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3年3月31日 · 目錄. 明報 > 新聞 > 港聞. 閱讀文言:不求甚解與求解過甚. [2023.03.31] 發表 推文. (插圖:鍾錦榮) 【明報專訊】古人會不會寫錯字、讀錯字? 當然會。 孔子的學生子夏經過衛國,聽到有人在讀史書,有一句是:「晉師三豕涉河。 」子夏一聽就說:「錯了! 是『己亥』才對。 『己』和『三』字形相近,『豕』和『亥』寫法也類似。 」後來到晉國,一問,果然是「晉師己亥涉河」。 「己亥」和「三豕」古文字形狀差不多,可能衛國史書寫錯了,也可能衛人讀錯了。 無論如何,衛人讀書顯然既不用心也不用腦,晉國的軍隊怎麼可能派三隻小豬 (豕)渡過黃河? 子夏聽了就覺得不對勁,馬上糾正,是晉國的軍隊在己亥這天渡河才對。 文書言辭有些似是而非,有些卻似非而是。

  2. 2017年9月29日 · 潮看中化﹕讀萬卷書 還是 行萬里路?. 【明報專訊】今年書展主題是旅遊,但縱是較「貼題」又慣常旺場的旅遊書籍,注目度還是遠不如兒童書籍,豪購補充練習的家長百態搶佔各大媒體。. 早前更有政黨調查發現,六成小學生家長為子女安排的主要暑期活動是 ...

  3. 2017年3月3日 · 文言範文:《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寫作手法分析上. [2017.03.03] 發表 推文. 【明報專訊】一、多樣化手法刻劃人物形象. 1. 直接描寫. 作者介紹廉頗時,運用直接描寫手法:. ?「廉頗為趙將伐齊,大破之,取陽晉,拜為上卿,以勇氣聞於諸侯。. 這種處理手法 ...

  4. 2017年2月24日 · 文言範文:〈廉頗藺相如列傳〉人物性格分析下?人無完人. [2017.02.24] 發表 推文. 廉頗 (見表) 趙 (表) 秦 (表) 文:甄沃奇. 作者簡介﹕高考3A,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系一級榮譽,哲學碩士,現職中學中文科教師,曾任《5**作文系列》、《5**作文預備班 ...

  5. 2023年1月17日 · 「完璧歸趙」發生於公元前283年,是秦昭王在位第二十四年,當時秦國的主要力量正對付楚國,雖然對毗連的趙國虎視眈眈,卻只能蠶食欺壓。 秦昭王向趙國提出以十五座城池換取和氏璧的建議,其實只是存心欺騙,充見他奸詐狡猾。 原文講述楚國人和氏把珍貴的璧玉奉獻給楚厲,但楚厲認為那只是普通的石頭,憤而懲罰和氏,下令斬其左腳。 後來楚武繼位,和氏又前往奉獻璧玉,可是楚武派工匠檢驗後也認為那只是石頭,斬其右腳以示懲戒。 楚武逝世,文繼位,和氏抱玉於楚山下痛哭,哭至淚盡流血。 文知悉後派人去查問為何他哭得如此悲哀,和氏回答他並非因被斬腳而哭,而是因為珍貴的璞玉被當作石頭,忠貞誠實的人被當成騙子。 於是文再派工匠雕琢一下,果然從璞玉中得到珍貴的寶玉,取名為「和氏之璧」。

  6. 2021年5月4日 · 內容結構. 〈六國論〉結構有三環節:提出六國被秦滅亡的真正問題和原因;根據這原因提出可能改變歷史的解決方法;以及借六國歷史教訓勸諫當世宋室如何面對外侮。 【1】因果關係. 蘇洵先提出秦亡六國的真正原因,乃六國割讓土地給秦國,而非關軍事力量比秦國弱。 其中分兩種情况,韓、魏、楚是亡於直接割讓土地,齊、燕、趙則因唇亡齒寒,間接亡於韓、魏、楚割讓土地。 蘇洵分別闡述兩種滅亡情况的因果細節。 割讓土地的後果,不但強秦弱己,更養大秦國慾望。 蘇洵直接抄引《戰國策》說話為類比,指出兩後果之間的惡性循環,以至割讓土地的韓魏楚三國必然滅亡的唯一終局,同時論證了秦亡三國非全因軍事力量。 至於間接情况的齊燕趙,則各有國情:

  7. 2016年10月28日 · 閱讀篇章:〈刀工〉徐國能(節錄). 【明報專訊】 (1) 常人切割,能夠整齊俐落就算及格,至於刀法則略通砍剁劃拍等常法即已無礙於色味,但要做為廚師,什麼材料用什麼的刀工,卻要花些時間琢磨,不過三五年也可出師,但真正要得到其中精髓,非用一生來 ...