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0年12月11日 · 平時擅演霸氣但正面角色的湘漪姐在劇中飾演恃勢凌人的皇后,是劇中的反派角色。承彩姐溫婉嫻,是飾演瑾妃的不二人選。

  2. 2013年10月31日 · 節目重播未必不好,電視電台早晚不同觀眾聽眾,節目好,不想早班夜班工作者錯過,早晚前後播兩次,更能廣納受眾。

  3. 2010年11月30日 · 黃老師當時擔任劇團的音樂領導,並負責該劇團的音樂設計、唱腔設計和新譜創作,同時還兼任該劇團的戲曲導師,培訓人才。 「丁一」 這個藝名就是那個時候起的。 80年代,他曾做了一年的香港工會聯合會工人俱樂部粵曲初訓班導師,後因銀行工作太忙而辭去了。 86年他從銀行退休,即轉任佛教法住文化書院粵曲班導師。 95年,他獲本港戲曲界推選為香港市政局戲曲顧問,97年擔任香港中文大學音樂系粵劇研究計劃之粵曲班導師。 由於考慮到自己年事已高,於是將數十年從事曲藝研究的成果及工作經驗編寫成《粵曲基本知識》、《粵曲梆黃怎樣伴奏》,公諸於世,讓後學者多一條遵循學習的途徑。

  4. 2019年5月26日 · 後輩如羅劍郎、鄭碧影、吳君麗、梁無相、蘇少棠、林家聲、陳好逑等亦開始漸露頭角,不停組,在香港和九龍巡迴演出。

  5. 2013年6月4日 · 一九二零年代最著名的女有「群芳艷影」和「鏡花艷影」,分別由李雪芳和蘇州妹擔任台柱,她們的技藝得到頗高的評價。 全女當年與男性同業競爭的一個重要策略,是以奇幻道具、華麗服飾吸引觀眾。 如李雪芳演出《白蛇傳》時,她所穿的戲服綴以電燈,坐在椅子上便會全身發光,令觀眾驚歎不已。 女雖然以新穎的舞台技術爭取到不少觀眾,但她們的地位始終低於男。 男演出的票價一般比女高,至於收入方面,女藝人也比男藝人低。 一九三三年十一月,粵劇第一個正式男女「太平劇團」在香港太平戲院演出。 馬師曾從全女聘請了譚蘭卿、上海妹和麥顰卿作一生三旦的演出,之後男女便成為主流。 到一九三六年廣州也解除男女合的禁令後,粵劇全男和全女便因找不到出路而逐漸沒落,不過卻給香港粵劇留下一份獨特的遺產——女文武生。

  6. 2017年2月24日 · 若要這天王巨星分別回來主演一齣中篇劇自然是異想天開,但要他們回來替母親賀大壽,在一齣劇中當串星,或在同一齣短篇劇中飾演一個角色 ...

  7. 2001年4月22日 · 現實中的電視迷,大概不至像片中的護士貝蒂那樣為劇中的夢中情人窮追不捨,變成「愛情狂」,但是各地電視劇的靚女俊男完美形象,經常傾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