「找到你跟美食最近的距離」Uber 的外送餐點服務 Uber Eats 在 2015 年上市,根據《Forbes》報導,目前已成為 Uber 最賺錢、成長最快的業務,2018 年營收估計為 10 億美元(約 300 億新台幣 ...

  6. 2023年4月24日 · Cartken 的送餐機器人並非 Uber Eats 與 AI 公司合作的唯一案例。 2022 年 5 月,它們在洛杉磯採用 Motional 公司的自駕車來配送餐點與小型送餐機器人相比自駕車能一次載更多的餐點還能以更高的時速行駛於大型道路上競爭力不容小覷。 雖然出於安全緣由,現階段 Motional 自駕車在送餐時仍須配備一位人類操作員,但倘若自駕車技術愈臻成熟,也許未來為你送餐的不是機器人,就是無人車了。 *資料來源: TechCrunch1 、 TechCrunch2 、 Restaurant Dive 、 Mosaic District ;首圖來源: Mosaic District Twitter. (責任編輯:黃俊誠) Uber Eats. 前往訂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